《无声告白》中的教育悲剧带给我的启示


《无声告白》中的教育悲剧带给我的启示


来源/怀左的蜕变书屋

《无声告白》中的教育悲剧带给我的启示


《无声告白》是伍绮诗耗时6年所作,本书围绕着莉迪亚的死亡展开叙述,因为种族歧视而自卑的父亲、一心想超群绝伦的母亲、渴望得到关注的妹妹、拼命逃离家庭的哥哥,还有那个没来的及将真实的自己展现给父母的莉迪亚。

每个人内心的真实想法、被掩藏的秘密、父母的教育方式,都随着莉迪亚的死亡慢慢地浮出水面。

纵观全书,我们可以了解到:造成莉迪亚死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她的父母,父母将他们未完成的梦想强加在莉迪亚身上,幻想着他们的女儿能够成为一个出类拔萃、融入上流社会的人。

妈妈只关心莉迪亚的学习成绩、父亲只关心莉迪亚是否交了朋友。他们从来不会去倾听莉迪亚内心真正的想法,因为在他们眼里莉迪亚是一个“乖孩子”,从来不会反驳父母的任何决定,她一定能实现父母没有实现的梦想。

在这种教育方式下长大的莉迪亚,注定了她不平凡的结局。

每个孩子从出生到成人,所受教育依次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个人所受教育80%皆来自于家庭,家庭教育的好坏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孩子的未来,可见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尤为重要。

《无声告白》中的教育悲剧带给我的启示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也说过:“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也就是说,教育具有上行下效的作用,父母良好的教育会使孩子受益终生,错误的教育则会毁掉孩子的一生,酿成悲剧。

而《无声告白》中,恰恰就是父母用错了教育方式使莉迪亚不堪负重,最终在一个平静的夜晚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莉迪亚死亡背后,家庭教育引起了我的一番思考:

一、家庭教育最大的悲哀:为人父母的不自觉

(一)父母的期望是负重前行的枷锁

莉迪亚是全家人的宇宙中心,尽管她不愿意成为这个中心,每天都担负着团结全家的重任,被迫承载了父母的梦想,压抑着心里不断涌起的苦涩泡沫,就这样过了一年又一年。

都说一部作品的所展示的都是真实的案例,所折射的都是当时的社会现象,莉迪亚的经历,让我看到了众多中国式家庭教育的缩影。中国自古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观念。

放眼中国,这种家庭教育方式似乎很常见,每个孩子从出生都承载着父母的希望,与此同时他们也被迫承载了父母的梦想。

当一个孩子被赋予一个特定的使命之后,她就注定会在这种使命的折磨下失去自我,行尸走肉般的活着,看不到希望。


《无声告白》中的教育悲剧带给我的启示


小时候,我们常常会听到家长说:你要考重点高中!将来你要上名校!你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你得好好学习,我们全家的希望都在你身上了,你可不能让我们失望!

“全家人的希望”像一个魔咒一般缠着我们,怎么也甩不掉。甚至一些孩子带着使命出生,最终带着遗憾离去,似乎从来不曾为自己活过。

(二)父母的忽视是生命陨落背后的真相

莉迪亚从未真正拥有过朋友,他的父母却从不知道这个事实。

同大多数家长一样,莉迪亚的父母只关心她考试考了多少分?有没有交新朋友?

莉迪亚每次说她交了新朋友,她的父亲总是告诉她:你做的很对,却从来都不去了解一下,她交的是什么样的朋友?有没有什么不良嗜好?他们的联系方式是什么?

他们只看到了莉迪亚伪装的表面,却从来不敢正视莉迪亚的内心。

就像《少年的你》中的魏莱:长相甜美,学习又好。是家长,师生眼里的“乖乖女”。

可他们却不知道,魏莱背地里欺负同学,用言语恶意诋毁同学,带着小姐妹围殴陈念,给她拍裸照……

观众都觉得魏莱可恨,可我却觉得她很可怜,得不到父母的关注的她,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宣泄出对父母的不满,又或者想以此来引起父母的注意。她又何尝不是失败的家庭教育产物。

莉迪亚也好,魏莱也罢,在他们离世之后,父母得知此噩耗,第一反应都是:我的孩子是被害的。却从来不会反思自己,不愿意去承认,那是因为自己疏忽所造成的结果。

(三)父母的伪尊重是反抗的导火索

“只要你感兴趣”她每次都这样告诉莉迪亚,“只要你愿意”,她每次都是真心征求你的意见,但是她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开口的时候紧张得屏住了呼吸,而莉迪亚注意到了。


是的,她说。而且每一次都会说是的,是的,听到这两个字,她母亲的呼吸才会恢复正常。

莉迪亚在母亲无形的逼迫下,每次都做表面功夫,明明答应母亲会好好学物理,答应爸爸会交好的朋友。

可她却私下和隔壁的坏小子一起鬼混,撒谎成性,以此来释放父母带给她的压力,似乎只有这样,她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才能意识到自己也是一个人,也是有思想,有灵魂的。

生活中我们时常能看到这样的例子,父母打着尊重的旗号对孩子嘘寒问暖,潜意识里都想得到内心想要的答案,他们自认为伪装的很好,但却没想过会被一个孩子看穿。

为了维持所谓的家庭关系,亲子关系,孩子一次次的做表面功夫,他们在父母看不见的时候,和父母唱反调。做各种父母警告他们不能做的事,既是挑衅,又是反抗。

父母的伪尊重也在无形中伤害到了孩子的自尊心,加上双方在平时沟通中又存在矛盾,这种尊重便成了反抗的导火索,长此以往,难免不会形成反社会人格。

二、莉迪亚所受的家庭教育,带给我们的启示

有人说:教育最大的悲剧,就是用一把错误的尺子去衡量一个人的价值

这在莉迪亚身上完美的展现出来,她的父母总用自己的想法去衡量她的价值——替父母实现梦想,莉迪亚在一次次的妥协之后终于爆发,以一种无声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抗拒。

教育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事,它引导我们向着理想的方向前进,通过教育,我们才能找到方向,实现自己的价值。

我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说过:“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

如何让这扇门的背后充满阳光与鲜花?

(一)和孩子做朋友,站在同等角度与他对话

玛丽琳的嘴就没有停下来过,你怎么能考不及格?等长大了发现找不到工作怎么办?想想吧!莉迪亚没有还嘴。面对沉默的女儿,玛丽琳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可怕的警告,你觉得找个男人结婚就可以了吗?这是你全部的人生计划?莉迪亚能做的只有忍着不在饭桌上哭出来。

看着玛丽琳咄咄逼人的教育方式,我突然想起来前两年播出的《妈妈是超人》中霍思燕的教育方式:和孩子做朋友,站在同等的角度和他对话。

《无声告白》中的教育悲剧带给我的启示

比如有一次,霍思燕的朋友带着孩子去她家做客,嗯哼因为妈妈照顾弟弟耍了一点小脾气。但霍思燕并没有因此责怪他不懂事,而是放低姿态给他解释原因,并告诉他:他们是客人,来我们家做客,客人应该是第一位的”。嗯哼听完也大方的表示说:我懂了妈妈。

霍思燕的做法,不仅解开了嗯哼的心结,同时还让他懂得了尊重客人,将客人放在第一位,一举两得。有时候父母并没有恶意,是真的希望孩子好,但是他们却用错了教育方式。

孩子他是一个个体,有自己的想法,也会有耍小脾气的时候,这个时候家长站在同等的角度上去和他谈话,分析他为什么会这样做,最后再同他讲道理。

这样做不仅能找出问题的根源,还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有发言权的,是被尊重的,父母是值得信赖的。这样以后再遇到事情的时候他会主动跟你沟通,而家长也会在这种互动中变成一个好的倾诉者,孩子在这种环境下,人格也会的到健全的发展。

(二)以尊重孩子为核心,给他选择的权利

大部分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都会打着孩子小的旗号,替他们做决定。

比如无声告白中莉迪亚的母亲总是给她买一些医学类的书籍,从来不会过问她是否喜欢。

要知道,孩子即使小,他们也是有选择权的,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如果父母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尊重孩子的选择,那么他们将来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自信,越走越远。

黄磊是一个大学老师,因14年带女儿参加《爸爸去哪儿》而被观众熟知,大家都很喜欢黄磊的教育方式——以尊重孩子为核心进行教育。

但是这种尊重绝对不是无厘头的妥协,是建立在正确的三观基础之上。

《无声告白》中的教育悲剧带给我的启示


比如有一次,有个朋友送给多多一条小狗,她很喜欢,同时贝儿也很喜欢,两人似乎有点小摩擦,多多求助黄磊。

黄磊并没有着急给她提供帮助,而是和她说:你是姐姐,应该学会自己做决定,自己去解决问题”。

黄磊并没有说因为多多大就要求她让着妹妹,而是告诉她自己做决定,因为她是有“选择权”的,这充分体现了黄磊对孩子的尊重。

黄磊的教育方式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孩子的好习惯不是家长连骂带吼教出来的,而是在尊重的前提下培养出来的。

多多在父亲尊重的教育下,人也变得越来越自信,如今也变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游刃有余地穿梭在各种自己喜欢的领域,而且每一样都做的很好。

(三)注意以身作则,发挥言传身教中“身教”的重要性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人上人,这是我们中国流传百年的传统思想,但是他们却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每个成功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以身作则,愿意陪他们一起努力的父母。

董卿曾经说过:“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你就先让自己成为那样的人。”

这句话体现了言传身教中“身教”的重要性。话说的再多都不如亲身实践来的有效。莉迪亚的父母只注重“言传”而忽视了“身教”的重要性。

教育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潜移默化,孩子总是在不经意间因为父母的某个举动而做出改变,长此以往,便会养成良好的习惯,慢慢地也会变成别人家的孩子。

《无声告白》中的教育悲剧带给我的启示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擂主武亦姝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大家都说她的诗词储备雄厚,是一个妥妥的才女。

殊不知,武亦姝能够有今天的成绩,完全离不开她以身作则的父母,武亦姝从她上了幼儿园后就开始学习古文,她在父母的影响下爱上了诗词,父母经常同她一起探讨诗词。她曾经坦言:她在家最常玩的游戏就是“诗词接龙”。所以,她能有今天的成就一点都不奇怪。

《无声告白》中的教育悲剧带给我的启示


武亦姝的妈妈说:天才是不存在的,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循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她的根,在父母。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句话:为人父母,是一个很用心的学问。通过武亦姝的父母,我们看的出来,他们对这门学问,真的很用心的去钻研。

人,生来就是有模仿能力的,只不过是孩子小的时候,好奇心强,模仿能力也强。

如果家长想要培养孩子某个好习惯,可以在他很小的时候以身作则去激发他,随着年龄的增长,好习惯也逐渐养成。不仅如此,还会让他在这一领域大展宏图。

由此可见,一个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深远,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离不开一个会教育的父母。在这样的教育下,她才会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成为真正的自己。


写在最后:

借助著名的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的话: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无声告白》中的教育悲剧带给我的启示

可见,真正的教育,从来都不是我想把你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在这场无声的教育中,让他成为真正的自己!就像《无声告白》所说: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成为真正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