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16歲讀博士,曾逼父母在北京買豪宅的張炘煬,如今過得怎樣


​那位16歲讀博士,曾逼父母在北京買豪宅的張炘煬,如今過得怎樣

“神童”這兩個字,在國人眼中並不陌生。由於國人自古以來一直重視教育,基礎教育體系十分發達,因此,中國是世界上最不缺“神童”的國家。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的天才兒童的數量大多數來自我國,而不是我國的那部分,有一半也都還是華裔。

​那位16歲讀博士,曾逼父母在北京買豪宅的張炘煬,如今過得怎樣


相信對於很多國人而言,神童幾乎是完美人生的代名詞,超乎常人的智商決定了他們的人生必將無比順暢。不過,俗話說“上帝給你開了一扇門,必將關掉一扇窗”,神童們雖然智力超群,但獲得的關注度也高,在眾人圍觀下,心理壓力也很大。

​那位16歲讀博士,曾逼父母在北京買豪宅的張炘煬,如今過得怎樣


也是因為心理問題,神童“翻車”的案例還真不少。譬如在70年代,曾有一位叫謝彥波的神童。他11歲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5歲考上理論物理所碩士,18歲還考上的博士。甚至當年還師從諾貝爾獎得主安德森,學習固體物理理論,立志成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物理學家的中國人。

​那位16歲讀博士,曾逼父母在北京買豪宅的張炘煬,如今過得怎樣


然而,由於性格問題,他和安德森鬧得很不愉快,最終被中科大召回國內。由於心高氣傲,在國內輾轉反覆了10多年,最後僅成了一名普通老師。而他還有一個神童同學叫干政,其和謝彥波同一年回國。最終因為心理壓力過大,患上了精神病,終日將自己禁錮在房間裡,如今已杳無音訊。

​那位16歲讀博士,曾逼父母在北京買豪宅的張炘煬,如今過得怎樣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張炘煬也是如此,他也曾是一位神童。不過也是因為心理問題,最終成了普通人。

張炘煬出生於1995年7月8日的遼寧盤錦,還是2歲半的時候,他便能認出1000多個漢字。父母也是察覺出了他的與眾不同,加上兩人十分開明,很早就送張炘煬上了學。

​那位16歲讀博士,曾逼父母在北京買豪宅的張炘煬,如今過得怎樣


結果上學後的張炘煬一發不可收拾,他僅7歲就上完了小學的所有課程。而初中只念了兩年便嫌課程簡單,再也聽不進去了。也是因為和同學相處不來,父母決定將張炘煬接回家,在家自學了半年。

​那位16歲讀博士,曾逼父母在北京買豪宅的張炘煬,如今過得怎樣


然而這半年時間裡,張炘煬不止學完了初三課程,還將整個高中知識學完了。2005年,10歲的張炘煬決定參加高考,結果第一次就考了505分,高出遼寧省二本分數線50分,之後進入天津工程師範學院就讀本科。

雖然張炘煬的人生看起來一帆風順,但他始終是個孩子,不止是生理上,心理上也是。他註定無法融入周邊環境,同學們也只是將他當作孩子。

​那位16歲讀博士,曾逼父母在北京買豪宅的張炘煬,如今過得怎樣


在天津工程師範,張炘煬僅用了3年時間就完成了學業。13歲的他還考上了北京工業大學的研究生。一直以來,由於年紀問題,張炘煬的父母都在他邊上陪讀。為了張炘煬學習,甚至還將老家的房子賣了,還貸了款,足見父母為張炘煬作的犧牲。

不過,考上研究生後,由於學校在北京,陪讀的話房子便成了很大問題。而在就讀碩士的三年期間,張炘煬父母都是在外面租的房子。後來16歲的張炘煬甚至還考上了博士,由於實在不堪忍受3年到處租房的日子,他提出讓父母在北京買房。

當時是2011年,北京的房價最便宜的也都要小几萬。而張炘煬父母只是普通的街道幹部和老師,又怎能負擔得起這筆開銷?然而,張炘煬依然不依不饒,正值青春叛逆期的他根本油鹽不進。父母沒辦法,只好長租了一個房子,騙張炘煬是買的。

也就是這樣的性格,最終毀掉了張炘煬。如今已很少見他的消息,最後一次報道是2018年,由於成績問題,張炘煬的博士可能要面臨延期畢業的風險。

​那位16歲讀博士,曾逼父母在北京買豪宅的張炘煬,如今過得怎樣


可以肯定的是,神童張炘煬已和當年的方仲永一般“泯然眾人矣”。至於那套北京的房子,最後依然沒能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