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名家崔晓红

.晋剧名家崔晓红

偶然在某晋剧平台上看到崔晓红在《三娘教子》里扮演的王春娥的演唱视频,觉得多年来还没有欣赏到像崔晓红这样一位饰演王春娥的优秀伶人的表演,犹如春风拂面,顿觉耳目一新,不禁拍案叫好,说实话,晓红的演唱,甚至令我稍稍有些震惊。

从视频来看,我觉得晓红台风端正,做派稳健认真。她扮演的王春娥形象俊美,身段高挑,招式大方,表情逼真,很是出彩。她的唱腔朴实无华,既亲切自然,又铿悭有力,吐字清晰,玉润珠圆,随着人物心理情绪的变化,或清柔委婉,或如泣如诉,或铿锵有力,但不做作,不卖弄,不显摆,每句唱,无论快、慢、高、低、甩腔或停顿,无不是为了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听来情真意切,动人心扉,立刻即可因起观众共鸣,这一点确是十分厉害的。

《三娘教子》是出熟戏,说的是儒生薛广娶有妻张氏、妾刘氏和王春娥,与妾刘氏生有一子名英哥。薛广在外经商托同乡捎带白金五百两回家。同乡见财起歹意,吞没白金,伪称薛广死于外地,购买一空棺,谎称薛广灵柩,回乡报知薛广之妻张氏等。张氏、刘氏耐不住贫穷,先后改嫁。只有三娘王春娥与老仆薛保茹苦含辛,织布为生,抚养英哥。英哥在学堂被同学讥笑为无母之儿,负气归家。三娘督促其背书习课,英既忘书头又忘书尾,王春娥执家法欲教训英哥。英哥竟顶撞“你打旁人家的孩子你就不心疼。”三娘怒不可遏,用刀割断织机布以示训教“为娘不改嫁都只为儿年小,他年老,无依无靠,娘心不安。”老仆薛保从中竭诚劝导,母子方又和好如初。英哥从此觉悟,发愤读书。再说薛广在镇江生意衰败后从军为伍,后官至兵部尚书。英哥十几年后也金榜题名,成为新科状元。父子相认,荣归故里,一家团聚。

晋剧名家崔晓红

这出戏的全本戏名《双官诰》,《三娘教子》是其中一折,但也是最精彩的一出折子戏,单从这折戏来看,晓红入戏深沉,声情并茂,激情洋溢,感人肺腑。她声泪俱下的一段唱腔,游刃有余地牵制调动着成百上千观众的情绪任其摆布。她的表演陈陈相因,环环相扣,细致入微,恰到好处,把对幼子英哥由满腹疼怜,到充满希望,再到耐心教悔,及至失望寒心到绝望无助的恨铁不成钢的心情,表现得特别分明、清晰、到位。我很喜欢《教子》这出戏,多半是因为王春娥这一人物感染着我的缘故。及至看毕后,早已老泪纵横,不觉从内心喜欢上了这位名不见经传的青年演员。

我与崔晓红素昧平生,只知她主攻青衣,在三晋晋剧团工作,师承老艺术家王万梅,曾经在走进大戏台专业组赛中得擂主,还在第十一届戏剧"杏花奖"中荣获表演一等奖!显见是一棵可望成为参天大树的好苗子。

.

山西梨园人才济济,崔晓红便是这百花园里一株芳菲艳丽的鲜花。虽然晓红还很年轻,艺程优长,但自从艺以来,她勤苦继承和发扬程派艺术的精髓,不断追求和探索晋剧青衣的表演艺术,在舞台上声情并茂的演绎,必将赢得更多观众的喝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