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僅一戰,為何日本千年不敢犯華夏?古人手段高明

公元660年,百濟國都居拔城下,一片狼藉,戰死的百濟士兵,橫七豎八倒在城牆四周。很多屍體早已殘缺不全,百濟戰旗也散落在戰場四處,城牆上的百濟士兵也不比城外的強多少,照樣也是死屍枕籍,有的士兵甚至被唐軍射出的弩箭,釘死在木樁或城樓之上。

然而百濟國主扶余義慈和太子扶余隆,早就逃到北部邊境了。國都主政的是王叔扶余泰,這位大哥可能想過把“國王癮”,不久,竟在唐軍大舉壓境之時,這位竟然自立為王。

剛剛稱王才幾天,百濟大軍便被遠道而來唐軍,狠狠地“修理”了一通,全線崩潰。扶余泰自知不敵,便收攏殘兵敗將,固守都城。雖然百濟軍隊期間,也勉強捱過唐軍的幾次猛攻,但是本身也是傷亡慘重。百濟君臣都清楚,城破那是早晚的事。

大唐僅一戰,為何日本千年不敢犯華夏?古人手段高明


百濟國都此時正被一片失敗和死亡的陰影所籠罩。慢慢地有人偷偷出城向唐軍投降,漸漸地一個、兩個、三個、四個、一群、一大幫,都最後連王公貴族,紛紛出城向唐軍投降。最後扶余泰一看大勢已去,便只好出城乞降,百濟亡。

一、百濟餘孽一心復國,竟然引狼入室

百濟滅亡後,唐高宗將百濟分為馬韓和熊津五個都督府,進行地方管理。唐軍主力在得勝後,不久便撤回唐境。百濟國土上,還有遺留不少前朝宗室和舊臣。這些人一直想復國,所以便私下串聯,蠢蠢欲動。

大唐僅一戰,為何日本千年不敢犯華夏?古人手段高明


百濟的“遺老遺少”並不傻,即便唐軍主力撤離,就憑他們那點實力,要想復國,那無疑是“痴人說夢”。因此他們把復國的希望,押在與百濟隔海相望的倭國(就是日本舊稱)。

其實稍有見識的人,就能想明白,這些百濟國的“遺老遺少”真是傻得可愛。以日本人的“尿性”,其實能白白與人做“嫁衣”的?即便百濟最後反唐成功了,其下場也只會被日本一口“吞下”。

當然了,以這些人的“智商”,是絕對想不到的,甚至還做著“復國”的殘夢!在日本的大力“支持”之下,百濟的“復國大業”正如火如荼進行著。這群百濟人完全想不到自己其實正在給日本人“打工”呢!(就這智商,讓人買了,還得替別人數錢呢!)

此時百濟舊臣拼湊了1萬多烏合之眾,這些人能吃、能喝、能睡、能玩就是不能打仗。日本也深知,就靠這些“酒囊飯袋”要想大敗唐軍,那真是“做夢”!關鍵還得自己人出馬(其實應該是出海)。

大唐僅一戰,為何日本千年不敢犯華夏?古人手段高明


不久,4萬多日本“武士”帶著1萬多百濟“小朋友”(小編覺得此時的日本,所扮演的角色,更像幼兒園裡的“阿姨”),出現在百濟的國土之上。而此前早已問訊的唐軍,在大將劉仁軌在統率下,也急忙排兵佈陣,一場大戰爆發在即!

二、白江口戰雲密佈,要問誰主沉浮?當看英雄何在!

663年,威武的大唐兵士1萬餘人,分乘1百多艘戰船,列陳於白江口。此時的日本軍隊,仗著人多勢眾,還有一大幫“不要錢”的百濟“帶路黨”,根本不可一世,揚言要一舉屠滅唐軍(口氣真大,也不怕“閃了腰”)。

唐軍不僅人數遠不如日軍,而且船隻數量也不如日軍多。日軍戰船多達千艘,但是都是小船,與唐軍海鶻戰船根本不能比,但是仍然很有優勢。日軍將領面對,只有自己三成兵力的唐軍,不禁更加猖狂,好像已經勝券在握了一樣。

大唐僅一戰,為何日本千年不敢犯華夏?古人手段高明


唐軍主將劉仁軌,審時度勢將水軍戰船,果斷分為兩隊,利用海鶻戰船的輕便、速度快等優勢,將日軍裹挾於其中,左右夾擊。而海戰之初,日軍根本不知唐軍的戰略計劃,仗著船多,一股腦直衝唐軍船隊,妄圖一舉擊潰唐軍。

正當日軍水軍一路“高歌猛進”之時,他們驚奇地發現,唐軍根本“不敢”與之交手,紛紛“逃散”。日軍將領見此情景,覺得唐軍竟然如此“不堪一擊”,更是大喜過望,連忙催促,手下士兵加快進攻。這些鼠目寸光的日本將領心說“這幫百濟人真是太“菜”了,說什麼唐軍戰力驚人,今日一見全是放屁!”

正當日本水軍欣喜若狂的時候,發現高大唐軍戰船,在自己的左右兩翼,發起進攻。唐軍趁著有利的風向,向日本“迷你小戰船”,發射火箭(各位看官不要多想,不是現代戰場的火箭,而是普通弓箭綁著可燃物,點火射向敵軍)。

大唐僅一戰,為何日本千年不敢犯華夏?古人手段高明


由於日軍水軍戰船均為木製,被射中後,紛紛起火。此時日軍將領,連忙命令,各個戰船也向唐軍發射火箭還擊。不久他們發現了一個“怪”現象,唐軍的戰船根本點不燃,難道這些大戰船,不怕“火”嗎?

不過此時,日軍已經沒時間“納悶”了,他們的戰船,在唐軍左右合擊,早已紛紛起火。千艘戰船火光連片,那景色真是“日出江花紅似火”,而且映紅江水和天空,真可謂“水天一色”!

此時,在岸上充當多時“拉拉隊”的百濟“皇協軍”,當看到自己的“老大”,出現要完蛋的節奏!立馬一鬨而散,只留下了一地雞毛!(由此可見,古往今來,不管哪朝哪代,賣國賊都是一樣地“不要臉”,一樣地“靠不住”!)

日軍此時已經沒有心情理會,百濟人的“坑爹”行為。因為他們已經自身難保了。現在日軍千艘戰船,不是起火冒煙,就是沉入江底,整個江面上,都漂浮著日軍屍體。看來日軍這回是要都“泡湯”!

大唐僅一戰,為何日本千年不敢犯華夏?古人手段高明


僅僅一日,這場白江口水戰就結束了,日軍千艘戰船都已經基本沉沒。4萬多日軍,大半死於江水之中,僥倖逃上岸的日軍,也被唐軍生擒成了俘虜。整個水戰,唐軍一舉戰勝數倍於己的日軍,以少勝多,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結 語

獲勝後的大唐王朝,並沒有向日本索取分文賠償,不僅赦免了,此前挑起戰端的百濟王室,而且還如數釋放了日本俘虜。當時,日本朝野上下,都被大唐王朝的國威和大國胸懷所“感動”,在此後的數百年裡,大量的日本遣唐使、貴族子弟、士人、留學“僧”不願萬里,向大唐王朝學習先進的文化。

“以力服人,只是一時,以德服人,方是長久!”日本正是處於,對大唐王朝的徹底折服與敬畏,不管此後千年間,華夏王朝如何更替,也不敢染指中原。這就是強大國力和文化魅力所在,也是咱們現代人所說的“軟實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