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不能以老百姓买不起房为代价来刺激房地产?

普慈贤


这个说法很容易引起网络上的共鸣,但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有问题的说法。

中国房地产之所以走向现在这么高的价格,与老百姓增强的购买力和强烈的购买意愿密切相关,实际上目前的中国房地产虽然价格偏高,但泡沫有限,仍然是需求支持。

现在的房价过高,特别是北上广等核心城市,房价高到工薪阶层很难购买一套合意的房屋,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这样。但是中国的购买力不能以个人或者三口之家进行计算,当一个人走入社会即将结婚的时候,社会舆论就要求他必须购买一套房屋,不管有没有存款,不管收入如何,在这种情况下,三代人都会为了这个新建立的家庭购买房屋而掏空积蓄甚至负担上贷款,因此在这样强烈的购买意愿之下,几代人的积蓄集中在一代人身上,让中国的购买力超过了一般国际市场市场的想象。

所以虽然说现在的房价已经高到很多人都买不起房了,但实际上却恰恰是老百姓的购房意愿支撑了房地产市场的上涨。在很多发达国家,长租房能够分担一部分购房的需求,很常见的现象是一个家庭几十年都租住同一套房屋,而不是购买,在这种平衡之下房价上涨存在一个天花板。

而中国人的购房意愿实在太过强烈,导致租房居住往往被认为是没有安全感,租房居住的人也被认为不是一个成功人士。因此导致了非理性的购房意愿和购买力,这造成了房价的迅速上涨。

有没有刺激房地产的行为?当然有,这是土地财政的推动下,地方政府有意为之的一种现象,但是这样的刺激也是基于现有的供需失衡的状态产生的助推力,而不能脱离供需关系存在。如果真像题目所说,大多数老百姓都买不起房屋的时候,那么房价自然会出现回调,任何人都无法刺激房价继续上涨。


咨询师天生


这句话在逻辑上是有问题的,因为如果老百姓真的买不起房子的话,你刺激也没有用。实际上,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没有房子的家庭占比只有3.14%!如果真是老百姓都买不起的话,那大家的房子都是哪里来的?

房子作为高价值的商品,依然具备商品属性,房价的快速上涨本身是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的,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增加是房子涨价的物质基础。但是房子涨价如果超过收入涨幅太多,对个人来说,就会透支个人和家庭的未来,对社会来说,就会透支整个社会的未来!过去20年来,人们的平均收入收入大概增长了6-10倍,但是各地房价普遍增长了10倍到30倍,这是因为银行的房贷政策放大了这种透支,如果经济一直高速发展,大家的收入水平能跟上来,那么这种透支就不可怕,道理很简单,10年前你贷款月供5000好像很吃力,但是10年后你的收入翻倍甚至3倍了,月供5000就会很轻松。前提就是你的收入增长能跟上。但是现在的问题是,经济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一直高速增长,也就意味着我们的收入增速也不会像过去那样,虽然还款没有压力,但是我们结余的钱少了,生活压力变大了,那么其他方面的消费就会得到压制,而消费水平上不来,整个社会的购买力就会降低。反过来,这种压力就会传导到新购房群体,如果房价真的高不可攀,大家宁愿租房也不去买房的话,那么房价的增速反而就会降下来,房价也会趋于稳定。这样的情况下,就不会有不理性的追涨消费。

所以说,在房子稀缺,大多数人都没有房子的时代,适当限购是对的,但是现在绝大多数家庭并不缺少房子,此时其实应该交给市场,房子爱涨涨,反而是更合理的做法,我相信,如果完全交给市场,房价反而有可能大跌,一部分开发商会死掉,现在这种做法等于是把交易量锁死了,稳住了价格。其实有关方面应该把监管的重点放到房子的质量和开发商的履约上面来。



投资和理财那些事儿


这句话感觉很拗口,不能以老百姓买不起房为代价来刺激房地产,如果通俗的说就是:可以刺激房地产,但是必须让老百姓买得起房。

我认为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评价:

1、必须要让老百姓能够买得起房

在衣食住行等生活基本要素中,现在最贵的就是住的问题,房价高已经成为我国老百姓的心病,很多人辛苦劳动一辈子,最终才能还完房贷,有的甚至终生都买不到一套像样的房子,这和房子是用来住的属性想违背,所以无论经济如何发展,也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刺激政策,都必须要让老百姓买得起房,住得起房。

2、如何才能够让老百姓买得起房?

很显然,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提高老百姓收入,另一种是让房价符合市场规律,所以无论经济发展遇到什么情况,必须做到两个保证,一个是保证老百姓的可支配收入不降低,另一个是保证房价不过快上涨,只要老百姓的收入增幅始终高于房价增幅,老百姓就能够买得起房。

3、不以房地产作为刺激经济的手段

由于前期我国房地产出现了过热现象,因此房价涨幅过快,很多人都背负了沉重的房贷,现在,受新冠病毒的影响,我国经济出现了一定困难,为了刺激经济增长,有些地方开始考虑利用房地产来刺激经济,比如降低首付比例,放松二套房贷款政策,放开大城市房产限购等等,主要的想法就是想通过房地产来刺激经济发展,这种做法的代价是让房价越来越高,经济虽然看上去很繁荣,但是老百姓却买不起房子,这样的刺激政策显然是要不得的。

所以,我认为题目中说的这个问题是有道理的,刺激经济发展非常有必要,但是各地在制定刺激经济的政策时,千万不能拿老百姓买房为代价,如果让老百姓买不起房,经济再繁华也只是海市蜃楼。


互金直通车


不刺怎么激啊?买不起怎么买啊?矛怎么戳透自己的盾啊?要立牌坊怎么能做那个啊?阿弥陀佛悲哉善哉


孙金库书画


说实话这个问题呀,你恰恰时说反了。房地产之所以他敢每年这么涨。就是涨到今天这种地步,还多亏了那些一直在观望没有买房的这部分群体。因为他们不是没有购买力,他们只是在等房地产崩盘啊,想买套性价比更高的房子。那开发商看到这么多还没有房子的人群,而且还有购买能力,那他怎么可能会去降价呢?你可以去看现在网上那些说房地产能降啊,房地产崩盘呢,那些人大多数都是还得租房子,没有房子或者想捡便宜的人群。这些都是房地产商井里边儿的肉啊!只是说他们想什么时候吃而已啊。所以就是有这么多的刚需人群的,没有买房子才刺激了房地产商敢肆无忌惮的去涨价。你试想一下,如果发房地产相关的文章没有一个人看没有一个人关注,没有一个人评论大家都去淡化它,不再去关注他,这个时候害怕的就是房地产商啊。因为他一下损失了好多潜在的用户群体,他盖那么多房子有什么用啊?这就是为什么现在他不管他就去干,为什么?因为网上说房价跌的。有很多群体,因为基数大,这部分人每年不必要多买,他正里边儿每年只要有一部分人去买房地产上已经够了,吃饱的话我如果在稍微多一点儿那人就吃饱了。


迷你作坊


如今的房价虽然比较高,但有不少人在持币观望,等待房地产市场暴跌。高房价是指普通底层百姓而言的,恰恰是大城市梳理不同收入群体的契机。房价是一个杠杆,调节着大城市的人口结构。如果房价下跌到白菜价,那对农村和三线城市则是毁灭性抽血,也必定会将超大型城市挤爆。对整个社会都产生不利的影响。


一个喜欢天高云淡的人


疫情稳定下来后,国家需要快速恢复。但是让老百姓现在买房,几乎是不可能的。大家都在等待房地产恢复理性。三年五载等的起,甚至不买房也有地方住都没住在马路上。时间再长点,有些父母的房慢慢的也腾出了,接上了。我想开发商们等不起。然而这笔持币观望巨大的资金却不能动。几年内刺激不了消费,国家经济如何发展。不如舍去房地产,大家可以大胆消费,可以更好的刺激经济发展。西方不亮东方亮,不能一直抱着一个穷途末路的房地产不撒手。事实上目前情况,房地产的高房价影响了百姓手中资金的流动,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踏上这片绿洲


我个的看法是对房地产不能一刀切,国家在土地招标可否考虑一下每个住宅小区要附带一批福利性质的公租房。而且目前公租房的租金咯高,要真正的把福利保障性公租房让低收入群体住得起,养得起!




飞翔天奕


我感觉此命题有语病。不太明白究竟想要表达什么意思?楼房价位确实高的离谱,且居高不下。前几天我看到新闻:国家要求国企和央企业退出地产行业。如此可以想到,以前房价太高与这些单位有直接关联——他们也在分这杯羹吃!说普通百姓买不起房是真的!再拿什么方式刺激也还是买不起。总不能饿着肚子去买吧?


且行且珍惜lsj


不是房价要涨,而且全世界货币超发以及超级量化宽松的环境下,人民币不能幸免。必然导致通过膨胀,而房屋是抵御通胀最好的资产。另外发展中国家房价涨是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