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孝宗赵昚卷:临安遗恨

“张浚,这里只有你我君臣二人,你老实告诉我,我们手里到底,确切的有多少士兵?”

“启禀陛下,在江淮之间,现在确有八万名士兵,其中最精锐的神劲军有一万,还有五万民夫。”

“只有八万?不是说有二十万的吗?”

“陛下莫急,我已经急招两淮、两浙、福建以及北方南下的流民驻军建康、镇江以及淮南,随时准备侧应。而我本人也会亲自上阵。”

“唉……这也不怪你,我再去相信办法吧。”

“陛下……”

“没关系,国事要紧,我自己受点委屈,不算什么。”

李显忠,这是张浚自起复以来,最大的一张牌,更是这次隆兴北伐的主将。其实他早在中兴之战之时,就十分活跃了,只不过,这人的命比金兀术还苦;运气比金兀术还差,所以闹腾了十来年,直到现在才出场。

南宋孝宗赵昚卷:临安遗恨

李显忠,原名李世辅,绥德清涧人。他的家世那可是乖乖不得了,他是正统唐朝的皇室宗亲,他的祖爷爷可是平定安史之乱、收复两京的唐代宗的次子,天下兵马大元帅昭靖王李邈。

由于他们家一直在陕州驻守边疆,即使唐朝亡了,到了五代十一国大混乱的时期也没人敢动他们。后来赵匡胤登基,大宋开国,赵普为相,改革天下兵制的时候,也是对他们客客气气的,不敢怠慢。

就这样,他们从晚唐到北宋,荣华富贵了几百年。只可惜,平地里杀出一个完颜阿骨打,再加上宋朝出了个爱奇石不爱江山的宋徽宗,导致北宋直接崩盘,整个陕州沦陷。

同样沦陷的,还有世代住在陕州的李家。李世辅的父亲李永奇为了生计,投降了金国。而更加屈辱的是,在靖康之后,金兀术把李家又交给了卖国贼,伪齐皇帝刘豫。

李家也算是皇族之后,世代忠良,虽然没能慷慨就义,死在战场,但也绝不会对着自己人挥刀。在刘豫手底下的那几年,李永奇和李世辅父子是一言不发。

尤其是李世辅,这人简直就是宋金之交时期的马超,飞扬勇决,快意恩仇。他无时无刻不想着弄死金兀术,南渡淮水,归附宋朝。

机会很快就来了,刘豫倒台后,金兀术让李永奇回老家陕州养老,把儿子李世辅调到了同州(今渭南市大荔县),让他主管金军出入陕西的兵马调度。

那么,金国在陕西最大的官儿是谁呢?嘿嘿,那当然是我们那位经常被川陕双雄打得哇哇直叫的啼哭郎君撤离喝。李世辅咂咂嘴,没能搞到金兀术,他表示很不爽,不过如果能把啼哭郎君给绑走,也不算太差了吧?毕竟,那可是金国在陕西的一把手,全金国军队的二把手耶!

于是,李世辅瞅准时机,趁着完颜撤离喝一个不注意,一把把他从马上拉下来绑成了粽子,扛在肩上掉头就跑。

一脸懵圈儿的完颜撤里喝就这样被李世辅绑走了,整个金国都疯了。金兀术二话不说,抄起家伙就追了过来。

李世辅是他任命的,如果撤离喝出了什么乱子,他就只能去买块豆腐撞死得了。

我说了,李世辅是这个时代的马超,他一手举着撤离喝,一手抡着长枪,愣是把金兀术杀得“割须弃袍”变成了“曹操”。

当然“曹操”也不是好惹的,李世辅绑了撤离喝,算是捅破天了,金兀术几乎是不惜一切代价地来追杀他。

李世辅知道,看来这完颜撤离喝是绑不走了,情急之下,他逼撤离喝承诺不准血洗陕州、杀他李家的人,就放了他。

完颜撤离也只得答应。于是李世辅就把完颜撤离喝从一处悬崖上推了下去,伴随着啼哭郎君一阵歇斯底里的哀嚎,金军赶忙冲上去抢救,李世辅就此逃出生天。

逃走的李世辅与父亲在延州会和,带着家人们准备南逃去宋朝。可惜先是联系好的渡船迟迟不来,逼得李家全家不得不一路向西。结果路上又碰见天降大雪,全家人都走不动了。

于是,金兀术来了,可怜李家三百多口,被杀得只剩下二十六人。

愤怒的李世辅一路逃到了西夏,几经辗转,获得了西夏皇帝的信任,答应借给他二十万西夏骑兵攻打金国。戏剧性的是,待到李世辅红着双眼,领着二十万大军找金兀术干架的时候,惊讶地发现,陕州一带上面插着的是宋军的旗帜。

川陕双雄早已大败金兀术和啼哭郎君撤离喝,光复了这里的千里江山。

李世辅痛哭流涕,只得作罢。他不干了,西夏人却不这么认为。要知道,做了二百多年二五仔的西夏人可谓是见利忘义,再说他们对宋朝也没啥好感,正准备趁火打劫一波。

李世辅虽然血仇难报,但也不至于昏头到带着西夏人去打宋人。于是,李世辅只得再次抡起他的长枪,带着几百个亲兵硬是杀散了二十万西夏大军,缴获了四万匹战马和数千顶帐篷。

说实话,我也是不太理解,李世辅怎么做到几百个人就把西夏的二十万精兵打成一团稀饭的,而且史书上说,西夏人死伤“万余”。

估计是自己把自己踩死的吧。

带着这四万匹战马,李世辅就在延州城下挂起大旗,只要来投军的,立刻送一批西夏战马。

于是,不过半年,他又有了一支四万人的全骑兵大队。一路呼啸着冲着完颜撤里喝而去。

忆往昔,完颜撤里喝想起来被李世辅扛在肩上,从悬崖扔下去的峥嵘岁月……他一个哆嗦跳起来直接跑路了。

他逃了,一边逃一边找金兀术求救。金兀术大怒,开始写信骂赵构,赵构大惊,问秦桧,哪儿来的疯子在这儿闹事儿?秦桧脑子是个大问号,跑去问吴玠,这人谁?你们家的嘛?

哦,忘记说了,那时正值绍兴和议。

于是一环扣一环,吴玠赶紧亲自上阵,去阻止李世辅,好说歹说把他收编了,带回去见了赵构。

等说清楚来龙去脉以后,赵构算是明白了,哦,原来是自己人。那就把他丢给张俊去管吧!

于是,李世辅从此就跟了张俊,赵构因为他的忠勇,就把他改名为李显忠。而在张俊花天酒地不作为的掩护下,李世辅终于走了一次运,他没有像岳飞和韩世忠一样被肢解,总算是逃过了一劫。

这,就是隆兴北伐的主将。现在再说说他的副将,邵宏渊。这人是韩世忠的手下,在和金军的拉锯战中,曾在真州以一军千余之力独斗十万金军不肯撤退。

南宋孝宗赵昚卷:临安遗恨

李显忠依然是我行我素,勇武非凡。在拿下虹县和灵璧后,李显忠又立刻打下了符离,然后直接挺进到了宿州。

宿州,又称蕲城,位于今安徽省的东北部,襟连沿海,背倚中原,是安徽省的北大门。它有着无比重要的战略意义,更是金军威慑南宋的重要据点,是绝不会轻易拱手让给宋军的。

李显忠来了,他下令全军冲锋。他的本部人马士气正盛,毫不犹豫地冲了上去。可是邵宏渊却不动,他冷冷地按住手底下的人马,任凭李显忠的使者好说歹说,就是按兵不动。

于是,一个可笑的局面出现了,李显忠的人马汗流浃背地攻城;邵宏渊的人马,摆起了茶台,摇着折扇看着李显忠攻城;宿州城里的金军拼死抵抗,先是死守城墙,再然后是巷战,直到全军覆没。

宿州光复,李显忠部损失很大。

愤怒的李显忠在拿下宿州后,大骂邵宏渊是个懦夫,而邵宏渊却不以为然,他恭恭敬敬地向李显忠鞠了一躬说:“真关西将军也!”

李显忠又气又恨,却也只能作罢,传令三军,就地修整。

宿州的沦陷,终于是给金世宗完颜雍敲响了警钟。完颜雍即刻调集全国之兵,进入淮河流域,迎击李显忠。

第一批金军到了,先锋纥石烈志宁率先带领一万骑兵赶到。没说的,李显忠一个冲锋就把他逼退了开来。

第二天,金军的中军统制等哱撒率领十万金军主力赶到,李显忠再次列阵于城外,与金军对冲。两边互砍了一整天十来个回合,勇猛的李显忠再次胜利,金军撤退。

第三天,金军中军统制等哱撒和先锋纥石烈志宁,双双出阵。李显忠再次出城,他将自己放在宋军大阵的正前方,第一个冲进交战的漩涡。双方激战一天,金军最终撤退。

第四天,金军的援兵赶到,又来城下挑战,李显忠不得不再次亲自上阵。双方互相对冲了上百个回合,最终在李显忠阵斩了己方两个逃将的前提下,击溃了金军。

第五天,金军继续向宿州挑战,李显忠终于要撑不住了!他不得不低声下气的,去求邵宏渊,希望他可以出兵帮助自己,成犄角之势,共同迎击金军(“若使诸军相与掎角,自城外掩击,则敌兵可尽,金帅可擒,河南之地指日可复矣!”)。

可是邵宏渊就是不答应,而且还不断地声称,金军人多势众,来势汹汹,我们应该选择撤退而不是迎战。气不过的李显忠再次暴跳如雷,怒骂了邵宏渊一顿,然后再次出战。这一次,他不得不命令自己的本部人马,背靠城墙,迎击金军。

这一仗从正午打到深夜,宋军死伤狼藉,士气低落,但终究是守住了宿州。

第六天,已经快要被吃干榨净的李显忠,在面对金人挑战的时候,不得不命士兵退入宿州城墙,凭借巨大坚硬的高城,来对抗金人的疯狂攻势。他身中十来处刀伤,依然战斗不止。此时城外金人也很惨烈,死去的金兵尸体,已经快要堆上了宿州的高墙。

第七天……李显忠还在坚持,他的本部人马虽然士气低落,但还在负隅顽抗。可是,宿州城内却崩溃了。安然地喝了一个星期茶的邵宏渊忽然跳了起来,带着自己的儿子和保存完好的军队大溃散而去。一时间,宿州城内人心惶惶,军心涣散。谁也没想到,用无上坚强的内心和血肉,坚持了七天的宿州城,竟然是因为一群干干净净,没碰上一丝鲜血的懦夫们,给搅坏了。

到了这一步,李显忠也只能仰天长叹:“天未欲平中原耶?何阻挠如此!”

撤吧!

第七日夜,李显忠不得不放弃宿州,撤退到符离。金军一路掩杀过来,再没有奇迹了。别说李显忠是“马超”,他就算变成“吕布”都没用了。八万宋军,五万民夫,全部死伤殆尽。数十年以来的粮草辎重,毁于一旦!

消息传回临安,天塌了。从宿州大捷到符离惨败,不过才只有七日。七日之内,宋军从必胜之势一下子跌到了倾国之败,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尤其是宋廷之内那些还效忠于赵构和秦桧的主和派,他们纷纷跳出来闹事儿。总结归纳一下他们的话,就是:“你爹(赵构)告诉你了不要去北伐,你偏不听,非要去打仗。你看,现在好了吧?亏惨了吧?教你不听话,教你肆意妄为……”

更有甚者,跳出来力挺邵宏渊,说李显忠飞扬跋扈,不听调令,置友军于不顾;张浚贪生怕死,临阵脱逃,这才导致此次北伐惨败。

而张浚本人则在第一时间提出辞职,经孝宗皇帝挽留两次后批准。

只是,还没等张浚收拾东西走人,金国皇帝完颜雍就派人来找孝宗皇帝和谈。要求宋朝割地唐、邓、海、泗、商、秦六州以及五十万岁币给金国,并向金国称臣。

孝宗皇帝怒了!他撤回了批准张浚的辞呈,并立刻下令张浚自即日起,于长江防线训练军士,建造军备,随时准备再次北伐!

这一次,无论谁说都没用了,孝宗皇帝以天子之怒,昭告全国百姓,以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志向,绝不向金人低头!

隆兴元年十二月,宋孝宗把主和的宰相史浩和陈伯康全部罢出京城,然后任命汤思退为宰相,张浚为枢密使共议国事。

哪想,汤思退简直就是史浩的7.0典藏终极加强版,他一上台就疯狂地攻击张浚。史浩当年不满张浚,至少还会看看皇帝的脸色,多多少少还是保留了宰相的风度。

可是汤思退呢?他不仅公然和已经六十七岁的张浚开吵,还不断地在朝廷里安插自己的手下,企图夺张浚的军权。

在一片混乱中,宋孝宗第一个理清了思路。他一声棒喝阻止了朝堂上的闹剧,然后问汤思退,为什么一定要议和?

汤思退答:“我们的军队无法与金国抗衡;我们的钱粮早就不够用了;我们的将领也没有能力与金人一战,所以我们唯有向他们俯首称臣才可以保存下来。”

孝宗皇帝又问张浚:“那你为什么一定要反对议和呢?”

张浚的回答简单而有力量:“金强则来,弱则止,不在和与不和。”

一语中的,直戳核心!就此,宋孝宗全力支持张浚操练军备,随时准备战斗。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隆兴北伐虽然失败了,但目前还有挽回的机会。借着张浚无上的斗志,宋孝宗又再次起复了李显忠,让他全力配合张浚。

隆兴二年(公元1164年)三月,金人再次派遣使臣,希望与宋朝达成议和。这一次,金人把割让的六州减为四洲;五十万岁币减掉了一半,只需五万贯钱和二十万绢布即刻,并且称宋孝宗为皇叔,还把“贡”字给去掉了。

这再一次证明了,与金人谈判强硬到底是多么正确的事情!可是,汤思退做了一件让后世极端无耻、下流的事情。

他秘密写信给完颜雍,说南宋这里军备薄弱,你们应该立刻攻打过来,长江防线一定是守不住的。

然后汤思退又以宰相之权,安插了两个手下,钱端礼、王之望,到张浚的军营里面。这两人名字很好听,去干的是牲口的勾当,他们俩趁着一个黑夜,一把火烧掉了张浚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军备和战船!

万分悲痛的张浚,再次提出辞职,他留下了对皇帝,对宋王朝最美好的祝愿,就此撒手人寰。

张浚死了,他的一生,我很难给出一个中肯的评价。富平之败、淮西之变、隆兴之败全都是他的责任。他的污点远远多过他的亮点,要说他是个好人,我估计自己都会咬到舌头。

但是,他确实是大宋,是我们汉人,华夏儿女的脊梁。无论是面对金人还是秦桧,他的每一次选择都是直接面对,而不是回避。他永远慷慨激昂;他永远壮怀激烈;他永远心怀希望;他永远决不放弃,哪怕一次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都会爬起来,去努力承担责任,然后尽力挽回。

“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吾荷两朝厚恩,久尸重任,今虽去国,犹日望上心感悟,苟有所见,安忍弗言。上如欲复用浚,浚当即日就道,不敢以老病为辞。” ——张浚

隆兴二年(公元1164年)四月二十日,张浚病逝,复枢密使,累赠太师,魏国公,谥号“忠献”。

就这样吧!送别了张浚,汤思退的阴谋即刻就败露了。孝宗皇帝暴怒,他即日下旨,将汤思退、钱端礼和王之望流放到广西,贬为庶人!可是,已经无济于事了……

张浚死后,前线战备大多已经被摧毁;没摧毁的也已经停止了下来。虽然孝宗皇帝第一时间派出了中兴宿将杨沂中(就是那个杨X中或忠),到长江去主持军务,并提拔虞允文为宰相,也来不及了。

七月,完颜雍再次南下,与宋朝交战。被众叛亲离的宋孝宗,望着名将凋零,城防破败的大宋,被迫答应议和。

隆兴二年十一月,宋金议和正式达成,史称:隆兴和议……宋孝宗,一个人孤独地站在临安的望街亭上。有几个小孩子刚好经过,他们欢跳着向孝宗皇帝跑来,一边跑一边喊: “是官家来咯,是官家来咯!”

悲从心起的宋孝宗终于控制不住了,他的眼眼泪哗哗地流了下来。孩子们张着大眼睛,有些惊慌,又带着疑惑看他。孝宗知道自己吓到他们了,他慈爱地抱起一个孩子,努力露出一丝微笑。

孩子们又欢快的,跳着走了,今天晚上,一定又会有开心的故事和父母分享咯。

“陛下。” “虞相公,我错了吗?我真的错了吗?你告诉我,我真的错了吗?”

“陛下神武,您的志向唯有天地,才能理解。老臣答应您,我一定在有生之年,为您聚集起足够北伐用的财力和军队,请您一定相信老臣。我虞允文,即使肝脑涂地,也要报效陛下的志向!”

“虞相公……”

“陛下,送我去蜀川吧!只有在那里,我才能为您集结起足够的力量。倘若,朝中有不顺心的事,您托人带个话给我,老臣一定帮

“谢陛下隆恩,请您一定安静地等我归来。”

南宋孝宗赵昚卷:临安遗恨

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