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隆化縣的那些事—隆化為什麼以前叫做“皇姑屯”?

這個皇姑屯和張作霖被刺殺致死的那個皇姑屯並不是一個地方。那麼隆化為什麼以前叫做皇姑屯? 又是何時改名為隆化的?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縣的故事這就要追溯到清朝康熙年間,康熙29年(也就是公元1690年)7月,康熙御駕親征平定叛軍準葛爾丹(康熙王朝裡面演過),到達皇姑屯後病情加重無法前行,就再次駐紮,修整之後康熙皇帝帶病指揮了這場戰役,並且獲得勝利。(大家可以參考百度百科烏蘭布通之戰)。

這次戰役非常慘烈,清朝軍隊付出了極其慘痛的代價,康熙的兩個舅舅佟國綱和佟國維率領清軍奮勇殺敵,佟國綱陣亡。康熙皇帝運籌帷幄,清軍士兵奮勇殺敵,浴血奮戰,最終取得了勝利,可是這其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皇姑淑慧公主和當地百姓的支持和幫助。這又是什麼情況?

大家請聽我娓娓道來:

清朝初年,隆化一帶人煙極少,蒙古的遊牧民族把現在隆化鎮叫做“博羅河屯”,譯為:紫色的城。順治5年(公元1648年),順治的姐姐下嫁塞不騰(此人為成吉思汗第21世孫),順治皇帝特賞賜500頃陪嫁的胭脂地(通俗的來講就是嫁妝),這塊地就在如今隆化鎮東下窪子一帶,後來公主來往經常在“博羅河屯”住,所以當時的人們已經把“博羅河屯”成為“皇姑屯!”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縣的那些事—隆化為什麼以前叫做“皇姑屯”?

隆化縣下窪子

1648年和1690年中間相差了42年,皇姑淑慧公主又是何許人也?她就是赫赫有名和孝莊皇后的女兒安新覺羅-阿圖(後邊就稱阿圖)。阿圖生於天聰6年(公元1632年2月),她的成長經歷和電視劇的劇情的差不多,年幼聰明伶俐,公元1641年皇太極將年僅10歲的阿圖許給了漠南喀爾喀蒙古額駙博爾濟吉特氏恩格德里之子索爾哈(總是呢,就是阿圖要嫁人了)。阿圖12歲那年正式出嫁(話說12歲是不是還沒上初中呢?)然而阿圖有些悲催,家人第二天老爹皇太極就突然病逝,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二年丈夫索爾哈也涼涼了。之後又過了5年,順治5年(1648)阿圖復嫁給蒙古巴林部輔國公博爾濟吉特氏色布騰,所以人稱巴林公主。色布騰為元太祖21世孫,順治五年晉封為輔國公。47歲那年阿圖不幸又做了寡婦,後來康熙皇帝經常把她又接回京城安度晚年,直到1700年,阿圖病逝享年69歲。

康熙1622年繼位,他接阿圖公主回京城,也就是她的姑姑,每次途徑“皇姑屯”,都會在此停歇,同時還在此設立"皇糧莊頭”負責耕種的田地,要交租金,年付給公主。因為康熙很掛念自己的姑姑,同時也和她背後的關係關係很融洽,所以也會關注一些“皇姑屯”的情況。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縣的那些事—隆化為什麼以前叫做“皇姑屯”?

陳道明扮演的康熙皇帝


越扯越遠了,讓我們還是迴歸烏蘭布通之戰,當時康熙生病,阿圖一方面尋找當地著名的郎中和御醫來給康熙治病,另一方面為皇帝出謀劃策,由於她悉心的照料康熙的病才有了很大程度的緩解,在她還組織皇糧莊頭的百姓為清軍運送糧食,源源不斷的保證了前方軍隊的補給。戰役勝利後康熙下旨賞賜了阿圖,還犒勞了為此次戰役立下汗馬功勞的皇姑屯百姓。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縣的那些事—隆化為什麼以前叫做“皇姑屯”?

烏蘭布通戰役遺址

康熙皇帝和阿圖公主及皇姑屯有著極其深厚的感情,1700年阿圖公主重病,康熙還親自去巴林探望,之後將其接回京城。阿圖公主(淑慧公主)雖一生坎坷,但在臨終前有她摯愛的侄子日夜守候,在臨終前也會感到滿足,也許她也是含笑而逝的!

皇姑屯在康熙皇帝修建木蘭圍場(1681年)以來,每年圍獵必在此駐紮。

隨著大清皇帝的滅亡,真正意義的皇姑屯已經不復存在了,只是它的名字還是在使用著,民國時期,熱河省掛照將原屬於巴林王的皇姑胭脂地變賣給了租種者,皇姑屯也結束了它的使命,可康熙皇帝與皇姑屯的故事卻在民間流傳!


這就是隆化縣與皇姑屯的故事!


我是隆化曉熱,關注我,關注隆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