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作为一个游牧民族,他的单于是怎么统治国民的?

匈奴有冶铁作坊,也有城池。

匈奴作为一个游牧民族,他的单于是怎么统治国民的?

早年主要发现都集中在俄罗斯境内,只知道伊沃尔加城址,不知道蒙古那边的工作。不过最近二十年考古新发现很多,中蒙联合考古大大推进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网上随便一搜都有


匈奴作为一个游牧民族,他的单于是怎么统治国民的?

伊沃尔加城址中就有冶铁遗迹

Khustyn Bulag遗址,位于蒙古乌拉巴托以东150公里,发现有匈奴时期砖瓦窑址和冶铁遗址,出土有方形炼铁炉、炉渣废弃坑等遗迹,陶质鼓风嘴等遗物,其技术和中亚以及西伯利亚平原南部的块炼铁法相似,但有别于秦汉时期中原王朝。

匈奴作为一个游牧民族,他的单于是怎么统治国民的?

从文献上可以知道匈奴肯定筑过城。比如《汉书·匈奴传》:

(汉昭帝始元四年)单于年少初立,母阏氏不正,国内乖离,常恐汉兵袭之。于是卫律为单于谋:“穿井筑城,治楼以藏谷,与秦人守之。汉兵至,无奈我何。”即穿井数百,伐材数千。或曰胡人不能守城,是遗汉粮也,卫律于是止。

其中知道名字的有龙城(或茏城,史记、汉书、后汉书中的匈奴列传)、赵信城(《史记·卫将军霍骠骑列传》),实际上考古发现的城要比文献记载的更多,其他形式的聚落就更常见了。

目前发现的匈奴最大的城是蒙古国后杭爱省日门塔拉城址,由东西相连的三座城址组成,俗称三连城:

匈奴作为一个游牧民族,他的单于是怎么统治国民的?

和日门塔拉城址全景航拍

位置是在鄂尔浑河与其上游左岸的支流塔米尔河交汇处(鄂尔浑河谷几乎是历代游牧民族政权的汗庭或都城所在,如第二突厥汗国时期的阙特勤、回鹘的哈拉巴拉嘎斯、蒙古帝国的哈拉和林等),在城址周边地区匈奴遗址与墓葬分布密集,有著名的高乐毛都一号、高乐毛都二号和塔米尔乌兰和硕大型匈奴贵族墓地,其中一些被认为是匈奴王族甚至单于的墓。

匈奴作为一个游牧民族,他的单于是怎么统治国民的?

中城中心台基发掘后航拍图

2014年以来中蒙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和日门塔拉三连城址由东西横向排列的三座独立的方形城址组成。西城边长为1717米,中城边长为1685.6米,东城边长为1365米。每面城墙的中间都开一个门,都是由城门、角台、壕沟组成。城内建筑布局基本相似,均为居中有一座大型中心土台,围绕土台西南分布有四座小土台。

2018年度,中蒙考古队重点发掘清理了城址内的大型中心土台,土台遗址系利用特殊的红土夯筑而成,建筑结构为向上略有收分的二层方台,四棱体形状。下层边长35.8米,上层边长23.5米,通高2.75米。建筑台基顶部平整光滑,有人类频繁活动的踩踏面,在踩踏面上发现一具摆放整齐的羊头、羊肢骨和匈奴时期陶器碎片。另外,在台体周围共发现有36个大型圆形柱洞,开口直径最大1.05米,深达1米左右。清理出的中心土台建筑外形酷似美洲玛雅金字塔的基座,在中心土台西南侧还环绕有四座小型建筑台基,在城内其它地区未发现有另外建筑遗迹,较为空荡,其它两城城之内建筑格局基本一致,由此推断,和日门塔拉三连城址为非定居生活类城址,也不具备军事防御功能,而是具有特殊性质与功能的匈奴时期的城市遗址。

除了三连城之外,匈奴其他地方也发现了很多城址和没有围墙的聚落,其中有不少房址:

匈奴作为一个游牧民族,他的单于是怎么统治国民的?

伊沃尔加城址发现的半地穴式房址平剖面图及复原

可见匈奴人也并不都是住移动式毡房的。

至于匈奴的政体,现在还在争论中,不同学者对它的集权程度的看法不同。不过从考古学上看,比较明显的是匈奴政体代表了一个新的、更广泛的政治和社会组织的出现。因为墓葬的发掘更多,从墓葬看毫无疑问存在等级制度,级差也相当悬殊。

匈奴作为一个游牧民族,他的单于是怎么统治国民的?

高勒毛都2号墓地的M1是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匈奴墓葬,墓室长宽都在50米左右,墓道长约37米,年代约在西汉晚期到东汉早期。发掘后已回填。(作为对比,秦公一号大墓墓室口长59.4米、宽38.8米)

匈奴作为一个游牧民族,他的单于是怎么统治国民的?

像上图这种规模的M189在该墓地只是中型墓

匈奴作为一个游牧民族,他的单于是怎么统治国民的?

Fig. 3. a and b. The Xiongnu were the first large-scale polity in Inner Asia to construct substantial settlements

至于说统治方式,考古也许能提供纲领性的概要信息(比如,高等级贵族墓中并没有殉人,以往所谓“奴隶制社会”恐怕无法成立),不过文献中就更加明确了,比如《史记·匈奴列传》中行说对比汉匈两国的话:

匈奴之俗,人食畜肉,饮其汁,衣其皮;畜食草饮水,随时转移。故其急则人习骑射,宽则人乐无事,其约束轻,易行也。君臣简易,一国之政犹一身也。父子兄弟死,取其妻妻之,恶种姓之失也。故匈奴虽乱,必立宗种。今中国虽详不取其父兄之妻,亲属益疏则相杀,至乃易姓,皆从此类。且礼义之敝,上下交怨望,而室屋之极,生力必屈。夫力耕桑以求衣食,筑城郭以自备,故其民急则不习战功,缓则罢於作业。


参考:

东亚考古的情怀与使命—东亚考古大会侧记

大漠孤烟,长城那边——赵北长城考察与匈奴龙城发掘

2017-2019年河南考古赴蒙古国考古项目工作简报

蒙古国境内新发现的两座匈奴半地穴式房址

辛德勇:談談那個並不存在的“龍城”

刘三解:你不知道的匈奴:汉朝的边民奴婢竟视它为乐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