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高端受影響更多?其實,更大的競爭在後面

3月26日,酒說獨家報道的關於“劍南春終端建議上調零售價(點擊查看)”的新聞引起行業關注,之所以被關注,緣於兩個原因。

一是因為次高端酒本就是行業熱點,我們知道,2016年酒業進入新一輪的復甦,這輪復甦最明顯的改變是,白酒的主流消費價格帶都統一向上移,而次高端酒產品也獲得了很好的發展機遇,由此次高端之爭越來越激烈;二是最近由於疫情的影響以及年後高端酒價格的下移,次高端白酒市場也遇到了一定壓力,由此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


次高端受影響更多?其實,更大的競爭在後面

1、分化漸顯,唯快不破

酒說記者在做市調時發現,儘管高端白酒價格在疫情期間有所回落,但是經銷商依舊看好。而提到次高端時,市場上則出現了不同的聲音,其中多數人認為,次高端酒在此次疫情期間受到的影響更大。原因有三:

第一,高端白酒價格下滑帶來擠壓效應。一直以來,次高端白酒的市場空間與高端白酒的發展密切相關。高端白酒價格上漲,可以為次高端的發展空間帶來利好;反之,高端白酒價格下滑則會在一定程度上擠壓次高端白酒的發展空間。

第二,競爭激烈,變數多。次高端白酒雖然增長空間大,商務接待消費佔比也較高,但同樣的,市場上可供消費者選擇的品牌也有“亂花漸入迷人眼”之勢,可替代性比較強,且沒有形成剛需。因此,疫情的影響不僅影響了整個次高端酒的格局變動,使得分化趨勢更加明顯,也無形中完成了新一輪的優勝劣汰。

第三,次高端白酒受消費場景影響更大。儘管高端白酒和次高端白酒的消費都以商務接待、禮品、宴會等為主,對消費場景的依賴性比較高。但是高端白酒有茅臺、五糧液的唯二性,即使高端白酒銷量下滑90%,消費者也選擇這兩個品牌。但次高端則不同,疫情期間,消費場景的消失無疑是對他們最大的打擊,次高端如果下滑90%,有的品牌可能就顆粒無收,而品牌力相對較強的品牌也會受到較大影響。也就是說,相比高端白酒,次高端白酒的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淡旺季分別更加明顯,市場更容易出現動盪。

如今消費場景雖然逐漸恢復,但緩衝和過渡的時間依舊很長。河北某次高端品牌的代理商告訴酒說記者,往年春節都是次高端白酒的銷售旺季,因此節前備貨量較大,而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動銷難度加大,壓在倉庫的貨無法變現,使得他們不得不想盡辦法以降低價格換取“喘息機會”。

次高端之戰,唯快不破。只有快速對市場做出反應,才能獲得更長的反應時間。在調查的過程中,酒說記者發現,習酒在疫情期間並沒有放鬆對市場的投入和對營銷的創新。據內蒙古經銷商反應,他非常看好習酒。“這次疫情期間,習酒反而加大了對市場的投入,為自己的趕超爭取了更多的時間。再加上現在的醬酒熱,在未來次高端的競爭中,習酒肯定能有爆發式增長。”除了習酒,劍南春在近兩個月計劃有序的做了很多調整動作,比如漲價等,得到了廣大經銷商擁躉和支持。

2、推動次高端酒發展的那些機會點

儘管目前次高端酒遇到了一定壓力,但不可否認的是,隨著消費場景的逐漸恢復以及諸多企業在此價格帶的競爭,行業依然看好次高端酒的發展前景。主要來看,有四大因素仍在、或將進一步推動該價格帶產品的發展。

次高端酒主要的消費場景有兩個,一是商務聚飲,二是宴席。

處於次高端價格帶的產品之所以成為商務用酒的主流價格帶,除了消費者因素,也與市場的變化的離不開。從大眾消費來說,整體的消費價格帶已經從100元左右升級到了100~300元之間,這也推動了更多的商務用酒進入300~500元價格帶。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在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更多消費者認為,低於300元的白酒用於宴請會十分沒有面子,300~500元價格帶是一般商務宴請的標配。隨著疫情逐步進入中後期,餐飲已經逐漸恢復,相信不遠的未來,這兩大消費場景也會恢復。

雖然春節以來的新冠疫情對一季度消費造成了一定影響,近期政府強調積極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從各省市公佈的投資額來看,多數省市2020年提高了重大項目計劃投資額,經濟會再次提速,同時帶動次高端酒的發展。

除此之外,也應該看到消費升級和中產階級崛起帶來的機會。近兩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消費水平和購買能力的不斷增強,我國居民改善型消費支出佔比逐步提升、農村居民收入與支出快速增長、精神文化水平提升以及可用於投資資產翻倍增長促使消費升級持續。消費能力的提升,為消費次高端酒提供了可能。

更值得注意的是,次高端的市場在不斷擴容。過去除了劍南春等全國性強勢品牌,大部分的產品都是區域性品牌的高端系列,有著各自核心的市場,相互之間的競爭並不十分激烈。但由於更多的大眾消費升級和商務用酒的不斷集中,300~500元價格帶增速明顯,且最有可能培育出的強勢品牌,因此競爭升級。在競爭的驅動下,300~500元價格帶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此價格帶的消費者也會在企業的推廣下越來越多。

3、激烈競爭下,機遇何在?

次高端擴容是無可爭議的事實,可以預見,未來次高端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除了名酒之外,省級龍頭企業也非常看重次高端這一市場,衡水老白乾、四特、口子窖、景芝等企業無不在加大投入力度,隨著消費者主權時代的來臨以及各品牌之間的激烈競爭,酒企想要搶佔次高端市場並不容易,那麼,它們如何才能在次高端競爭中拔得頭籌呢?

“要直面終端”,北京聖雄品牌營銷策劃機構創始人鄒文武說到,劍南春、郎酒、水井坊等名酒企業都在直接面對消費者,儘可能多的掌控更多核心終端,也就是核心菸酒店。地方酒企近水樓臺先得月,掌控核心終端也是它們的優勢。相對來說,名酒企業在品牌上更有優勢,而地方企業在渠道掌控上,尤其是它們的根據地市場上則更強勢,在這樣的市場形勢下,也需要名酒企業在營銷上更落地,才能成功地完成這場搶奪戰。

此外,次高端產品主要面對的是中產階級,只有抓住他們的消費特點,隨之做出改變,如中產階級的消費比較多樣化,白酒對他們來說,可能不止是飲用需求,他們可能會通過投資理財產品、收藏品、社交產品等不同的形式來實現對酒水的購買。

在運作次高端的具體操作上,孟躍營銷諮詢公司董事長孟躍提出了三個要點。第一,要讓競爭真正迴歸到戰略層面,而不是短兵相接,採取“破壞式”的競爭手段,要制定好企業和品牌的發展戰略,立足長遠。第二,要對品牌做更精準的定位,確定品牌發展的目標是全國市場還是做區域市場,然後制定更合乎發展目標的路徑。例如,對於不同的品牌,運作商務酒的策略也不盡相同。對於全國性名酒來說,做次高端酒要重點進行渠道下沉,依靠品牌和平臺商力量來推廣,目前來看,不少全國性名酒都在這方面下功夫,而作為區域強勢品牌來說,更關鍵的是要注意控價、穩價,防止竄貨,留給代理商穩定的運作空間,價格不能透明;地方小品牌則重點是要守住現金流,鎖定一個區域,做到小區域高佔有。第三,要挖掘品牌的個性化優勢,以己之長,補己之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