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韌挺過股災的A股,在外圍股市大反彈的氛圍下,表現平平,為何

以前投資者總是說有百年曆史的美股是理性的投資市場,價值投資情緒更濃烈,三大指數能有3個百分點以上的波動就稱之為暴漲暴跌,但是美股經過3月份這一輪的行情走勢來看,充分證明了過分的眼紅並不是什麼好事,所有投資者和機構的情緒是一樣的,當流動性危機爆發的時候,不確定就會加劇。

堅韌挺過股災的A股,在外圍股市大反彈的氛圍下,表現平平,為何

2020年宏觀經濟增速必然大幅下滑到3%以下,微觀經濟基本面必然為最近幾年最差的一年(a股上市公司業績有望整體負增長)。

目前不確定性因素太多了,特別對於國內資本市場。我能想到的是,目前出口和消費上半年是基本廢掉了。目前A股在全球股市震盪的格局下,以表現平平的模式堅持。讓投資者越來越難以琢磨市場。

堅韌挺過股災的A股,在外圍股市大反彈的氛圍下,表現平平,為何

縱觀歷史,以後視鏡的眼光觀察,每次突發危機的大跌,都是抄底的好機會。根據經驗不管是指數還是個股,當期沒有大跌的,基本不具備反彈需求,所以未來就會漲得少,因為不需要修復,個別非常優秀的企業除外。​在突發事件中,投資者往往會想到四大板塊:

  1. 大週期板塊:2020年必然負增長,但目前PB殺到歷史最低區域,意味著後市下有鐵底,但無上漲的動力,只能在底部橫盤箱體波動。
  2. 大科技板塊,由於疫情影響,打亂全球供應鏈,業績增速有望大幅降低,雖然全年有望維持正增速,但也大幅削弱了牛市基本面,由於近期股價經過暴跌,暫時有望維持橫盤箱體波動。
  3. 大消費板塊,雖然能穿越牛熊週期,但由於近兩年漲幅過大,沒有估值優勢,也只能在高位橫盤。
  4. 大金融板塊,銀行保險雖然估值在歷史最低位,但年內業績增速有望在0-10%之間的低盈利增速,也是防守有餘進攻不足,也有望在底部箱體波動。
堅韌挺過股災的A股,在外圍股市大反彈的氛圍下,表現平平,為何

3月以來,市場行情非常差勁,賺錢效應減弱,四大板塊遲遲不敢發力,就是發力了在美股全球暴跌的影響下,也不敢持續。導致虧錢效應急劇加強,如果市場想要恢復熱度,急需一個核心高度題材板塊。就拿現在火熱的新基建開始吧:

什麼是新基建,綜合網絡資料,新基建涉及七個板塊:5G基站建設、工業互聯網、特高壓、高鐵及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及充電樁建設、大數據中心建設、人工智能。涉及的概念股有幾百只。

堅韌挺過股災的A股,在外圍股市大反彈的氛圍下,表現平平,為何

  1. 首先,5G,特高壓,充電樁,高鐵都是老基建了,雖然有了政策託底,基本面有了確定性,估值較低,但盈利增速也會很低,也缺乏大漲的條件。
  2. 其次,大數據,人工智能,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還算是新基建,但是估值較高,盈利增速與估值相匹配,也無大漲的條件。

最後疫情受損股,雖然基本面受損,但股價跌幅卻很小,甚至同步大盤下跌,即使有疫情修復,漲幅也有限。

堅韌挺過股災的A股,在外圍股市大反彈的氛圍下,表現平平,為何

外圍經濟理想化應該下半年企穩,經濟恢復增長在明年,希望中國能在今年托住經濟,下半年明年出口和消費重回主力。如果外部疫情蔓延或者倒是全球性經濟危機,估計整個過程會拖到兩年之內,這時對國內的考驗會更殘酷。

2020年a股由於疫情影響,由牛市趨勢轉換為猴市波動趨勢,預計指數核心波動區間在2700-3000點之間箱體波動,那麼目前就是採取猴市操作,即大漲賣出,大跌買入,不追漲。底倉保持在50%。

其實對成熟的投資者或者機構投資者,小漲小跌更合適。但是在A股,大家更喜歡炒作,機構也喜歡炒作,所以這種大漲大跌有人更喜歡,大家都希望通過這種巨大的波動獲利,這就是資本市場的人性,無人能獨善其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