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為何成為了“帝國墳場”

提到阿富汗這個國家,大部分人都會聯想到戰亂、貧困、難民,有一定歷史知識的朋友,還會想起來一個響噹噹的名號“帝國墳場”,從日不落的大英帝國、雄霸歐亞的蘇維埃政權到今天不可一世的美利堅帝國,都紛紛在阿富汗的土地上折戟沉沙,阿富汗到底有什麼力量引得世界強權競相來次風流折腰,下面主要分析一下,阿富汗為何成為了帝國墳場,基本上可以分為三點。

阿富汗為何成為了“帝國墳場”


第一點是阿富汗的位置位於歐亞大陸的樞紐地區,從地理上看,阿富汗位於“大中亞”的核心地帶,是東亞、南亞、西亞、北亞和東歐之間的中心位置,通達各處的條件優越,而它周圍的區域都是歷史上主要的文明和財富中心,例如中國、印度、波斯、阿拉伯等。從匈奴人到突厥人,從蒙古帝國到帖木兒帝國,這些遊牧勢力屢次征服亞歐大陸主要的文明中心,都是通過“大中亞”這個樞紐地幫助下完成的。

阿富汗為何成為了“帝國墳場”


第二點是阿富汗的權力黑洞,由於歷史上阿富汗長期沒有融入某個強勢文明圈,歷史上“大中亞”地帶引發的強國間激烈的權力鬥爭有過三次高潮。從公元前2世紀到公元2世紀,漢帝國與匈奴曠日持久的鬥爭;從公元7世紀到公元8世紀唐帝國、阿拉伯帝國和吐蕃對該地區領導權的激烈爭奪;拿破崙戰爭之後,亞洲大陸海陸兩極格局形成,海權強國英國和美國與陸權強國俄羅斯帝國和後來的蘇聯在該地帶展開了激烈的地緣政治博弈,前者是英俄持續了近半個世紀的“大遊戲”,後者則是美蘇冷戰在此區域的鬥爭。

阿富汗為何成為了“帝國墳場”


第三點是帝國極限,翻來世界歷史的宏圖,不難發現一個看似規律的現象,崛起於西方的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阿拉伯帝國以及塞爾柱突厥帝國等盛極一時的勢力,總是在東經70度附近停下東擴的勢頭。而興起於東方的漢帝國、唐帝國和清帝國在全盛時期的西部疆域也基本劃定在東經70度附近,在近代的英俄“大遊戲”中,雙方的地緣政治擴張都停在了北緯37度附近,似乎東經70度和北緯37度交匯的“大中亞”地帶成為了歷史上東西方強權勢力所能夠達到的極限。面對這個極限,如果一個國家採取守成戰略,及時回縮勢力,可以保障既得的成果,然而如果繼續冒進,則有可能在該地帶遭受重大的失敗,甚至危及國內政權的穩定。在這個過程中“帝國極限”會升級為“帝國墳墓”。

那麼阿富汗為什麼會成為帝國極限?原因在於:自然條件嚴酷的興都庫什山脈和帕米爾高原在古代的技術條件下是難以克服的地理障礙屏障。其次“大中亞”地帶與帝國勢力中心相距遙遠,其間又有沙漠戈壁的存在,建立條件良好的前進基地和運輸補給線難度非常大,這種距離足以消耗強大的軍力和國力,也就造成了各大帝國紛紛在阿富汗這片區域馬失前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