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新冠病毒对人口结构的调整达到什么比例?会使人类整体的收益大于损失吗?

靳源春


新冠病毒的突发事件,是全球性的突发公共事件。它不仅给人类的免疫能力带来了重创。也给我们的经济结构及产业发展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单纯从宏观层面来理解这次疫情会给人口结构带来多大的调整。我认为不会对人口结构造成有多大的调整。但从微观疫情统计来看,年龄较大的人和并发症较多的人会在这次疫情中死亡率最高。从人类社会进步来看,疫情会造成短期损失和伤痛。从长期社会来看,这次疫情会给各个国家,各民族带来一波新型的产业发展模式和国家治理模式。比如:国家公共防疫安全的提升;人类相互扶持协作的加强;生物医药 生命科技行业的发展;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公民个人健康卫生等方面会起到积极的发展。


搏实资本控股


回答这个问题,仅仅是从经济学来回答,不涉及政治、道德和伦理方面的问题。

一,人口结构达到什么比例?

全球人口结构的比例中老龄化程度严重。

这是人类设置的各种政策制度导致的结果。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出生率越来越下降。

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出生率越来越下降,从目前来看各国的政策和对策难以解决这个问题。

新冠病毒的入侵者绝大多数是免疫力低下的老人和中年人。最明显的代表是意大利,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意大利失去了整整的一代老人。都是新冠惹的祸。

意大利人在悲痛声中,老龄化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人口得到了优化。

二,会使人类的整体收益大于损失吗?

人类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以及国家与国家的竞争中,生产了太多的与人类的生存和幸福无关的产品。不仅浪费了资源,污染了环境,而且膨胀了人类的欲望。

看起来物质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科技越来越发达,工业越来越发达,但是人们越来越忙,幸福感越来越低,安全感越来越低,信任感越来越低。

新冠让人们再一次知道了生存的需要是什么,更加了解人类除了生存的需要之外,幸福感安全感来自于什么地方?那么会回归到人的存在的本质:人的生存、幸福和安全的本质。

从而知道经济的中心应该是解决是个生存需要的问题,经济或者国家的中心是应该解决民以食为天的问题。再从精神层面上解决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问题,构建一个和谐愉快的地球。

所以新冠对人类的整体的收益大于损失。

1,国家与国家之间不是争强好胜争霸第一,而是懂得应该和谐相处,解决民以食为天的问题,让人们有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问题。

2,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企业也不是什么爭世界500强,什么第一什么第一的?而是如何更好地解决民以食为天的问题,让人们有更多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3,加速和坚定了人类解决当下的人类难题环境污染、人类欲望无限制膨胀 还有财富严重的两极分化问题。经济回归到以民以食为天为中心,降低或者最大限度的减少与民以食为天无关紧要的工业品。

4,人们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在解决了 民以食为天的基础之上是来自于精神,而非物质。





Mike-临界点


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就是资源优化配置,包括人力资源、公共管理资源、产业配置等。

一、人口结构方面:中老年人和有基础病的人群相对易感且病程进展快、死亡率高。比如意大利的有些乡村,整整一代老人死亡。这个角度讲,似乎疫情降低了老龄化比率。

中国也面临老龄化问题,下阶段要鼓励提高出生率,同时增强人口吸纳能力,让优质人才回流中国。

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因为疫情使得人类日常生活最急需的行业(医疗医药、公共卫生和应急管理、粮油食品和副食品)的重要性更突显,引起管理当局的重视。就中国来说,中医会复兴,粮食生产更强调自主性,这个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是有利的。

通过抗疫,我们发现完善发达的物流配送系统非常重要。还有大数据管理。

三、社会治理方面:抗疫过程检验了我国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下一步会进一步提升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完善社区网格、强化干部队伍建设、重视医疗卫生和教育行业的建设。事实证明,医疗私有化和教育产业化没有出路。

四、政治体制方面,疫情反映出公有制和举国体制的优越性。在应对危机方面,集中的财政和货币管理能确保应对经济危机的快速有效反应,下阶段我们要通过发行国债和地方债等方式刺激内需、同时控制货币投放的节奏和规模,既要防止经济衰退,也要防止经济过热引发泡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