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這兩個較為特殊,縣名為單字且曾為州,均為千年古縣

慶陽市,位於甘肅省東部突出部,甘肅、陝西、寧夏三省區交界處,俗稱“隴東”,現為甘肅省地級市。慶陽曆史悠久,是華夏先民早期繁衍生息之地,相傳為《黃帝內經》誕生之地,故有“岐黃故里”之稱,慶陽也是我國著名的“紅色聖地”,是陝甘寧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慶陽這兩個較為特殊,縣名為單字且曾為州,均為千年古縣

慶陽古屬雍州,相傳為黃帝部落發祥地,周先祖於此建立邦國並逐步強大,後為義渠戎國地,戰國末秦滅義渠後置北地郡,設義渠等縣,慶陽建制自此而始。現在,慶陽共轄一區七縣,其中有兩個縣較為特殊,縣名為單字且歷史上曾為州,建縣史也均有千年以上,這兩個縣就是慶陽市所轄環縣、寧縣。

慶陽這兩個較為特殊,縣名為單字且曾為州,均為千年古縣

環縣,位於甘肅省東部,與陝西定邊,寧夏鹽池、原州及同心等縣區相鄰,為甘肅省慶陽市轄縣,是一縣連三省之地。環縣歷史悠久,自古就有華夏先民在此活動,歷代多為我國西北邊陲,秦代時就設有縣治,五代置州,明代始有環縣,縣名沿用至今,建制歷史十分悠久。

慶陽這兩個較為特殊,縣名為單字且曾為州,均為千年古縣

環縣古屬雍州,西周屬西戎,春秋戰國為義渠戎國之地,戰國末秦國滅義渠設北地郡,今環縣為方渠縣地,方渠縣縣治就位於今環縣境內,到東漢時方渠縣廢。三國、西晉時,環縣地沒於羌、胡,西魏時又設立縣制,稱歸德縣,隋朝設洪德縣,唐景龍元年(707年)析置方渠縣,隸屬於慶州。

慶陽這兩個較為特殊,縣名為單字且曾為州,均為千年古縣

唐末方渠縣廢,五代於方渠鎮設威州,後周時為避郭威之諱而改威州為環州,始以“環”為名,後周顯德四年(957年)降為通遠軍。北宋淳化五年(994年),通遠軍復為環州,領通遠縣(治今環城),後曾短暫改通遠縣為方渠縣。元朝時省縣入州,明初廢環州設為環縣,隸屬於陝西慶陽府,清朝時屬甘肅慶陽府。

慶陽這兩個較為特殊,縣名為單字且曾為州,均為千年古縣

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環縣為陝甘寧邊區重要組成部分,曲子鎮曾是陝甘寧省委、隴東分區等駐地,並曾設有環縣、曲子縣、定環縣等建制,建國初仍分為環縣、曲子縣,1950年曲子縣撤銷。建國後,環縣先後為甘肅慶陽分區、平涼專區、慶陽專區、慶陽市等所轄。

慶陽這兩個較為特殊,縣名為單字且曾為州,均為千年古縣

寧縣,位於甘肅省東部,與陝西省黃陵、長武相鄰,為慶陽市轄縣。寧縣歷史悠久,著名的“北豳古城”就位於今寧縣境內,義渠戎國也都於此,秦代置縣,南北朝設州,也是陝甘寧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慶陽這兩個較為特殊,縣名為單字且曾為州,均為千年古縣

寧縣,古屬雍州,周先祖於此建古豳國,春秋戰國為義渠戎國腹地,秦滅義渠後設義渠縣,西漢時今境有泥陽、大要、弋居、彭陽、襄樂、義渠等縣(道),北魏時先後置華州、班州,邠州、豳州等州,西魏末改豳州為寧州,治安定縣(今寧縣),此為以“寧”為名之始。

慶陽這兩個較為特殊,縣名為單字且曾為州,均為千年古縣

自隋至清,寧州均為較為穩定建制,明清時屬慶陽府,民國初廢寧州為寧縣。建國後,寧縣先後為甘肅慶陽分區、平涼專區、慶陽專區、慶陽市等所轄。

慶陽這兩個較為特殊,縣名為單字且曾為州,均為千年古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