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蔓延全球,多國通過發放貨幣促進消費,會通貨膨脹嗎?

無盡劉


會,但是會很小,也分國家,小心的是當經濟都穩定發展的時候,也就是過去疫情都很穩定,那時候才會加速通貨膨脹。而疫情以為增發貨幣會通貨膨脹,其實現在相對反而是縮緊。

濫發貨幣的結果,是貨幣量增多,則同樣數量的商品對應的貨幣量上升。這樣的後果,就是商品價格上升,自然造成通貨膨脹。而且,在一定時間內,發行的貨幣量越多,則通脹越嚴重。津巴布韋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津巴布韋濫發鈔票,到2008年7月,導致通脹率達到231000000%。2009年8月,在首都哈雷拉,一位大媽抱著總值3萬億津巴布韋元的鈔票搭公車——只約等於3.5元人民幣。司機大叔根本懶得清點,看也不看,收下拉倒。然而,這個世界上,濫發鈔票而不用擔心國內發生通脹,卻有一個國家可以做到,那就是美國。

原因很簡單,美元是全球主要儲備貨幣和流通貨幣以及避險工具。

美元,僅僅因為是全球霸主美國發行的,僅僅因為其背後有美國的全球霸權做信用保證和後盾,就可以如海水般發出去,而且立刻會被全世界各國搶著用各種優質產品和服務換去,當寶貝一樣存起來。事實上,西班牙《起義報》報道說,2001年美國的貨幣發行量比上年增長了12.75%,達到7.8萬億美元,其中在美國國內流通的美元只有6000多億美元,所佔比重不到美國發行貨幣的8%。換言之,就是92%的部分或者7.2萬億美元的美元紙幣,被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金融機構、企業和個人儲存起來。彭博新聞社2004年11月9日的報道指出:在全球3.4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中,僅亞洲的央行就擁有其中的2.2萬億美元,佔64.7%。所以,美國超額髮行的美元,留在本土的極少(8%左右),根本不用擔心本土會發生高通脹——應該擔心的是國外的倒黴蛋,他們很可能會發現,自己儲存的那張花花綠綠的叫作“美元”的紙,越來越不值錢,能買到的東西越來越少。所以,美國人儘可以隨便發鈔票,印一張鈔票(1美元、10美元,或者100美元,都是一張),只要4美分的成本,就可以到國外去當1美元、10美元,或者100美元來花,多麼美妙的事情啊!事情也正是如此,2009年4月27日的CCTV財經頻道《經濟半小時》報道,美國每發行100美元的新鈔,就有97美元流到國外去了。

所以,你就明白了,通脹不會太大,也就是集中在一些小國家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