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篇之乱世红颜——骊姬

她是春秋时期有名的美女,拥有绝代的容貌,但她同时又是心机深重的女子,特别是还参与晋国的夺嫡之争,造成历史晋国大乱,最后自己也不幸惨死在动乱之中,被后人誉为所谓的“妖妃”,她就是晋献公的宠妃——骊姬。

春秋战国篇之乱世红颜——骊姬

说起骊姬,是当时少数民族骊戎人,是骊戎首领的女儿,自幼生的天生丽质,容貌过人。而此时,是晋献公在位的时候,晋献公是颇为作为的君主,一方面消灭公室力量,巩固加强自己的君权,另一方面,主动攻打身边的小国和少数民族,积极扩张晋国的领土。当时,骊戎就是与晋国接壤的少数民族,与晋国经常发生摩擦,甚至战争。为了打击骊戎,晋献公亲自率领军队出兵。很快兵强马壮的晋军,就打败了骊戎。骊戎首领被迫主动求和,并将自己两个女儿,献给晋献公做姬妾,这就是骊姬和她妹妹骊少姬。这也和苏妲己和褒姒故事,十分相似。

当骊姬出现在晋献公的眼前,那超高的颜值,自然很快吸引了晋献公。马上将骊姬和她妹妹一起纳入了自己的后宫。 那晋献公得到骊姬之后,自然对她十分宠爱,每日里缠缠绵绵,形影不离。那骊姬的肚子也争气,先后为了晋献公生下了奚齐。有了儿子,晋献公更加宠信骊姬了,后宫中无人能比。而妹妹骊少姬则生下一个儿子卓子。

春秋战国篇之乱世红颜——骊姬

有了儿子奚齐,那骊姬就一心想让自己的儿子成太子。因为她知道晋献公已年老体衰,说不定哪天就归西了,老国君一死,她哪还能有现在的好日子。相反自己的儿子如果成为太子,就可以接班了,那她就是太后了,地位权势更加重了。但现实却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晋献公已经有了八个儿子,特别是还立了长子申生为太子,那申生十分贤德,深得朝野拥护,其他两个公子重耳、公子夷吾也有德才,这无疑都成为骊姬想立儿子奚齐为太子的障碍。

颇有心计,而且十分阴险的骊姬,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一步步地采用行动。她先想到是“调虎离山”的计策,她认为申生等诸公子长期在京师,威胁比较大,加上他们在朝中的势力,自然不好扳倒,相反,把他们调离京师,不仅使他们与父亲晋献公关系越来越疏远,利于她在枕边挑拨离间,而且,没有他们在朝中,骊姬可以发展自己的势力,一旦形势有变,可以立即控制京师,以防万一。但聪明的骊姬并没自己出头,而是找到了晋献公的男宠梁五和东关嬖五,以重金贿赂他们,让他们对晋献公进行游说。他们两人得到了骊姬的好处,自然是拿人钱财与人消灾,马上到晋献公的面前游说,他们以边关与邻国接壤为由,劝说晋献公应该派自己的儿子去驻守,才能没有问题。晋献公不知其中有诈,认可了他们的想法,于是,派太子申生住在曲沃,公子重耳住在蒲城,公子夷吾住在屈城,只留下奚齐与少姬的儿子卓子在身边。父命难违,申生等人只好遵命前往边城驻守。重耳走后,晋献公每日都沉浸在骊姬的温柔乡里,自然对几个儿子越来越疏远,那骊姬的第一步计策也达到了目的。

春秋战国篇之乱世红颜——骊姬

晋献公

虽然,将申生等人调离了京师,但申生还是当朝太子,他在国内还是颇有人望和势力的,要想彻底让儿子奚齐接班,还是不是这么容易。所以,必须要致申生等人于死地,才能万无一失。所以,骊姬采用的第二步计策就是“趁火打劫”,趁申生不在朝的机会,挑拨他与晋献公的父子关系。首先,在晋献公面对,她并没有表现出来让儿子接班的强烈愿望,当晋献公因宠爱骊姬,想改立奚齐为太子的时候,骊姬反而假意惺惺地,以申生已经长期是太子,国外内都知道他的贤德和人望。何况他还是嫡子,废嫡立庶不合礼法为由谢绝,假意劝阻了晋献公。晋献公见骊姬如此“深明大义”,自然是对她毫无戒心,反而更加宠信。可见骊姬还是聪明的,她深知申生等人在国内势力不小,贸然改立太子,未必能让自己的儿子奚齐坐稳太子的位置,还是步步为营,让晋献公与申生等人彻底反目。

有了晋献公十分的宠信后,那骊姬又向一个叫优施的艺人请教对策。那优施是晋献公的·宠优,而且还和骊姬关系暧昧。别看他地位低微,却是很有心计,为人奸诈。他给骊姬献策,利用太子申生愚忠愚孝的性格,先对申生发难,然而在铲除其他公子。那骊姬马上在朝廷上下,散播对申生不利的坏话。也许,一开始晋献公还不以为然,但三人成虎,时间久了自然也对申生不满了。而且,那骊姬还经常吹枕边风,继续离间晋献公和申生的父子关系,说申生野心越来越大,说不一定哪天就会谋反的,那晋献公听闻自然是心中大为不悦,但由于申生没有什么大的过错,暂时还不能废嫡立庶。

春秋战国篇之乱世红颜——骊姬

虽然晋献公有了改立太子的想法,但申生的势力依然不小,特别是朝中重臣里克还是申生的支持者。要想扳倒太子,就必须先防止里克的参与夺嫡的事情。于是,她又找来优施,让他去亲自游说里克。那优施以骊姬母子很受国君宠信,而申生却是昨日黄花了,何况国君早已有了杀了申生立奚齐的想法了,让里克认清形势,站好队伍。那里克虽然为支持太子,但听闻国君有换储的想法,自然不敢公开反对,左思右想只好保持中立,退出夺嫡的争夺。

少了重臣里克的支持,申生更加势单力孤,那骊姬自然是大喜过望。但她清楚仅仅凭着枕边风和流言蜚语,还是无法彻底除掉申生,必须采取主动出击,给申生致命一击才行。于是,她根据申生孝顺的特点,骊姬诓骗申生说,晋献公曾梦见他的母亲齐姜,让他速去曲沃祭祀一番,回来后把祭祀用的胙肉献给晋献公。太子申生天性仁孝,不知道其中有诈,马上到曲沃去祭祀母亲齐姜后,并将胙肉献给晋献公。当时,晋献公刚好出外打猎,骊姬把胙肉放在宫中。六天后,晋献公打猎回来,骊姬暗中派人在胙肉中下毒,然后让厨师将胙肉奉给晋献公。晋献公听闻是太子申生送来祭肉,心里是高兴的,马上要吃胙肉。可骊姬从旁边却阻止晋献公说:“胙肉来自远方,应试试它。”提醒晋献公注意安全。于是,便把胙肉先给狗吃,狗死了;后来给宫中厮役尝,厮役也死了。骊姬看肉中有毒,便假意惺惺地哭着说:“太子为何这般残忍呀!连自己父亲都想杀害去接替他,更何况其他人呢?再说父君年老,早晚都是要死的人,竟迫不及待而想谋害他!”接着,骊姬又对晋献公说:“太子这样做,不过是因为我和奚齐的缘故。我希望让我母子俩躲到别的国家去,或者早点自杀,不要白白让母子俩被太子糟踏。早先您想废他,我还反对您;到如今,我才知道在这件事上是大错特错。”晋献公不知道是骊姬捣鬼,认为是申生要毒害他,自然勃然大怒,先杀死太子申生的老师杜原款。而太子申生听说这消息后,则是逃奔到曲沃。

春秋战国篇之乱世红颜——骊姬

当申生逃到曲沃后,他身边的手下人劝说他,这明显就是骊姬的陷害,你完全可以向国君申辩,还有人提出不如逃往国外避祸。可愚孝的申生却说,晋献公如果没有骊姬,就会睡眠不安,饮食不甘。他如果声辩,骊姬必定有罪。现在晋献公年老,骊姬有罪会使晋献公不高兴,这样他也会忧郁不乐。而选择逃到其他国家去。会背负杀父的恶名逃奔,谁会接纳他,何况暴露了父君的罪恶,也会让诸侯国耻笑。既然死亡既然不可逃避,我将留在这里等待命运的发落。

虽然见陷害申生成功了,但骊姬深知申生一日不死,就是心头大患,而且谋害国君的事情说不定就会泄露,于是,她主动前往曲沃,要用自己的伶牙俐齿逼死申生。那骊姬到了曲沃去见到申生,哭闹着说:“你对父亲都忍心谋害,还会爱国人吗?忍心谋害父亲却还希望国人拥戴,谁能对你有好感呢?想杀害父亲来为国人谋利,国人谁会相信这一套呢?这些都是百姓所憎恶的,这样的人怎能活得长久!”骊姬一番话,逼得愚孝的申生无话可说,最后在骊姬走后,申生就无奈地在曲沃的祖庙里上吊自杀了。

虽然申生死了,但子重耳和公子夷吾还在晋国,他们都很有声望,也有一定势力,自然也会对奚齐继位构成威胁。于是,骊姬又诬陷公子重耳和公子夷吾,说他们都参与太子申生的阴谋。那晋献公完全被骊姬的妖言迷惑了,他马上派去诛杀重耳和夷吾,两位公子被迫逃离晋国了。看两个儿子跑了,那利令智昏的晋献公,更下令不许他们重返晋国,接着又马上立了骊姬的儿子奚齐为太子,最终,骊姬凭借着自己的腹黑、阴险打赢了夺嫡的这场战争。

不久之后,年老体衰的晋献公知道自己马上就要见阎王了,就托孤于重臣荀息,让他辅佐幼子奚齐继位。晋献公死后,在荀息的辅助下,奚齐成为了新的国君。

虽然奚齐继位了,但国内许多臣民都十分不满,他们都知道奚齐是靠母亲骊姬阴险毒辣的诡计才上位的,特别是还无辜造成了太子申生的冤死。以里克为代表的三公子党徒,都要杀死了奚齐,重新立国君。当时,里克劝说托孤的荀息,看清形势,帮助他们除掉奚齐,但愚忠的荀息,不肯违背晋献公的嘱托,宁死也不肯参与。看见,荀息如此固执,但里克就撇开荀息,带领人马诛杀了奚齐,而当时晋献公还没有下葬。

春秋战国篇之乱世红颜——骊姬

奚齐被杀后,那荀息见无法完成了晋献公的托孤任务了,也打算赴死。但被身边的人和骊姬劝说,立了奚齐的弟弟卓子为国君。但里克他们并不认同卓子为君,因为卓子是骊姬妹妹的儿子,也是骊姬一派,他们当然不满意,于是再次诛杀了卓子,那荀息死于动乱之中。而祸乱晋国的骊姬,她尽脑汁坑人害人,到头来却是竹篮子打水——落得一场空,自己也是也难逃厄运,最终被里克抓了,一代妖妃因此被诛杀了,走完了不光彩的人生。

回顾骊姬的人生,她因为美貌而受到国君的宠爱,本是幸事。但她为了自己一己私利,用尽阴谋诡计,蛊惑国君,毒害太子,赶跑其他公子,造成晋国大乱。但高处不胜寒,她最终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死于政变之中。而腹黑狡诈的骊姬,则注定成为日后人们口中唾弃的“妖后”人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