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人:孔子的四十不惑有多难?恐怕只有马云追得上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第二章·为政篇》


职业人:孔子的四十不惑有多难?恐怕只有马云追得上

孔子说:他十五岁开始做职业规划,就有志于学习,三十岁就自立,四十岁的时候懂得了各种知识,不受迷惑了,五十岁的时候知道了自己的使命,六十岁的时候别人跟他说什么他都感觉正确,七十岁的时候就随心所欲,都不会超出规矩。

这个本来是孔子自评的人生简介,并不是给我们的人生指导标准啊。

孔子小时候家庭条件一般,15岁才开始学习,但后边很牛。19岁结婚生子,20岁就当上了公务员,始为委吏,副县级,管理仓库。27岁办私立学校任校长,3年后就有名气了,会见了其它国家元首。

响当当的职业简历啊,要是放今天,也绝对是成功人士了。所以孔子才说,40岁就没什么发愁的了。

孔子40岁以后,看不惯自家领导,开始退隐而修著《诗》、《书》、《礼》、《乐》,领着众多弟子走遍各国旅游,跟随他学习,讲课,卖书,做咨询业务。

如果现在我们也这样,40岁,看不惯领导,裸辞不干了,带几个学生出国边学习边娱乐,那……得有多少钱?

孔子在生前不是圣人,但肯定是名人。就像现在的成功人士马云一样,40岁建立了自己的商业帝国,现在不管他说什么,大家都感觉他说的有道理。

四十不惑的第一个条件,是有一定经济基础和有一堆愿意交学费的学生,要名有名,要利有利。如果当代人有这些东西,恐怕也人生不再有疑惑了。

孔子时代创业成本低,不用懂什么税务、财务、只要有场地,连工商执照、教师资格证什么的都不需要就可以办学了。现在行吗?照孔子那么搞早按传销法办了。

中国男人现在平均寿命大概75岁,40岁已经过了大半了,正是艰难的时段。上有老下有小,自己的工作还得搞,搞的不好的话,一地鸡毛。和孔子比40岁的成就,大多数人只能“知耻近乎勇”了。

40岁也是人的生命的黄金分割点,日当正午。积累了充分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生的事情基本都懂了,关键就得和孔子比事业是不是成功了。

如果40岁还没取得成功怎么办呢?那就继续奋斗呗,人生最难的挑战才刚刚开始,还有20年才能退休!

四十不惑的孔子,标杆高得很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