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建設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浦東建設(600284)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

2019年,是浦東建設“十三五”戰略規劃攻堅衝刺的一年,也是戰略佈局優化的關鍵一年。面對不斷下滑的外部經濟形勢,以及實現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總體要求,公司堅持對標對錶,以加快促進核心競爭能力提升為目標,加速內部資源整合,凝聚公司向心力,較好地完成了年度各項指標。

報告期內,公司施工版塊拓展有力,主要新增以下項目:市政工程主要包括御橋路(御水路-金科南路)新建工程、宣黃公路(觀海路-老果公路)新建工程3標等;房屋建築類工程包括周浦體育中心新建工程、上鋼社區綜合服務中心新建工程等;民生保障類主要包括浦東新區農村汙水治理工程相關項目。

報告期內,投資版塊實現突破,公司首次介入基金類投資——上海浦東科技創新投資基金及專項子基金上海張江科技創新股權投資基金,投資額9億。成功競得周家渡社區2.8萬平米商業(40年)及辦公(50年)的土地建設使用權,助力公司逐步培育商辦地產開發運營、園區管理等投資管理綜合能力,推進公司利潤結構多元化。同時,密切關注政策變化,跟蹤基礎設施片區開發、生態保護等領域,跟進產業園區加速器、智慧停車等項目,做透前期可行性研究,為主業快速拓展奠定基礎。

瀝青生產攤鋪方面,面對嚴峻的內外部環境,全年生產瀝青砼50萬噸,順利攻克熱拌藍色瀝青混合料高溫儲存變色難題,夜光路面、彩色路面在崑山城市生態森林公園及臨港環湖一路等項目中的應用,獲得了高度稱讚,為城市增添了靚麗色彩。

在新籤項目獲取豐碩成果的同時,公司全力推進在建項目建設進度。2019年,公司在建項目數量有一百多項。其中重點推進項目包括:濟陽路快速化改建工程1標採用鋼管樁、高頻共振錘等“四新”工藝,推進項目精細化建設;軌道交通18號線工程首次在上海地鐵項目上引入哈芬槽技術,精簡施工流程,提高安裝效率,年內完成車站結構施工;龍東大道改建工程運用物聯網、空間定位等技術打造“智慧工地”,克服多條快速車道匯聚、搬遷管道複雜、翻交標準高、預製構件運輸等多重困難,確保如期交工;崧澤高架西延伸段2標首次全覆蓋式引入立柱無支架施工技術,有效降低施工風險、提高施工效率;浦東新區農村汙水治理工程相關項目基本完成近5.7萬戶農村汙水入網對接及近1500公里汙水管網敷設。

報告期內,公司積極採取措施優化投融資結構、提升項目資金週轉效率,對已進入回購期的投資項目實行積極跟蹤管理,確保回購款項能夠及時回收到位,並結合結構性存款等方式提高間歇性存量資金的使用效率和收益;密切關注相關政策變化及創新融資工具,為公司後續經營發展所需的低成本資金做好前期儲備工作。

報告期內,公司繼續加強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建築信息模型)技術在工程項目全生命週期的應用,在建項目BIM技術覆蓋率已超90%。公司以崧澤高架西延伸段2標項目為實踐基礎完成了BIM項目管理平臺的研究開發工作。創建龍東大道項目施工現狀和道路翻交BIM模型。濟陽路、楊高路道路改建工程分別榮獲全國第十屆“創新杯”建築信息模型(BIM)應用大賽——市政交通類應用第2名及新秀獎、上海市首屆BIM技術應用創新大賽提名獎;公司3名員工包攬浦東新區第二屆BIM技術勞動競賽一等獎。同時推進《BIM技術在大型城市地下通道施工中的應用研究》等相關課題研究。目前,公司已完成首個BIM專利申請,對相關技術的研發和應用處於不斷探索、積累中。

科技研發方面,全年獲批專利18項,其中《一種早強高耐久性冷再生瀝青混合料及其製備方法》等2項獲發明專利,《一種用於安裝地鐵車站隔牆的安裝組件及預埋件裝置》等16項獲實用新型專利,加強施工技術和路面材料研發能力建設。在龍東大道、濟陽路、六灶、五浦匯等項目上,深挖防水灌漿、密實度檢測等施工細節,積累有效的預製構件拼裝經驗,形成《住宅預製裝配式施工作業指導手冊》等文件,為進一步提升PC預製安裝能力和品質奠定技術基礎。推進《多功能體育中心工業化綠色施工關鍵技術研究》、《複雜氣候環境下透水瀝青材料老化機理與再生激活行為研究》等課題,與高校、外部單位共同推進城市道路綜合運維和快速長效低影響的道路養護等課題;籌謀瀝青產業發展新方向,積極尋找符合規劃的現代化瀝青產業基地;持續推進汙水處理、土壤修復、地下結構等技術儲備。

2019年,公司積極培育智慧園區科學管理能力,德勤園區完成設施裝修、物業的市場化引入,2019年5月31日,公司舉辦了“新徵程、新起點”浦東建設德勤園開園入住儀式,為公司未來新業務平臺的搭建奠定基礎。

報告期內,浦建集團獲“上海市實事立功競賽金盃公司”、浦興路橋獲“上海市實事立功競賽優秀公司”;浦東建設、浦建集團獲“2017-2018年度上海市文明單位”稱號;浦建集團獲“創建上海市建設工程白玉蘭獎優秀單位”、“2018年度上海市建築施工企業綜合實力排名30強”稱號;浦興路橋獲“2018年度上海市建築施工企業綜合實力進步獎”、“上海市政公路行業10大領軍企業”等稱號。浦東新區文化廣播電視中心獲“2018年度上海市建設工程白玉蘭獎”;龍東大道改建工程1標、4標獲“上海市實事立功競賽文明施工升級示範特色項目”;上海軌道交通18號線工程土建工程2標等10個項目獲“2018年度上海市市級文明工地”;崧澤高架西延伸段2標等8個項目獲“2018年度上海市建設工程綠色施工樣板工程”;金科路新建工程等6個項目獲“2018年度上海市市政工程金獎”;周家渡新建工程獲上海市優質結構2項;楊高路道路改建工程1標、濟陽路快速化改建工程1標榮獲“2018年度浦東新區首屆文明施工升級示範特色項目。

二、報告期內主要經營情況

2019年度,公司完成合並營業收入為621,961.06萬元,較上年同期367,237.81萬元增加254,723.25萬元,同比增長69.36%;實現利潤總額46,012.33萬元,較上年同期56,284.37萬元減少10,272.04萬元,同比下降18.25%;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0,829.98萬元,較上年同期45,288.53萬元減少4,458.55萬元,同比下降9.84%。本期業績下降的原因主要是本期管理費用、研發費用均多於上年同期,以及本期聯營企業的投資收益少於上年同期。

三、公司未來發展的討論與分析

(一)行業格局和趨勢

公司所處的傳統建築行業准入門檻較低、市場競爭激烈,眾多建築企業處於利潤率低下的狀態。隨著宏觀經濟週期變化以及中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型,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在經歷長期的高速增長後,增速已經呈現明顯的放緩趨勢,固定資產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功能將進一步弱化。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2019年1-12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額(不含農戶)為551,478億元,比上年增長5.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5個百分點。儘管國家在強化逆週期調控,加大基礎設施建設,但受到宏觀環境的影響,未來建築行業市場增長空間較為有限。在此形勢下,傳統的建築行業低利潤率、低中標率在未來將成為常態。

而根據國際經驗,基礎設施行業已形成立項策劃、設計諮詢、投融資、建設施工、技術研發、原材料供應、項目運營、使用維護等一系列完整的產業鏈。從國內尤其是長三角地區的發展情況來看,基礎設施建設也逐漸由一般層次的產業環節,向產業鏈的前端發展。近年來,國家為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防範化解財政金融風險,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通過PPP模式參與公共設施投資。全國各地區以市政工程、交通運輸、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城鎮綜合開發等基礎設施建設為主的PPP業務需求量不斷提升,截至2019年12月末,全國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綜合信息平臺管理庫項目管理庫項目累計9,383個、投資額人民幣合計14.3萬億元,較2018年末項目數增加827個、投資額增加1.39萬億。根據《關於規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管理的通知》(財辦金〔2017〕92號)、《財政部關於進一步加強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示範項目規範管理的通知》(財金〔2018〕54號)及《關於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規範發展的實施意見》(財金〔2019〕10號)等政策文件要求,2019年PPP項目庫入庫退庫實現整體平衡,結構上提質增效,存量項目有序推進,落地率創歷史新高達65.5%。在監管趨嚴和債務約束的背景下,PPP投資將回歸理性化與規範化,功能上也將從融資工具逐步迴歸到服務公共事業的本質上來,長期而言有利於PPP市場健康可持續發展。此外,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財政部等部門下發的有關文件,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補短板是重點任務,基礎設施建設仍將處於重要地位,脫貧攻堅領域、鐵路領域、公路、水運領域、機場領域、水利領域、能源領域、農業農村領域、生態環保領域、社會民生領域將是重點發展領域。預計未來,市政工程、公共服務設施、交通運輸、生態環保等領域仍然是基礎設施投資領域重點。浦東建設作為地方性國企,具有十多年成熟的公共設施項目投融資建設運作經驗,預計公司未來業務發展將有一定的增長空間。

(二)公司發展戰略

公司以可持續發展為導向,實施“轉型發展”戰略,依託技術、融資和管理創新,細分市場,延伸產業鏈,強化核心競爭優勢,尋找自身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價值鏈中的定位,逐步擴大公司在基礎設施生命週期全過程中的運作空間,著力發展附加價值更高的上下游產業鏈和高端價值鏈業務,最終實現公司發展模式的轉型和跨越。

公司未來將強化產業協同,提升基礎設施投資建設主業,同時積極開拓公共服務、資源環境、生態環保建設、區域片區開發等新領域;加強投融資管理和技術研發,推進融資創新和技術創新,並不斷提升公司業務資質等級和範圍。通過產融結合、轉型發展,使公司的業務由項目投融資建設向項目策劃、投融資、建設施工、項目運營轉型。

(三)經營計劃

2020年是“十三五”、“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之年,浦東建設將全力推進“十三五”規劃落地,並儘快完成“十四五”戰略佈局及相應子規劃。浦東建設通過定量定性對標,明確關鍵指標發展節奏,明確投資升級路徑,明確施工主業提質舉措,明確內部控制實施權責,全面提升公司綜合能級。

公司將充分把握高質量發展契機,密切跟蹤重大工程,積極參與汙水管網、保障房、垃圾焚燒廠等城市運維和民生保障項目;積極拓展長三角地區城市二次經營機會;積極嘗試新的合作模式,介入新的投資領域,努力探尋可靠的、持續的投資項目,為助力浦東建設快速成長爭取最大的空間。

公司將培育項目運營能力,打造專業的項目運營和管理團隊;積極推進重大工程項目建設,確保項目施工過程全面可控,進一步加強公司工程項目專業化、規範化管理,為公司施工資質的升級及新資質的獲取打下堅實基礎。

公司將進一步提升技術創新及應用能力,在進一步提升瀝青路面材料研發水平的同時,充分總結PC預製構件安裝工藝,為大面積實施PC預製構件安裝培養技術能力;逐步加強綜合管廊、海綿城市、軌道交通、智慧道路、智能停車等新基建領域的研究,為新業務開拓做好技術儲備,並進一步夯實BIM模型建設及實用能力,充分發揮其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的作用。

2020年,公司營業收入預計為人民幣840,133萬元,營業成本預計為人民幣748,359萬元,管理費用預計為人民幣12,703萬元。

為了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確保公司投資項目順利推進,2020年度公司擬向金融機構申請不超過人民幣20億元的借款(包括流動資金貸款、項目貸款、信託計劃融資、保理融資等)。

(四)可能面對的風險

1、BT項目回購風險

公司目前仍有部分BT項目存續。由於BT項目具有投資金額大、投資時間長的特點,因此回購主體的償付能力十分重要,存在一定的回購風險。公司對回購主體的信譽和償債能力將進行全方位的持續跟蹤,不僅考察回購主體的信譽,同時也綜合考慮回購主體所在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政府財政實力和支付能力,政府對市政建設的重視程度等。公司還會通過第三方擔保和融資創新等方式控制回購風險。

2、PPP項目收費風險

PPP項目的投資金額大、投資時間比BT項目更長,存在的投資風險更大。根據PPP項目的行業、運作方式及具體情況的不同,常見的回報機制包括使用者付費、政府付費、可行性缺口補助三種。對於以政府付費為主要收入來源的項目,公司在投資時,將綜合考慮地方政府的財政可承受能力,同時綜合考慮項目所在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和地方政府信譽等。對於以使用者付費為主要收入來源的項目,公司將進行充分的商業需求研判,並通過約定基本使用量等方式來降低經營過程中的風險。公司還會通過外部專業合作、嘗試融資創新等來降低風險。

3、項目融資風險

隨著公司經營規模的擴大和基礎設施投資項目的增加,公司的資本支出增加較快。公司能否在未來籌集到足夠的資金,將影響公司的經營安全和盈利水平。此外,在當前宏觀經濟金融環境複雜多變的背景下,企業融資面臨的難度相應提升。為此,公司堅持融資創新,探索多渠道融資模式,降低融資成本,提高投資項目的綜合收益水平。

4、行業競爭風險

建築行業准入門檻較低,競爭激烈,毛利率低。為緩解行業競爭對公司的影響,公司努力藉助投融資優勢,向上下游延伸產業鏈,從傳統的施工業務向投資施工營運一體化轉變,並實施相關多元化,積極開拓新的業務領域,改善公司盈利結構,提高公司綜合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5、應收賬款風險

由於公司所處的建築行業一般項目工程工期都比較長,工程的完工、驗收、審計決算有一定滯後期,因此公司應收賬款金額較大,應收賬款週轉速度較慢,公司存在一定的應收賬款回收風險。公司將繼續通過加強項目風險評估、合同管理、業主信用管理等方式來控制該風險。

6、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

原材料是公司的主要成本之一,具體由瀝青、鋼筋、水泥等組成,若原材料價格上漲,則將對公司的營業成本有所影響。公司主要通過如下方式控制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①在簽署投資合同和施工合同時,雙方約定價格波動風險的分擔機制,使價格波動風險對營業成本的影響受控;②在施工過程中,按工程進度加強計劃採購工作,加強施工過程中的成本管理,使原材料的價格波動風險控制在最低水平。

7、工程安全風險

公司主要經營業務為市政基礎設施施工項目,因此,工程安全管理面臨較大考驗。為此,公司強化了安全、文明施工有關制度,如:加強對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費使用監管力度,建立健全安全、文明施工考核制度,加大工程安全事故問責力度等,以此來控制工程安全風險。

四、報告期內核心競爭力分析

1、基礎設施投融資、施工管理一體化的商業運作模式

公司自2002年承接首個基礎設施投融資建設項目以來,項目遍及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等省市。在投資方面,公司立足上海浦東新區,面向長三角經濟發達地區,大力投資快速路、骨幹路等城市路網以及高等級公路的建設,累計投資規模超過人民幣300億元;在工程建設方面公司較好地完成了包括上海浦東新區、無錫、常州、諸暨等長三角地區快速路、骨幹路、高架立交等城市路網、高等級公路、停車場、垃圾焚燒廠、保障房等一系列重大公共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大量的實踐經驗使公司形成了較為成熟的基礎設施投融資、施工管理一體化的項目運作模式,同時也為公司開展PPP業務提供了有利條件。

2、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國內領先的路面施工技術

公司在道路施工方面技術實力強勁,在全國同行業企業中率先建立了工程技術研究所,引進先進設備和高素質人才,跟蹤國際路面技術發展動態,在瀝青路面再生、排水性瀝青路面、彩色瀝青路面等新型路面材料和技術方面具有國內同行業先進水平。公司一貫重視應用型科研能力的提升,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共擁有現行有效專利113項,其中發明專利36項、實用新型專利77項。這些技術將適應未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市場綠色化、高端化發展要求,是公司未來長遠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3、穩健的融資策略、持續的融資能力

公司積極實踐多渠道融資模式,在銀行、證券、保險三大融資體系均成功實現融資,具有良好的信用評級和融資能力。公司通過引進保險資金債權投資計劃,發行公司債、資產支持票據、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等多種金融工具,打造了穩固的全方位融資體系。此外,公司還通過平衡優化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關係、研究嘗試創新融資方式等途徑,力求在降低融資風險、節約融資成本的同時,助力實現公司綜合實力和股東價值的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