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万里欧洲强国主动向乌克兰派兵,不怕俄罗斯报复吗?

果域原生态


英国与俄罗斯相隔万里,自然不怕俄罗斯报复。目前,英国执政党是保守党,一向具有反俄倾向。在2018年3月的“双面间谍中毒案”中,英国就与俄罗斯互相驱逐了对方23名外交官。可以说,英国已经将俄罗斯得罪干净,再派兵进入乌克兰,并没有这方面的担忧。

11月21日,根据英国《每日电讯报》,英国将派遣更多的士兵及一艘皇家海军军舰前往乌克兰,帮助乌克兰抵御来自俄罗斯的威胁。目前,英国在乌克兰已经部署了73名士兵及一艘军舰。刻赤海峡冲突发生以后,德国与法国不支持制裁俄罗斯,也没有具体的军事行动;即使是美国也没有发出采取军事行动,特朗普与普京还在G20峰会进行了非正式会晤。那么,为何远在万里之外的英国这么积极地帮助乌克兰呢?

英国首相特蕾莎·梅与俄罗斯总统普京

第一,英国为了报复俄罗斯。2018年3月,前俄罗斯特工克里斯帕尔父女在英国遭到有毒物质袭击。事件发生以后,英国政府指责俄罗斯制造了此次事件,遭到俄罗斯坚决否认。随后,英国驱逐了23名俄罗斯驻英国外交官,并号召欧盟及北约成员同样驱逐俄罗斯外交官。结果,一共30多个国家,共计驱逐了200多名俄罗斯外交官。但是,互相驱逐外交官事件之后,“双面间谍中毒案”依旧没有解决。面对英国的指控,俄罗斯依旧否认。正如上文描述所言,英国与俄罗斯相隔万里,拿什么什么办法也没有。这一次,英国积极表态帮助乌克兰,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报复俄罗斯。因为,不论俄罗斯如何表态,英国已经认定其制造了“双面间谍中毒案”。

第二,与英国国内政治斗争有关。英国特蕾莎·梅政府正在忙于脱欧事务,但是遭到了执政党保守党内部及在野党工党的强反对。英国的工党一向是亲俄党派,在工党执政期间,英国对俄政策都会有所缓和。特蕾莎·梅在国内受到了极大地政治压力,自然要通过外部事务来转移视线。派兵进入乌克兰,是以帮助乌克兰抵抗俄罗斯侵略为借口,能够团结保守党、打击工党。

英国当然不怕俄罗斯报复

首先,英国与俄罗斯隔着整个欧洲,俄罗斯强大的陆军也无法威胁到英国,海军方面,两国实力相当。俄罗斯有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英国有伊丽莎白女王级航空母舰;俄罗斯有北风之神战略核潜艇,英国有前卫级战略核潜艇。

其次,欧洲大陆很多国家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资源,因此在对俄问题上强硬不起来,害怕被断气,德国就是如此。美国总统特朗普曾经抨击德国被俄罗斯的油气资源俘虏,就是因为德国每年24%的天然气需要俄罗斯供给,在很多对俄问题上态度暧昧。英国没有使用俄罗斯的天然气,当然不惧俄罗斯的威胁。再加上,英国GDP总量为2.54万亿美元,俄罗斯只有1.69万亿美元,经济实力大于俄罗斯。

英国海军

欢迎大家讨论,您认为英国海军与俄罗斯海军谁强?


美国观察室


就是死,英国人也梦想着踹俄罗斯一脚。西欧诸国中,只有英国和俄罗斯之间是真的有切肤之仇!因此,所有欧洲国家都可以讨厌俄罗斯,只有英国人的内心一直是痛恨俄罗斯、抵制俄罗斯的!

英国和俄罗斯之间的仇恨可以算是世仇。英国曾经是“日不落”的庞大帝国,殖民地遍及全球。从美洲、非洲、亚洲、一直到澳洲,都有英国的属地。对于英属印度,英国一直视为自己的领土。但是,英国发现俄罗斯帝国也在觊觎这块领土。为了防止俄罗斯染指印度,英国和俄罗斯之间爆发了百年苦战。这些战争,史称大博弈,特指英国和俄罗斯两大帝国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之间为了争夺领土爆发的冲突。

第一次英阿战争,英国和俄罗斯的冲突

1839年到1842年,英国和俄罗斯之间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冲突是在阿富汗发生的。英国担忧俄罗斯会经过阿富汗进入自己的属地印度,因此派遣英国控制的印度军队进入阿富汗和俄罗斯-波斯联军之间展开了第一场战争。

第二次英阿战争,依然是英国和俄罗斯之间为争夺中亚地盘发生的冲突

1878到1880年之间,俄罗斯再次把战略重心从欧洲转移到中亚。为了保护英属印度殖民地,英国再次入侵阿富汗。虽然英国最后大获全胜,但是也损失惨重。

第三次英阿战争,还是英国和俄罗斯之间为印度领土发生的纠纷

1919年,阿富汗和英国保持了多年的和平相处,终于再次出现倾向俄罗斯/苏联的迹象。因此,英国不得不再次发起对阿富汗的军事入侵。

在长期的领土争夺战中,英国人积累了比欧洲任何国家都要深重的对俄罗斯的仇恨。因此,德国、法国虽然讨厌俄罗斯,但是马克龙、默克尔都能和普京坐下来谈,而英国和俄罗斯之间只有仇恨。毒杀双面间谍之类的外交冲突,大多发生在英国。

因此,乌克兰和俄罗斯发生刻赤海峡事件之后,只有英国愿意真正采取一点军事支持行动。


七号台


主动向乌克兰派兵的欧洲强国,除了英国以外,再无他国。而英国敢向乌克兰派兵,不是不怕俄罗斯报复,而是俄罗斯根本就不敢报复。可以说,英国的这一招走得非常好,成功让乌克兰局势更加复杂起来。

在乌克兰问题上, 英国有很大的操作空间。因为欧洲大陆的欧盟国家,是一定不敢向乌克兰派兵的。因为欧盟与俄罗斯犬牙交错,一旦俄罗斯报复,则欧盟的百年基业,就算不被完全破坏,也会千疮百孔,欧盟自然得不偿失。

而英国就不一样了,英国远居海外,就算俄罗斯报复,也只能先从欧盟下手。而英国又即将退出欧盟,俄罗斯把欧盟打坏了,英国也并不会怎样,说不准英国还会偷着乐呢。英国最愿意看到的结局,大概就是俄罗斯与欧盟两败俱伤。到时候,英国又可以像历史上那样,动不动就干涉欧洲大陆各国了 。

至于俄罗斯直接打击英国本土,冲突没有升级到那种地步,俄罗斯还是不敢动手的。因为在只有英国挑衅,而美国和欧盟还没有动手的时候,俄罗斯如果贸然行动,必定会面临欧盟和美国的双重打击。且英国所在的位置,让俄罗斯也并不好直接动手。

当然,目前的国际整体局势对俄罗斯并不利,欧美国家众多,且实力都不弱,俄罗斯实际上处于非常不利的被动位置。国际格局给俄罗斯留下的的选择并不多。被动防御性地应对,是俄罗斯当下以及将来一段时间唯一的出路。


苏绽


对于英国不远万里支援乌克兰的举动,我们的内心十分感动。非常敬佩英国人一直以来就有一颗喜欢干预他国事务的好奇心,和从不畏惧任何风险的勇气。


估计波罗申科也没有想到,在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尴尬时候,英国人会暂时忘却自己脱欧惹来的一身烦恼,会冒着脱欧议案有可能被议会否决的风险,不顾保守党政府有可能下台,而积极响应战争狂人波罗申科的召唤,派自己的子弟兵,勇敢地冲上第一线,与“邪恶”的俄罗斯面对面作战。

这种大义凛然,连特朗普也会伸出大拇指称赞。

这种国际主义精神,让北约秘书长也会佩服连连。

这种敢于深入虎穴的忘我斗志,让默克尔也会吃惊地看。

特蕾莎梅不愧是铁娘子,可惜她必须排在我们熟知的撒切尔夫人之后,所以只能当“二”了,哈哈,这个数字只是有点巧合。


其实,大家仔细一看,都会恍然大悟,这位梅姨并不是真二,她派出的是77旅信息化部队的一个小组,只负责在乌克兰后方,帮助波罗申科在网络上搞针对俄罗斯的破坏性宣传。虽然使坏也是英国人的强项,但已经没有生命危险,更不是乌克兰急需的严格意义上的出兵作战。

但有病乱投医,来了都是客,波罗申科即使心烦,即使不满意,也要笑脸相迎,因为好歹也算北约出兵了,好歹也算自己的正义事业被西方认可了,好歹自己已经不再孤单。


“”拉大旗扯虎皮“”,这是我们古老的谋略,看来波罗申科已经完全掌握。而对于同样有深厚底蕴的英国人梅姨,更知道什么叫少花钱多办事,什么是干巧活儿'挣脸面。我相信,如果他俩开一家公司,一定会很挣钱,因为他们知道什么是空穴来风,知道什么是空手套白狼,更懂得“”说的比唱的好听“”的深刻内涵。


新文化街男孩


英国人高调向乌克兰派兵,而且怕俄罗斯和全世界人不知道。英国军人的命太金贵了!从二战中可看出,英军就一怂样,外加一字″熊″!问题是英国人明知自己的军人是″熊二″,为何如此做作?

这是世界格局大变局前夜,英国人无奈的选择,也必须这样做。

英国人联手美国,以脱欧为代价,瓦解欧盟的向心力,以达到分解欧盟的目的,但没人跟风,演戏的变成了独角戏,且没有观众,无论如何卖力,只能自嗨。离开了欧盟,英国人在未来世界格局中戏份更小,欧盟在未来多极世界中,如果能把欧盟国防力量建成,有了维护自身利益的后盾,则可自成一极!而英国?至然死心塌地做美国的小跟班,那永远是小跟班!

而英国人凭着北约的一员,与美国一道在中东呼风唤雨,合谋演出的″哈里发″大戏,随着俄罗斯一阵乱棍,被打得烟消云散,与美国一样,把普京的俄罗斯恨得咬牙切齿!

而俄罗斯完全不把英国人当人看,时不时派军舰或军机给英国人画地牢,气人不?

因此英国人无论如何也应该派它的″熊二″军人去恶心一下俄罗斯,一来给乌克兰那些政客打气,让乌克兰人自杀扇风点火,二来为自己出口恶气。


用户白洲浪平


俄罗斯流亡海外的各界人士最喜欢去的国家就是英国。只所以如此,是因为英国对寻求政治避难的俄罗斯人不设置门槛。这是英国的一种政治举措,目的是利用体制优势吸引资金、人才和扩大国际影响力,再者就是代表欧洲大部分国家与俄周旋,防止俄罗斯渗透欧盟。当然,不管有任何客观的目的和理由,英国的义举还是值得世人称赞的。

此次高姿态表示派兵援乌,目的仍然是为了显示英国“正义凛然”的形象,不会有实质性举措。但英国此举的确是非常有必要的。英国毕竟是世界性大国,理应主持公道,该表示的时候就应该勇敢地站出来。

英国表示向乌克兰增兵己经不是第一次了。2015年时,英国就向乌克兰派遣了75名官兵帮助乌方培训乌克兰士兵。此事表示派兵乌克兰,大概也只是派几个教官而已,不会派出作战部队。

英国的表态另一个意思是试探美国和其他北约国家对俄乌冲突的态度,意思就是如果美国和其他北约大国有意武力干涉俄乌冲突的话,英国一定会跟上,出力多少哪又是另外一回事。但是,欧美武力干涉乌俄冲突可能性不大,虽然有欧洲大国警告俄罗斯不要低估北约的决心,但北约不会为乌克兰拿身家性命来拼。如果乌克兰被大规模进攻,北约一定不会袖手旁观。所以英国的作用也不能小视,同样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





俄罗斯只所以强压乌克兰根本的目的就是把乌克兰套牢,不让乌克兰平安无事加入北约,这样对俄罗斯更不利。只有与乌克兰存在纠缠,北约才不敢吸乌入北。这就是为什么俄罗斯总是想方设法缠住乌克兰的根本原因。

(梅少女美照)

如果英国不向俄罗斯大规模派兵,如果没有影响到俄罗斯的国家安全,俄罗斯不会报复英国,因为俄罗斯根本不担心英国向乌克兰派几个教官。



英国此举是为了配合北约盟友一致对俄施压的政策,希望俄罗斯知难而退。俄罗斯当然也看透这一点,不会对英动武报复。

不过,英国表示向乌克兰增兵,虽距离遥远,但雪中送炭。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英国的表示会推动欧美和国际社会向俄进一步施压,缓解了乌克兰人民受俄兵锋之险。

乌与俄,实力悬殊,但不是因为实力不如人就不敢挺身而出保家卫国,那怕就用大刀长矛,也要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欧洲雄主英国,它鼓舞了勇敢的乌克兰人民们要坚定信心,拿出百倍的勇气保家卫国,保卫乌克兰人民的安全。

为大义民主的英国点赞,为英勇的乌克兰军队点赞!为维护世界正义和公理的人们点赞!


神碼人生


如果大家都怕流氓,不主持公道,这个世界还会太平吗?


春夏秋东102496256


英国军舰派兵到乌克兰从海洋上出发是比较远,要兜一个圈子,但绝对没有相隔万里的概念。据英国《每日电讯报》11月21日报道,英国国防大臣威廉姆森在近日表示,为了对乌克兰的支持,帮助乌克兰培训特种部队,特派遣72名士兵为乌克兰提供帮助。从威廉姆森的讲话内容可以看出,英国准备派兵去乌克兰,但是区区72名士兵,仅仅是为了乌克兰培训特种兵的需要。


(英国国防大臣威廉姆森)

英国的这72名士兵去乌克兰没有现实军事意义,就是720名士兵也没有什么大的影响作用。这是英国针对俄罗斯的一个政治动作,其政治宣示的意义大于军事意义。不过威廉姆森还表示,英国因为乌克兰面临俄罗斯的侵略威胁,将派遣更多的士兵和一艘皇家海军舰艇前往乌克兰,以捍卫自由和民主。在俄乌刻赤海峡冲突事件上,德法已经与俄罗斯和乌克兰约定召开诺曼底式四国会谈,法德两国准备以中间人的角色调解俄乌关系。



(英国首相特雷沙.梅)

美国和北约对于波罗申科要求军事支持的呼吁,没有回应明确表示不希望扩大事态和不会出兵。英国这个举动还是耐人寻味的,这肯定有英国自己的盘算。在今年3月份因为英国前俄罗斯间谍中毒案,英国成功的挟持了美欧西方世界,集体对俄罗斯进行了惩罚和群殴。俄罗斯是英国的宿敌,双方存积的怨恨极深,英国会根据形势利用一切机会打击削弱俄罗斯。这次英国的出兵行为很明显,不仅仅是刷存在感这么简单。



(英国防大臣威廉姆森和美国防部长马蒂斯)

英国人的战略设想素来超前,这次俄乌冲突应该是英国看到了机会。目的是想将俄乌冲突事件扩大,利用乌克兰对俄罗斯的仇恨,挑起乌俄新的军事冲突。这是因为英国看到了俄罗斯在对外军事冲突上疲于应付,力不从心的实质。要削弱俄罗斯,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乌克兰与俄罗斯打起来。战争规模应该是越大越好,战争持续的时间越长越好。对于乌克兰政府,不管战况如何,背后总能够得到美国和北约的武器装备的支持。而且是即使乌克兰失败,俄罗斯也得不到什么,也与乌克兰一样,战争将拖跨俄罗斯。

如果要问英国怕不怕俄罗斯的报复,英国还就真的不会害怕。乌克兰与俄罗斯交战,英国和北约站在后面,打的还是代理人战争。不过,乌克兰的局势能不能按照英国的战略构思发展,这个倒是问题。现在对于扩大乌克兰事态积极性最高的是英国,美国和北约其它国家明显没有意愿,法德两国持反对态度。这其中主要的是看乌克兰自己,能不能把握好自己。


亦新湖


单从军事较量的历史上来看:欧洲强国是不太在乎号称“欧洲压路机”的俄罗斯的!俄罗斯是“战斗民族”,但不是“战胜民族”!高晓松对俄罗斯民族有一个总结:尚武,但不善战!我同意这个观点。

俄罗斯民族的尚武好战是毫无疑问的,几个世纪以来,俄罗斯与周边的各国几乎没有不打仗的,从北欧的瑞典、芬兰,到波罗的海三国、波兰、再到土耳其、德国、欧洲诸国、再远一点,与东亚的中国、日本,都打过仗。所以,说俄罗斯是一个好战的国家,应该是没有什么疑义的。此外,世界上阅兵规模最大、阅兵频率最高的国家,除了俄罗斯之外,大概也找不出第二个国家了。一叶知秋,俄罗斯人民对于战争的热爱和崇尚,可见一斑。

但是,尚武不等于善战,“战斗民族”,也不等同于就是“战胜民族”。俄罗斯战争历史上,确实有过两场大胜,就是大败了拿破仑和希特勒的两次侵略,但是,这两场战争都是先输后赢的。在战场上,俄罗斯人是没有打赢的,靠的是俄罗斯所独有的“大规模杀伤武器——极寒天气”,这才反败为胜的。除此而外,近代史上俄罗斯的对外侵略战争,没有一场不是吃败仗的。从早年的日俄战争、克里米亚战争、苏芬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后来的阿富汗战争,无一不是俄罗斯以强输弱、以多输少、以大输小的失败而告终。

此外,俄军(包括苏军)的所谓名将,大多是凭借着压倒性的人海战术、装备优势而打败对手的,有战略战术修养的俄罗斯将领,屈指可数。俄罗斯士兵也崇尚“乌拉冲锋”,好战是好战,但是伤亡也惊人!因此,欧洲军事家们给俄罗斯军队取了一个绰号:“欧洲压路机”,这个称号中,既包含有欧洲人对俄军凶悍勇猛、力大势沉的恐惧,同时也包含有他们对俄军笨重不堪、缺乏变通的轻蔑。



临时客


在木叔看来,英国人这么做不仅不怕报复还是有很多好处的。

第一,英国军队来了,几乎等于美国人也来了。

英国现在正在脱欧,虽然最终方案要在议会辩论5天,40个小时,在12月11日才能够结果,但英国的梅首相其实已经心意已决,也就是骨子里就不是欧洲的人了。

所以英国的这个举动其实和欧盟没啥关系,却反映了美国的意愿。在对抗俄罗斯的问题上,英美走得更近,欧盟则显得犹豫。

鉴于这种特殊关系,美国人不方便动用北约驻军防守乌克兰——毕竟乌克兰还不是北约盟国,那么英国人打前站就顺理成章了。

而且英国人讨巧,不是传统的战斗部队,而主要是以宣传为主,更说明他们张弛有道。

第二,英国对俄罗斯本来就很讨厌,特别是特工被杀案。派兵到乌克兰等于给俄罗斯以牙还牙。

英国不怕俄罗斯报复的一个原因就是俄罗斯先对英国进行了“侵犯”,派遣两名笨手笨脚的格鲁乌特工实施了一次未遂暗杀。结果连自己的行踪都被英国情报部门挖了个底朝天,甚至他们在情报学校的获奖证明以及护照号码是连号的事都曝光了。

普京之前说他们是游客,后来在证据面前装聋作哑,再后来在一次公开场合声称特工叛国谁都可以杀。可见他也算承认了。

俄罗斯派人到英国杀反政府特工,与沙特派人到土耳其杀反政府记者,本质上没区别。

既然俄罗斯先对英国侵犯,英国这次对乌克兰的保护,当然有可以恶心俄罗斯。这不是英国怕不怕俄罗斯报复的问题了,而是俄罗斯怕不怕英国报复的问题。

第三,确实有防止俄罗斯再进一步染指乌克兰野心的效果,同时也避免乌克兰擦枪走火。

英国人来到乌克兰,表面上是制约俄罗斯,其实也有制约乌克兰的意味。因为根据各方消息,不仅俄罗斯在乌克兰和周边部署了8万多精锐,乌克兰当然也会在边境和重点地区部署数十万人,以防不测。

这样的对峙其实很容易擦枪走过。而且黑海刻赤海峡的危机,本质上也是一次偶发的擦枪走火事件。如果在这种彼此都动怒的心态下,不进行一定的隔离或者缓和局势的话,未来再有擦枪走火恐怕就是大战的导火索。

英国人的到来,其实起到了一个缓冲的作用。

这支部队不是战斗部队,他们不可能主动袭击俄罗斯。但反而会让乌克兰得到安慰,使得他们不会那么紧张,降低危险发生的概率。

第四,欧洲人不敢做的事,英国人做了,就显示出脱欧的优越性。

木叔以上说了,英国人的脱欧到了关键时刻,甚至可能都不会通过。在这个背景下,梅首相派兵到乌克兰,其实也有内政的考虑,也就是做给不喜欢脱欧那帮人看。

道理很简单——在乌克兰危机中,欧盟口惠而实不至,默克尔在乌克兰不敢派一兵一卒,因为他们和俄罗斯有利益关系,比如几条俄罗斯输气管道对欧洲生产生活有极大影响。

英国则没有这个顾虑,所以不在欧盟内部,反而可以有对国际社会的更大责任感,更多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这确实也是梅首相从侧面来表达脱欧对英国和欧洲好处的一个例子。


你如何看英国派兵到乌克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