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復課、企業復工,防疫指南請收好!

新疆中小學已全面開學復課企業全面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做好在校人員防護?教室、食堂等公共區域該如何確保安全?各企業該如何做好防疫?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張玲給出了以下建議

校園防疫指南請收好

學校復課、企業復工,防疫指南請收好!

“全國疫情尚未結束,學校要落實好防控措施。”張玲說,作為責任主體,學校應成立疫情防控機構,制定疫情防控應急預案。落實疫情防控物資,定期開展消毒操作流程和疫情防控措施培訓;開展健康狀況排查,建立健康監測機制。準確掌握教職工和學生假期外出、返程及身體健康狀況,每日掌握學生和教職工健康情況,實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學校設立隔離室,以備人員出現發熱等症狀時進行暫時隔離。

“學校要做好對學生和教職工的晨午檢。”張玲說,每天入校時間段,按年級或班級安排學生分批入校,相互間保持1米距離;對接送學生的家長進行疏導,防止在校門外聚集。進校門後測量體溫,老師要了解學生是否有相關不適症狀(包括出現發熱、乾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瀉等),做好登記。如發現一次測量體溫異常(體溫≥37.3℃),可讓學生在校門口稍作休息,再次測量體溫;仍然異常,需及時報告學校採取下一步措施。

“要講究個人衛生,正確佩戴口罩。”張玲說,建議教職工和學生上課期間均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要避免用手接觸口鼻,打噴嚏或咳嗽時用紙巾捂住口鼻,無紙巾時可用手肘、衣袖遮擋口鼻;不隨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丟入有蓋垃圾箱內;接觸垃圾、外出歸來、使用體育器材和學校電腦等公用物品、便後、觸摸眼睛等“易感”部位前、就餐前,均要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水下按照正確洗手法徹底洗淨雙手,也可使用速幹手消毒劑揉搓雙手。

“要加強對校內各生活、學習、工作場所,如教室、宿舍、圖書館、學生實驗室、室內體育活動場所、餐廳、教師辦公室、洗手間等區域通風換氣。每日通風不少於3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張玲說,老師要提醒、督促學生儘量避免面對面的近距離交流和玩耍。

學生家離學校近的,建議步行上下學。步行時儘量避開人群,不在人多的場所逗留。必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要全程規範佩戴口罩,避免接觸公共物品及部位,到校或回家規範洗手。遇到熟人保持距離。

就餐方面,除自行帶餐以外,學校應採取送餐制或安排學生和教職工錯時就餐,在做好場地消毒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校園內的空間及場地就餐。就餐前,務必徹底清潔洗手,最後一刻再取下口罩,餐具應當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就餐時,應採取“考場”方式,朝同方向就坐,不聚集用餐,用餐過程中不交談。

消毒和清潔方面,學校每天要對教學區,包括教室、宿舍、圖書館、餐廳等場所應進行定期消毒並記錄;對門把手、水龍頭、樓梯扶手、宿舍床圍欄、室內健身器材等高頻接觸表面,可用有效氯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劑進行擦拭,也可採用消毒溼巾進行擦拭;對食堂餐(飲)具去殘渣、清洗後,可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15分鐘,也可用熱力消毒櫃或用有效氯250mg/L的含氯消毒劑浸泡30分鐘,將殘留消毒劑衝淨等方式消毒;對衛生間及潔具可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浸泡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鐘後,清水沖洗乾淨。旱廁要對糞便加蓋做到無暴露,加強日常衛生保潔,及時對廁所內外環境開展消殺滅蠅工作,對糞便表面使用足量生石灰或含氯消毒劑進行消毒。

“另外,春季是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家長一定要協助學校做好學生的健康監測,根據學校要求,如實上報學生的健康信息。如學生出現發熱、乾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瀉等症狀,家長應該及時帶孩子就醫,避免傳染其他同學。”張玲說。(記者 蘇璐萍)

企業復工防疫這樣做:

學校復課、企業復工,防疫指南請收好!

“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應注意4個方面。”張玲說,一是加強疫情防控組織領導,包括成立企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制定防控工作方案,做好物資儲備、生活保障、治安保衛、宣傳教育等。二是加強對員工的健康管理和監測。在建立員工健康臺賬、做好日常體溫檢測同時,有序組織復工復產。實行復工企業的封閉管理和5個統一(統一健康篩查、統一崗位管理、統一組織就餐、統一接送上下班、統一科學安排住宿),確保復工復產企業員工新冠肺炎零感染。三是做好工作場所疫情防控和管理,包括廠區出入口登記與管理。實行“進出檢”制度;按照企業工作特點,採取錯時上下班制,合理分流,有效避免人員集中出入;工作場所要保持工作環境整潔衛生,定期消毒,加強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在工藝允許的情況下首選自然通風;優化工序銜接,減少人員聚集。四是加強對公共區域疫情防控和管理,重點在減少人員聚集。少開會、開短會、開視頻會,保持人員間距,戴口罩;員工應採取分餐、錯峰用餐,分時段、分區域、分批次就餐。就餐人員要洗手消毒。炊具餐具要消毒,保證食品安全。不具備消毒條件的可以使用一次性餐具。用餐時避免面對面就坐,不與他人交談,防治飛沫噴濺到他人。

企業的環境衛生管理方面,張玲建議,對於工作場所,在安全允許的條件下,可使用有效的消毒劑每天定時對生產作業車間進行消毒、對物體表面進行清潔消毒;對辦公區域、會議場所、生活設施及其他人員活動場所等公共區域、相關物品、電梯按鈕、門把手等頻繁接觸部位,可以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劑進行擦拭;要嚴控集體宿舍住宿人數超標,有窗戶的宿舍要定時通風,沒有窗戶的宿舍應安裝排風扇等機械排風設備,盥洗池配置洗手液和消毒用品,定時清潔消毒;必須使用中央空調時,要按照空調通風系統運行相關指南進行管理,並定期對空調系統進行清洗消毒。

井下作業禁止使用酒精消毒,要加大井下通風機的通風量,尤其是井下作業之前、之後都要注意對設備、設施、勞動工具和手部等進行消毒,在安全允許的條件下可以選擇含氯消毒劑。

“企業應對員工進行疫情防控教育,讓員工掌握正確佩戴口罩、清潔消毒等防護知識,增強自我防護意識。”張玲說,當員工出現可疑症狀時,應及時到隔離區域進行暫時隔離,並報告當地疾控部門,按照相關規範要求及時安排員工就近就醫;發現可疑症狀員工後,立即隔離其工作崗位和宿舍,並在專業人員指導下對其活動場所及使用物品進行消毒,配合做好密切接觸者調查和隔離。

為避免人員密集引起傳播風險,鼓勵各類企業根據行業特點,按照“少接觸,少聚集”的原則,錯峰上下班,合理分流。分時段、分批次乘坐交通工具。有條件的單位可新開、增開單位班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工作人員須全程佩戴口罩。

“員工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張玲說,進入廠區或施工現場後,應全程佩戴符合要求的口罩;打噴嚏或咳嗽時要用紙巾、手絹、衣袖等遮擋;倡導合理膳食、適量運動、規律作息等健康生活方式。休息期間,減少不必要外出,避免去人群聚集尤其是空氣流動性差的場所,不聚集聊天、打牌等,降低聚集感染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