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是你慢慢想明白的真理?

创业十年的时间,越来越感觉人生就是一个破局的过程,每年都有很多的局等着我们去破,有些局入了之后就是陷阱,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是破局的能力。


1、人们会同情弱者,但转身只会向强者买单


2010年,我创办了一个音乐网,虽然只投资了几万块钱,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和几个大学生一起在运营。

刚开始呢,我们为了留住用户,不停的去各大平台拉网络歌手入驻到我们网站,也帮助歌手去做一些包装、校园推广等等;同时,也会去拉一些用户来听歌,比如说去其它音乐网、百度贴吧宣传等等。

创办初期其实也还不错,也有一定的人气,大家也觉得帮助歌手成长很不错。所以最高的时候在线人数有几千人。当然,这个数据对于那些成熟的大网站来说,根本不值得一提。


有哪些是你慢慢想明白的真理?


后来呢,人气也慢慢下降,而原因也很简单:留不住人。

因为你想留住歌手,必须要有更多的观众欣赏他的作品,去点击他的音乐,而如果你想要更多的用户来听歌,则需要更多的优秀歌手发布作品。也就是说,这其实是一个恶性循环(不仅仅是需要大量的烧钱,这也跟互联网的一些规律有关)。

靠情怀有用?靠梦想有用?

一开始,大家可能会说你的出发点很好、支持你,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行为会出卖自己。毕竟你没有满足别人的需求,你的歌手、歌曲都没有那么多选择,人家自然也会去那些成熟的大网站。而歌手呢,因为没有人气,自然也不会继续更新作品。

就像很简单的一个道理,你去外面吃饭,你会选择人多的餐厅还是人少的餐厅?毫无疑问,一般情况下都是选择人多的餐厅。你可能会同情一下人少的餐厅,但是不会选择去消费。

所以,这次创业之后,我领悟了一个真理:人们嘴上说着同情弱者,转身只会向强者买单。所以赚钱最好的方式,是成为强者。

那么,你可能又要疑问了,怎么成为一个领域的强者呢?继续往下看。

(看完有启发,点赞+关注会比较优雅些)


有哪些是你慢慢想明白的真理?


2、一个人的短板,是不能补的


我们从小在接受一个思想:你这方面不足,需要去改进。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包括我也一样。

2013年,我在一家公司的营销事业部,因为当时做营销活动,需要上台主持、宣布政策等等,加上那个时候一上台就容易紧张,演讲水平不是一般的烂,所以也想补自己的短板。

当时公司里面有个人演讲能力特别好,传播专业出身,而且是公司加盟商大会御用主持人,我直接找他学习,向他请教怎么做主持。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上台虽然不会那么紧张,但也没有明显的进步。所以猛然发现一个事实,我掉进了一个陷阱:短板,是不应该补的。


有哪些是你慢慢想明白的真理?


为什么不能补短板?

因为主持能力是我的短板,比如说我的性格可能不适合去开一些玩笑来暖场、不适合说一些肉麻的话,更适合做一些严肃的环节,比如说宣布活动政策。

我的短板,是别人的长板,如果我花大量的时间去补这方面的短板,会导致我的长板没有发挥到极致,而短板也补的不明显。可能我花十年的时间补短板,也没有别人一年的时间进步大。

所以,后来我改变了策略,不再单纯的去补自己的短板,不再去学主持环节,而是专门发挥我的长板,从营销角度研究领导放价环节,提升成交率,然后就进步的特别快。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放弃短板,发挥长板。注意,这里所指的放弃不是指完全不闻不问,比如说当你的短板已经限制了你的发展的时候,你虽然不应该自己花大精力去补一个效果不明显的短板,但是你可以用其它方式弥补。

比如说以前我在公司策划营销活动的时候,主持环节我不擅长,所以我只做领导讲政策环节,而主持环节、产品环节会让其他人来代替,互相配合,以此来解决短板问题。


有哪些是你慢慢想明白的真理?


3、练一千招,不如一招练千遍


当你明白了发挥自己的长板,也明白了应该成为强者之后,你可能因为无法专注而掉进陷阱。

比如说你很清楚自己的特长是唱歌,但是你可能又想学流行唱法、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哪个你都觉得好听,哪个又都想学。

就像在营销领域一样,很多人又想学品牌营销,又想学怎么引流和转化(也可以理解为销售卖货)。但其实你做下来,可能这个是30分,那个是50分,没有哪个是80分,甚至是极致的,是真正可以拿得出手的。

我觉得,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是一个误区,就像我们小时候一直都有人在教我们:每天进步一点点,做好每一件事。

包括在公司工作也是一样,公司里面会有很多琐事的小事安排给员工,并且公司会要求你做好每一件事。做好每一件事,这种能力在公司打工会很受欢迎。但是当你想要做自由职业,或者是离开公司以后会很难。

因为你缺少一项核心的竞争力,你做什么都不出色。

相信很多人都玩过游戏,而游戏里面一般都有三种角色:武士、道士和法师。武士擅长刀剑棍棒,道士擅长治愈放毒,法师擅长魔术变换。每一个角色都有各自技能上的优势和缺点,不存在一个角色所有的技能都很出色。所以,人也是一样,几乎不存在全能的人(不是没有,而是概率可以低到忽略不计)。

而普通人想在一个领域有所成就,甚至是成为专家,也应该遵循这个原则:专注在一个领域,做好一件事,别想着通吃。

(看完有启发,点赞+关注会比较优雅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