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住防控成果,但解封得再快點”武漢解封倒計時


(本文首發於2020年3月26日《南方週末》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特刊“疫線報道”)


在東立國際小區,“封城”近兩個月,出入登記信息才寫滿了一個2釐米厚的本子,最近一週,已經快寫滿了約0.5釐米厚的一本。
一位中年女性拎起兩盤一捆60枚的雞蛋看了看,選了20枚的小包裝。春節前後有市民搶購囤貨,雞蛋一買都是90枚三盤一捆。
3月24日,武漢西高速收費站進城通道排起了久違的長隊,當日該卡點的返程車輛達三千多輛,主要是返城務工人員和自駕回城市民。
武漢全市共有八千多輛公交車,已儲備一千多輛隨時投入使用,整個公交集團三萬多名職工,預備的2000名司機已是人手充沛,但缺少安全員。
在“封城”期的武漢,站在空蕩蕩的火車站裡需要點勇氣,列車駛過軌道的“哐哐”撞擊,彷彿能砸穿心底。
2020年3月25日清晨5:30,一名乘坐T290次列車從廣西返漢的女性,抵達武昌火車站,隨後成了這座城市重啟公交的第一位乘客,她用了兩分鐘時間,掃碼實名登記,乘坐上了518路公交車。
這一天,在驚聲春雷和瀝瀝細雨中,武漢全市有117條公交線路恢復運營,6條地鐵也將在3月28日開啟。

對“封城”兩月有餘的大武漢來說,沒有什麼比城市公共交通復甦更好的消息了。
“解封”跡象早在3月20日便陸續浮現。這一天,71位“全副武裝”的藍天救援隊隊員進入漢口火車站進行全面消毒殺菌作業。每個人都揹著60斤的藥水和15斤的消毒槍,在5.5小時內,用掉了2000升含二氧化氯的消毒劑。
白色的消毒氣霧瀰漫了整個車站,甚至在3天后,仍能聞到那股淡淡漂白粉的味道。這場現場視頻火遍全網的消殺作業,像是一針強心劑,準確扎進了武漢的“城市心臟”。

“保住防控成果,但解封得再快點”武漢解封倒計時


漢口火車站的消殺現場,猶如一場視覺大片。 (楊明翰/圖)
第一次“封城”後道路堵車百米,第一列返漢復工列車送來1013名工人,107個過江、跨區的防疫檢查點撤除,三大火車站陸續完成消殺,“等待上級復工指示”的司機、乘務、後勤人員數以萬計。這些武漢交通動脈上的點滴湧動,都比公園裡盛放的櫻花更令人驚喜。
想讓這座九州通衢的城市重新“呼吸”,打通交通“血脈”只是第一步。在湖北省內,武漢的流動政策可謂“寬進嚴出”,真正的武漢“解封”,打開離漢離鄂通道,計劃在4月8日啟動。
“疫情防控成果來之不易,要保住,但城市恢復,復工復產的腳步也得再快一點。”武漢市疫情防控指揮部運輸保障與環境整治組成員、武漢市交通運輸局新聞中心主任呂作武對南方週末記者說。這成了幾乎所有武漢人的心聲。
“狗都快憋出狼叫聲了”
在武漢,數百萬居民的“宅家”耐性正接近耗竭。有居民調侃說:“連小區裡的狗,都快憋出狼叫聲了。”
社區工作者的工作重心也在轉變。從早期接送病患、排查疫情,到中期組織團購、保物資供應,到現在一切工作步入正軌,每天的“熱線”焦點,又變成了居民要出門,要復工,要進出武漢。


連續14日未發現“四類人員”(確診患者、疑似患者、無法排除感染可能的發熱患者、確診患者的密切接觸者)的小區,會被評為“無疫情小區”。居民體溫正常、出示健康“綠碼”以及單位出具的返工(返崗)證明,即可出入小區上下班。截至3月23日,“無疫情小區”已達6723個,佔比94.7%。
社區會記錄出行者的出門訴求、行動路線和目的地。如無特殊原因,仍會盡力勸阻居民不要出門串門,不能隨意走動。
疫情期間,能正常出入小區的,只有一線工作人員。有人已工作近兩個月,白色紙張的證明已經褪色發黃、皺巴巴的,如果掏出來的紙張嶄新,多半是剛從省內返漢復工。居民們小心翼翼掏出包裡的“證明”——有單位紅色印章的證明、志願者的袖箍,這比身上的制服更好用。
在江岸區二七街道的東立國際小區,每天固定出入約兩百人上班。“封城”近兩個月,出入登記信息才寫滿了一個2釐米厚的本子,最近一週,已經快寫滿了約0.5釐米厚的一本。
這個小區有37棟68個單元,共5370戶1萬多居民,總計27人確診,整個“四類人員”名單有一百餘人。從武漢的社區整體情況來看,疫情不算特別嚴峻。
截至3月23日,該小區已連續16天沒有“四類人員”,居委會黨委書記韓晶掰著手指頭數日期,在第14天時第一時間就上報申請,受訪當天仍在等待“無疫情小區”的公示和審批。

“其實已經30天沒有新增確診病例了,但中途到第12天,一位居民去醫院見他去世的父親,到場親屬有一位後來檢測呈陽性,他也成了密接人群被隔離,小區得清零重新計數。”韓晶苦笑著說。
3月19日,為了讓居民在家有事可做,二七街道發起了一項線上活動,包括唱歌、書法、“最美逆行者”的視頻大賽。幾天時間收到近三十件作品,包括二十多條居民K歌的音頻。票選的十佳作品,將獲得愛心蔬菜包、大米等獎勵。
3月22日前後,社區幹部還有一項重要工作——慰問逝者家庭。23日,二七街道3位幹部去到一戶家庭,其逝者只有51歲,家裡老人情緒悲傷。“我們坐在她家裡陪著她哭,也真的是可憐。”一名幹部說。
看著隔壁的無疫情小區,已經能分批次安排居民外出購物,每戶每天可派1人,2小時內返回,韓晶既羨慕又憂心:“居民的外出慾望快要溢出屏幕,攔不住了,但超市裡人流量大,萬一有無症狀感染者呢?”
從“團購”到散客排隊
距離該小區3公里,就是中百倉儲百步亭花園路店(簡稱百花店)。從3月21日起,超市將營業時間改為9點-17點,比之前提早了一個小時,開始面向散客。
時間往前推近一個月,從2月18日開始,武漢全市大小超市只接社區團購客戶,不對個人銷售生活物資,顧客排隊、逛超市的景象,已許久未見。

在“團購”時期,這家三層共3380平米的中小型超市,平均每天能接到約兩千個訂單,最多隻有接待約一百位社區代表到店採購。呂作武告訴南方週末記者,武漢調配了五百多輛公交車,幫部分社區送“團購”的菜。
“菜籃子”是解封時刻與市民最息息相關的環節之一。3月20日、21日,湖北省委書記應勇、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陸續去到商場超市、菜市場、公交公司、火車站等處調研。
百花店重新向散客開放後,“團購”訂單每天逐步降低,門店顧客已增至每天七百多人。23日下午3點半,在超市門口,約有四十位顧客在排隊,因為間隔1米以上,隊伍拐著彎蜿蜒幾十米,彷彿兩步一個崗哨卡點。
現場二十多位志願者,一半人維持秩序,一半人坐在路邊曬太陽。“每天早上是高峰,8點半就有人來,門口能有一百多人排隊。”志願者向禹說,為控制室內人數,每次最多隻放進五十多位顧客,出一個才能進一個,也要測體溫、出示健康碼、登記住址、電話等——這是武漢所有超市目前的規則。

“保住防控成果,但解封得再快點”武漢解封倒計時


由於控制進店人數,目前在武漢的超市門口,排隊20-30分鐘是常態。 (南方週末記者 崔慧瑩/圖)
在南方週末記者走訪的幾家商超門口,排隊20-30分鐘才能進店是常態。向禹說,顧客基本可以在1小時內完成購物,如果確實因為排隊而晚歸,社區也會通融——有些社區對超出2小時時限的懲罰機制,甚至包括封門、取消外出購物資格等。
百花店店長張莉霞說,店內商品供應的品種已恢復80%,每天會新進四十多種蔬菜,四噸左右,蒜苗、荷蘭豆、豌豆角都能買到,蜜瓜、西瓜、檸檬等水果也新鮮上市。但精包裝的蔬菜價格較貴,原先有售的150多種尚未供應。
城市疫情好轉,瀰漫在空氣中的緊張感也在消退,在東湖邊散步的小情侶牽著手,公園裡有年輕人也開始戴著口罩跑步、打羽毛球。
這份樂觀也體現在消費上。23日在百花店,一位採購了3袋物資的中年女性,拎起兩盤一捆60枚的雞蛋看了看,選了20枚的小包裝。春節前後有市民搶購囤貨,雞蛋一買都是90枚三盤一捆。
21日,無疫情小區“解封”第一天,在百步亭社區近400戶人家的怡康苑小區,僅有35戶派人外出,但這一數據在隨後幾天越來越多,人們開始更有勇氣出門,提高購物頻次,減少囤貨量。


據一些超市店員觀察,中老年顧客比原先減少了三成——現在不建議老年人出門。四五十歲的顧客多了,市民的消費以生活物資、生鮮蔬菜為主,春節期間滯銷的禮盒,碼在超市右側一整列貨架上,四五米高。
最大的困難還是缺人手,因廠家的促銷員沒返工,百花店60名員工的工作量是平時的兩倍,店裡每2小時灑一遍酒精,約三百個購物籃,每次回收都用酒精消毒把手。
保潔、快遞等行業,復工率低的缺口也很嚴重,大量外來務工人員還沒回到武漢。一些星級酒店近兩個月無法更換毛巾,無法提供房間清潔服務。定點醫院裡的患者睡過的床單,要靠醫護人員自己來洗。
65歲以上老人倡導不乘公交
這場城市復甦的大戲,關鍵之一便是打通連接每一寸機體的毛細血管。
3月25日,武漢恢復117條公交線路運營,包括漢口、武昌、武漢等三大火車站始發的42條公交線路;中心城區75條區域公交線路開始運行。目前,投放的公交運力為全網運力的30%,以保障復工復產為主要目標。
隨後是地鐵。在3月28日,1-4號線、6、7號線將恢復運行,消殺工作在22日就已完成,23日已有二十多趟列車空駛運行,擬分三步全面恢復。

“保住防控成果,但解封得再快點”武漢解封倒計時


兩名工作人員正在地鐵裡進行消殺作業。3月28日,武漢6條地鐵線路將恢復運營。 (南方週末記者 崔慧瑩/圖)
3月24日上午,61歲的保潔公司員工陳延江揹著幾十升84消毒液,進入地鐵車廂準備消殺。他登上兩米高的橘紅色鐵梯時,雙腿微顫了幾下。武漢地鐵運營公司工作人員曾斯告訴南方週末記者,通常情況下,2位消殺隊員和5名保潔員,可在20分鐘內完成6節車廂的消毒液噴灑,擦拭每一個欄杆扶手和門框縫隙,列車每天回庫後都要全面消殺。


上路的公交車上,除了駕駛員,都配備有一名隨車安全員維護秩序。車輛全程開窗通風,一趟車一消毒。
檢查口罩、測量體溫都是最基本的上車流程,武漢公交集團黨群部的蘇丹丹告訴南方週末記者,每輛公交車都要貼3張二維碼,在前車門左邊車身、下車門玻璃和駕駛室防護窗,按照“一車一碼、上下車掃碼”的模式,實名登記掃碼——如後期發現無症狀感染者,可以第一時間追溯行動軌跡和共同搭乘交通工具的人。
武漢全市共有八千多輛公交車,已儲備一千多輛隨時投入使用,整個公交集團三萬多名職工,預備的2000名司機已是人手充沛,但缺少安全員,後勤保障、機械維修的人都抽調上來培訓,已儲備了一千多人。
最可愛的堵車盛景出現在3月21日。當天下午,巡禮門解放大橋下的百米車龍上了微博熱搜,引來全城乃至全國人民“點贊”。
這意味著武漢市從“按住暫停”轉向“重啟恢復”,一座被嚴寒圍堵的城市正在煥發生機。
“武漢的交通運輸保障工作,可以分為前段和後段兩個主戰場。”呂作武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在關閉離漢通道、暫停公共交通後,要維持城市基本運轉,壓力很大:護送醫護人員上下班,並把物資源源不斷送到市民手裡。在疫情形勢緩解、工作理順後壓力才減輕。“當時我們負責後勤工作保障,往前線運送彈藥和兵員,就是對一線最大的支持。”

現在解封時刻,壓力又來了。呂作武稱,戰線前移,公共交通成了防控疫情的主戰場。目前社區還沒全面解封,公交要優先保障復工復產,並不是說每個人的需要都能滿足,得根據後期的疫情防控形勢,逐步全面恢復。
“65歲以上的老年人是易感人群,倡導不要乘公交,安排社區的車接送老人看病或取藥。”呂作武介紹,此前安排在1159個社區的六千餘輛出租車、網約車仍將繼續服務。
至於武漢天河國際機場,則因涉及全國甚至國際疫情防控形勢,目前還沒有恢復運行的具體時間表。3月8日機場發佈聲明,回應網上流傳關於做好復工復航準備工作文件的消息,強調通知管理人員返崗屬公司內部正常工作安排,不代表已正式確定具體復航日期。
“武漢的成績來之不易。一旦有國外輸入病例,可能前功盡棄。所以機場方面比較謹慎。”呂作武介紹,疫情期間,曾有3659名滯留海外的武漢籍乘客被接回,13000多噸物資降落在武漢天河國際機場,來自全國31個省份的醫療隊搭乘包機往返武漢。
開往春天的復工專列
重返武漢的“打工者”大潮正在加速,這座城市的經濟脈搏急需正常跳動了。
3月24日,武漢西高速收費站進城通道排起了久違的長隊,不少車輛等待核驗信息。據該卡點執勤民警介紹,24日該卡點的返程車輛達三千多輛,主要是返城務工人員和自駕回城市民。

在東立國際小區,一個星期內有五六十人返漢,因為急需復工人員,不需要再居家隔離14天,但要每天向網格員報體溫。
目前,僅有能開出復工證明的部分企事業單位,才能幫助員工進入武漢、走出社區。遍佈每個小區樓下的“過早(吃早餐)”傳統熱乾麵店,應季的油燜小龍蝦餐廳,大大小小的商鋪、理髮店……仍在等待“復工”獲得收入,也為城市恢復活力“造血”。
疫情期間,餐廳、電影院、健身房、理髮店,每一家都無法營業。一家理髮店主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在平時,社區小店平均每天招待三十多位顧客,從春節到現在是零收入,但每月房租3000元得照交,快要撐不住了。
他期待小區解封,或許有“爆發”的市場需求。不過,有不少年輕夫妻,疫情期間都互相理髮,還拍照片發朋友圈曬“狗糧”。本已習慣到街上“過早”的武漢人,怕也在疫情期間練成了廚子。除了真功夫等連鎖快餐店在疫情期間供應盒飯外,肯德基、必勝客、星巴克等大型連鎖快餐,也陸續恢復了外賣業務。
值得期待的還有武漢市內的普通快遞。3月20日,武漢中通快遞分撥中心正式開門營業。營業第3天,處理包裹數量已經超過一百萬件。截至發稿,武漢已有12家快遞公司復工。湖北省郵政管理部門介紹,快遞企業力爭3月底前達到60%復工進度,4月中旬超過90%。

疫情期間,僅部分大型企業、“國際大廠”保持生產,比如武鋼、TCL集團在武漢的工廠。此前,TCL董事長李東生表示,在疫情期間,武漢華星光電沒有停工,且近七千名留守員工無一人員感染。
武漢首個返崗復工專列,也像一趟開往春天的列車。3月21日16時51分,在湖北的十堰、襄陽接到1013名員工後,漢十高鐵G6846次東風本田專列停靠在漢口站,這也是“封站”以來最大的一批客流,他們分乘公司大巴和23趟公交訂製專車,被“點對點”送往工廠或居住的小區。
他們是東風本田近萬名抵漢等待上崗的員工,在已復工的東風乘用車總裝車間流水線上,工人們相互保持兩米間距吃午飯。從3月11日起,東風本田3家整車廠已經全部陸續復工,在崗員工五千人。

“保住防控成果,但解封得再快點”武漢解封倒計時


2020年3月24日午餐時間,東風本田的武漢工廠裡,工人坐在生產線邊上,相互保持一定距離進餐,由專人派餐、專人處理餐餘垃圾。4月8日,這座城市將正式解封,在疫情收尾階段,復工復產工作正在緊鑼密鼓進行。 (南方週末記者 翁洹/圖)
在武漢金江南工業園,金亭汽車線束(武漢)有限公司也迎來了70名復工人員,他們全都是武漢市內人員,其中約五十人是附近居民。這家公司所在的江夏區,已有290家規模以上企業得到批覆復工。
3月24日,武漢黃金口220千伏變電站110千伏配套工程開始施工,這也意味著國家電網湖北電力正式開始復工進程。同日還有中建三局承包的武漢大學教學樓等工程也正式復工,多家承擔基建工程的在漢央企正在復工。
武漢光谷(即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是武漢平均年齡最年輕的區域。轄區內180萬人,35歲以下青年人口占七成。集聚了42所高等院校、56個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院所,是全國有名的大學城,有無數創業公司和一眾科技大廠。
目前,中國信科、天馬、聯想、富士康等龍頭企業均已部分復工。據該開發區官網介紹,疫情期間,不少企業訂單不減,恢復全部產能迫在眉睫。除原有員工返崗外,天馬、聯想、富士康等3家企業2020年新的人才需求將超過萬人。


“碰運氣”出城的人
3月24日,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通告,湖北省除武漢市以外地區,將於3月25日起解除離鄂通道管控,武漢市將於4月8日起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
也就是說,距離武漢全面解封,仍有13天時間。
“封城”期間,各省馳援武漢的醫務人員是少數離漢人員。3月24日上午,28名安徽援鄂醫務人員,乘坐動車從漢口站返程。六十餘名武漢鐵路公安民警、近百位車站工作人員在現場送別。
如果不是響起歡送歌聲,這個往常平均每天發送16萬旅客的火車站,安靜得能聽見清脆的鳥鳴。陳娟在漢口站工作30年,2003年SARS時期,她也守在這個站臺上,從北京來的“高危旅客”會被送去酒店隔離觀察,但“封站”還是第一次。

“保住防控成果,但解封得再快點”武漢解封倒計時


漢口火車站門口廣場上,執勤人員正在列隊。 (南方週末記者 崔慧瑩/圖)
3月21日起,有湖北省內滯留武漢的人員陸續被安排“點對點”式返鄉。
在一個名為“滯留武漢”的外地人員群裡,492人的“求助”或“分享”信息滾動刷屏。因帶孩子赴漢看病,曹陽已滯留近兩個月。當天社區告知可以回家後,他一刻也沒有耽誤,持綠碼、健康證、當地接收證,開車3小時回了黃岡。
“在鄉下感覺呼吸都自由了。”他把孩子未戴口罩在村莊裡奔跑的小視頻發在群裡,引來無數欽羨。
就猶豫了一晚,同樣帶娃看病滯留的超超媽媽,就沒趕上政策變化。社區通知她,必須核酸檢測陰性才能回武穴。24日,有工作人員到她所在的滯留人員安置點檢測。
在另一些社區,工作人員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排上檢測,有些社區說要3天后才能出結果。
對想到湖北省外的人來說,只能“碰運氣”。有一名返歸江蘇常州的滯留人員,從武漢跑到湖北省麻城市,又從麻城上火車出鄂。他在群裡建議說,有一些收費口可以逐個嘗試。
群友們總結的經驗是:綠碼加上省內返工證明,即可去“摸獎”,有些收費口會放行;綠碼加上省外返工證明,基本沒戲,但也有人“運氣好”,綠碼、省外返工證明加上核酸檢測陰性結果,過關了。


有人仍在求拼車“闖關”,但更多人開始搶8號的火車票,這是更穩妥的選擇——他們只需擔心武漢疫情會不會再次抬頭,抵達目的地的隔離費用是否需個人承擔。
“希望城市解封的進度快一點。”向禹說。這種急切的聲音,除了本地人,還有春節返鄉滯留的人。“我老公在廣州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做技術員,回不去就沒收入,家裡房貸每個月按揭上萬元。”一位女士在反覆與社區溝通:何時能辦理核酸檢測、怎樣開具健康證明。
不過,積極向好的趨勢依然不敢讓人放鬆。在連續5天零新增後,23日武漢新增的一例確診病例,也在給城市防疫工作“敲警鐘”。
很多人在擔心,42開頭的湖北籍身份證號,會成為“地域歧視”的標誌。“我們武漢人真不愛吃野味,愛吃的小龍蝦跟螃蟹,都是淡水養殖,沒帶病毒,覺得很冤的。”張莉霞語氣有些激動,“如果今年放假,我可能不會選擇到外地去了,做一個守規矩的武漢人。”
(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向禹、陳娟、陳延江、超超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