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中醫藥人」“媽媽好樣的!”孩子點贊母親戰“疫”日記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

「最美中医药人」“妈妈好样的!”孩子点赞母亲战“疫”日记

“我第一時間報名參加,當接到支援任務時,還有些焦慮和緊張。但我是一名白衣戰士,穿上鎧甲就要戰鬥!看到那些受病痛折磨的患者時,我的責任感油然而生。”3月3日,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的楊蕾支援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一起來看看她的抗疫故事。

「最美中医药人」“妈妈好样的!”孩子点赞母亲战“疫”日记

我主要負責的是一位需要使用呼吸機和ECMO(俗稱“人工肺”)的重症患者。呼吸機聯合ECMO應用對護理人員來說難度高、風險大,於我而言,這既是挑戰,也是學習的機會。

在做好日常的病情觀察、護理記錄外,基礎護理和心理護理同樣重要。每小時聲門下吸引、按需吸痰、定時傾倒積水杯裡的液體,雖然看似簡單,但是厚重的防護裝備常會讓我感到阻力重重。除此之外,看到患者鬍子長了,我幫他刮乾淨;他眼角出現分泌物,我用溼巾幫他慢慢擦拭乾淨;為了防止足下垂,我還加強了足底按摩,有利於他後期恢復。老先生在停用鎮靜做喚醒時,我會在他耳邊為他加油:“你要加油啊,你的家人都出院了,他們在家裡等你啊!你也要努力哦!如果你聽到了,眨下眼睛好嗎?”當看到他眨眼睛,我興奮得像中獎一樣。看著病人情況一天天變好,心裡真替他高興。

3月27日,安徽省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圓滿完成各項任務後平安返回合肥,亳州市利辛縣中醫院的陳陽陽正是其中的一員。一起來看看她的戰“疫”日記。

「最美中医药人」“妈妈好样的!”孩子点赞母亲战“疫”日记

我所在的五樓西病區,每天都上演著生死拉鋸戰。在這裡,我感觸頗深:病毒有多兇險,我們就有多麼的堅韌。

讓我印象尤為深刻的是一位患有老年痴呆的80歲患者,剛開始為這位爺爺更換尿不溼時,他在病床上掙扎、呻吟,十分抗拒與我們接觸,並不停地大聲呼喊“婆婆”(老伴),於是我假裝自己是“婆婆”和爺爺輕聲溝通,“聽話好不好?我們明天就可以回家,要是乖的話,婆婆還會買糖獎勵你......”之後的每次護理,爺爺都很安靜地配合我們。

重症病區患者病情雖說很複雜,但是經過團隊精細治療和護理後,不少患者都在慢慢好轉。98歲的韓爺爺治癒後向我們表示:“除了謝謝還是謝謝,在危難時刻,你們這些新時代的戰士挺身而出,這種大無畏的精神讓人感動。”

如今湖北的形勢持續好轉,讓我們看到了勝利的希望。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能讓武漢重現往日繁華。

3月27日,奮戰許久的河南省第十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進入休整階段。在支援武漢的這段時間裡,病房內外每天都發生著許多感人的故事……

2月21日,商丘市中醫院支援湖北醫療隊馳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們在經歷幾天的專業培訓後,滿懷信心地穿著厚厚的防護服進了病房。但是缺氧、頭昏、護目鏡被蒸汽遮擋,這些初次體驗的工作環境讓第一次進病房的隊員感覺到了開展工作的困難。

第一天進病房,醫療隊隊員李曼和張井蘭直接吐在了防護服裡。“吐了很多,口罩和臉上都是嘔吐物,太丟人,也太遺憾了……我相信我可以戰勝的。”當天,張井蘭在日記中這樣寫道。

抱著“不服輸”的心態,她們默默在賓館苦練防護服穿戴,努力找原因,第二天繼續進病房。“護目鏡和防護服的面屏都需要用繩子勒起來,剛開始我把兩股繩子都勒到一塊了,可能是太緊導致顱內壓力過大導致的不適。”李曼說,原因找到後,第二天整整一天都沒再有那種不適,可以正常地全時段上班了。

工作第一天,隊員陳嵐穿著防護服在病房待了整整9個小時,並滴水未進,期間也不能上廁所。

由於全部是重症患者,進病房必須把自身防護做到極致。四層防護衣,貼身一件手術衣,上邊再套一件隔離衣,隔離衣外邊再穿上防護服,最外邊再穿上一件隔離衣。層層防護帶來的副作用也很明顯,“前幾個小時還好,後面活動後就覺得呼吸不暢,頭有點蒙,出虛汗,後來坐下來休息了十來分鐘,好了很多。”第一天進病房的經歷讓陳嵐至今記憶猶新。

除了他們,還有和患者一同唱歌的醫生程平,為患者唱歌的李曼,主動接手“最難啃的醫囑班”的韓莉,和病人不斷交流談心的“話癆”段柏青,這一個個名字將被武漢人民牢記。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四川省遂寧市射洪市中醫院的醫護人員用行動詮釋使命與初心。

該院內一科的蘇剛剛,老家遠在甘肅,因參加工作後一直在臨床一線工作,已經快十年沒回老家過年了。今年春節原計劃帶父母和妻女回甘肅老家過年,看望年邁的姑姑和生病的舅舅,並且已經買好了回程動車票。但疫情出現後,他主動向院部遞交了請戰書,且第一時間在網上退了票。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蘇剛剛率先主動到發熱門診值班。由於初期防護服、醫用防護口罩等物資短缺,他穿上防護服後就不再喝水,減少上廁所次數。每次工作都持續八、九個小時以上,直到看完所有的患者才抽空吃上兩口飯。

急診科護士長韓婷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每天早出晚歸。發熱門診,預檢分診,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她的身影。韓婷本來嗓子不好,可疫情發生以來,她幾乎天天工作12個小時,嗓子說啞了也顧不上喝水。孩子在電話裡聽到她沙啞的聲音總會問:“媽媽你怎麼了?什麼時候回來啊?”韓婷總是說:“媽媽沒事,你在家乖乖聽話,等我忙完了,我就回來陪你。”

韓婷的家裡有一位患癌症的母親、年近九旬的爺爺和一個正讀初中的孩子。多少天了,當身體每況愈下的母親經受不了癌痛的折磨給她打電話時,她卻在工作的崗位上為其他患者忙碌著。2月4日,韓婷在忙完一天的工作後,在日記中這樣寫道:“這麼多天以來,我一次都沒有好好陪伴兩個老人和孩子,但面對著絡繹不絕的病人,我的心依然很平靜。因為我覺得雖然我未能在父母膝前盡孝,沒有給足孩子陪伴,可一旦想到在患者的眼中,穿著工作服的我們意味著團圓,意味著希望,就會有無盡的快樂。”那天,孩子看見了她的這則日記,不禁感動地豎起大拇指點讚道:“哇哇,媽媽好樣的!”

近日,甘肅省援鄂醫療隊第一、二、三、五、六批已陸續返回,第四批醫療隊隊員仍在堅守。在患者清零後,他們再次接收了一批特殊新冠肺炎患者,這是一批來自武漢市優撫醫院的精神病患者,相對於普通患者,這些特殊患者管理難度更具有挑戰性,任務更艱鉅,但他們依然保持著樂觀的心態,昂揚的鬥志。

甘肅省第四批援鄂醫療隊中有6名隊員來自甘肅省中醫院,來看看他們在支援武漢40多天裡的感悟。

“工作雖然危險艱苦,但此刻我們是武漢人民的守護神,疫情不止,戰鬥不息,我亦不退。”

——柴守範

“零感染,打勝仗,疫情散去,脫掉口罩,看‘戰友’昔日燦爛的容顏,願山河無恙,人間皆安!”

——王雲霞

“疫情無情、人間有愛!”

——常會會

“只是換了一個地方,幹了本職工作,我將一如既往堅持到底!”

——魏坤

“身為醫護人員,我無怨無悔,堅持就是勝利,疫情不散,我們不退!我們願做最後的堅守者!”

——王桂霞

“我堅信,愛是守望相助的一個擁抱,是刺破黑暗的一聲吶喊,更是衝出陰霾的一道亮光。”

——王蓓

內容整理自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微信、安徽中醫藥微信、大河報、人民網、甘肅省中醫院微信

中國中醫

全國產經平臺在疫情期間緊急設立全國疫情信息平臺,如有發佈需求,請聯繫霍老師,電話:18511001888;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