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为什么晁盖和吴用最终会形同陌路?

天香云外飘


解劝雷横和刘唐时,吴用寻思道:“晁盖我都是自幼结交,但有些事,便和我相议计较。他的亲眷相识,我都知道,不曾见有这个外甥。”

据此,我们能得到以下三点重要的讯息:一、晁盖和吴用是发小,是多年的老友;二、晁盖十分信任吴用,赞赏他的人品、学识和智谋;三、晁盖和吴用的关系十分亲密,到了通家之好的地步。

果然,吴用一开口询问刘唐的底细和目的,晁盖立马就和盘托出了,并将自己的“阴谋”也说了出来。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时,吴用才首次见到宋江,并说出了这样的话:“只闻宋押司大名,小生却不曾得会。虽是住居咫尺,无缘难得见面。”

可见,吴用知道宋江的大名,也想与之相交,但一直没有机会。毕竟,宋江是官府的人,而吴用只是乡村教师,没有身份,也不是宋江青睐的好汉。晁盖呢,是个保正,居住在乡村,精神上反而矮吴用一头。

晁盖是个性情中人,对吴用等三人说:“你三位还不知哩!我们不是他来时,性命只在咫尺休了!”“亏杀这个兄弟,担着血海也似干系,来报与我们。”

就这样,宋江也成了吴用的救命恶人。

那么吴用后来为何亲宋远晁呢?我个人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宋江是吴用的救命恩人,前面已经说过。晁盖呢,好友而已,合作伙伴而已。

二、晁盖是好汉不假,但胸无大志。宋江胸有百万兵,志在建功立业,吴用呢,想当陈平,也想显名身后:他们二人志同道合,义气相投。

三、晁盖是个大老粗,宋江是个文人,很显然,吴用跟晁盖关系好不假,但没有太多的共同语言。宋江呢,才是吴用渴慕的知己。

四、晁盖不适合当领导,而宋江有明君的潜质,懂权谋。晁盖待人,一念赤诚,眼里容不得沙子。宋江呢,审时度势,拉拢人心,做事滴水不漏。晁盖只想当个山大王,而宋江想让梁山彻底改头换面,弟兄们都能获得荣华富贵。

五、大势所趋,梁山好汉几乎都是宋江的人,日后宋江必定会取代晁盖,成为梁山之主。吴用是个精细人,良禽择木而栖,晚动不如早动。若论感情,吴用肯定跟晁盖更亲密些,可吴用这人原本就比较冷血,凡事利字当先,并为之不折手段。

六、小说虽没有明写,但以宋江的性格,他必定会去拉拢吴用。宋江声称得了无字天书,并拉着吴用一起研读,宣告吴用彻底投入了宋江的怀抱。

梁山上,大家都是兄弟,既然都是兄弟,那么吴用选择跟宋江亲密自然也无可厚非,不必受什么指责。我们总会误以为梁山好汉相互之间都是生死兄弟,情深义重,其实不然,宋江和吴用的“无情”便是明证。

梁山的精神纽带是义气,吴用虽然远离了晁盖,但并没有远离义气。想当初,吴用追随晁盖是为了谋夺生辰纲,不曾想最后落草为寇。吴用不甘心了此一生,而宋江给了他一条明路,那就是招安。综上所述,如果我们是吴用,也会做出同样的抉择。


上头派掌门


吴用鼓动林冲火并杀死王伦,晁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吴用对同为科举同道的王伦都不能容忍,一定要让林冲下死手。

也许有一天吴用也会对身边的结义兄弟做同样的事情。

所以,晁盖对吴用只能采取若即若离,慢慢形同陌路的方式。

而吴用也很自觉,但吴用终究怀恨在心,不是久居人下受委屈之人,迟早要报复回来。


布衣之徐


吴用是小知识分子,吴用和阮氏三雄等最大的区别就是知识分子与鲁莽武夫的区别。

众所周知晁盖不是一个优秀的首领,实际上就是一个莽夫,一个只会讲义的好汉。实际上晁盖连做强盗都不合格。

晁盖第一次掌握梁山大权,兄弟们下上打劫,晁盖竟然下令不伤人命,这对于一个强盗来说是很莫名其妙的命令。

鲁莽武夫讲究的不过是一个义字,而知识分子就会谋求利益。岳飞说文官不爱钱,五官不怕死。吴用自然而然会寻求自己的利益。

宋江和晁盖,宋江肯定优于晁盖,同时宋江也更对的上吴用的胃口。宋江上山后,吴用对宋江的支持不遗余力,从祝家庄等一系列扩张,吴用甚至亲自帅军来援可以清楚看到这一点。

晁盖一群人整天醉生梦死,在回过神来的时候才发现宋江立下一个规定,有功绩才能有一个好位置。于是晁盖急了,这一票兄弟的座位跟晁盖绑在一起,而吴用早已经改换门庭。晁盖甚至说出:“贤弟,我不是抢你的功劳。”所以晁盖此次出兵连白胜都用上了,吴用却如同空气般消失。找你张良陈平开始,出征带谋士已成定律。事出反常必有妖,晁盖明显感觉自己的地位不牢固,就如林冲上山王伦的心态一般。从晁盖与阮氏三雄的话语中不难看出晁盖当时心理的矛盾。


橘子影视秀


格局不同,晁盖只想做一个山大王,跟兄弟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在上梁山以后,吴用也看出他的心思 ,从法场救宋江开始,他就已经和宋江“情投意合”,最后帮助宋江做上第二把交椅他也功不可没,宋江一心想要尽忠报国,光宗耀祖,摘去草寇的帽子,这也符合作为一介书生吴用的价值观,与其说是吴用帮助宋江做诏安的努力还不如说是吴用投其所好以便达成自己的目的



仟蚁


道不同不相为谋,在智取生辰纲后,二人的目标就变了。

当然,若宋江不上梁山,没有人可以取代晁盖的话,吴用仍然不会跟晁盖闹崩的。晁盖为人豪爽,义薄云天,他想的是大块吃肉、大口喝酒,论秤分金银,所以晁盖起名为聚义厅,聚江湖义气,大家一起潇洒,而在取了生辰纲后,晁盖目标已经基本达成了,落草为寇对他来说并不丢人,只要自己过得好就够了,活的十分现实。

而后上梁山的宋江就与晁盖不同了,相比之下阴险狡诈,在杀了阎婆惜后并未直接上梁山而是靠着自己的人脉聚集了大把兄弟,上了梁山没多久宋江的人气就远超晁盖了。而在曾头市晁盖死后不久,宋江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忠君臣之义,而且竖杏黄旗替天行道。宋江一心扩张梁山实力,希望引起朝廷注意,然后招安梁山众人,封官加爵,福荫后代。

很显然,宋江的做法更符合吴用心理。故吴用的背叛也是理所当然的。


星途史话


有人问《水浒传》中吴用为何背叛共患难的晁盖?在我看来,这个说法值得商榷,有三点错误之处:其一,从个人感情来说,吴用对晁盖本来就是只有利用而已,从来也没有真正从内心把晁盖尊为主子,所以,不存在背叛之说;其二,从客观形势来说,晁盖在梁山上被宋江取而代之,是梁山形势发展的选择,吴用只不过是顺应了这种形势而已,所以,也谈不上背叛之说;其三,吴用和晁盖算不上“共患难”的战友,在上梁山前,吴用完全是利用了晁盖,谈不上“共患难”;上梁山后,吴用屡屡力挺宋江而打压晁盖,这就更谈不上“共患难”了。

吴用

其一,从个人感情来说,吴用对晁盖本来就是只有利用而已,从来也没有真正从内心把晁盖尊为主子,所以,不存在背叛之说。

吴用和晁盖自由结交,晁盖但凡有什么事,总要找吴用商量问计。吴用内心是颇有些瞧不起晁盖的,因为晁盖遇事没主见,从小就是这样,否则也不至于但凡有事就要找吴用商量问计了。吴用和刘唐一样,认定了梁中书的生辰纲是天上掉下来的富贵,不取白不取。吴用只不过是个乡村的教书先生,想取生辰纲又哪有这个号召力呢?自然想到了发小晁盖,吴用也太了解这个发小了,吴用有十成的把握能利用晁盖,倘若劫成功了,晁盖仗义疏财的人,必然不会亏待了吴用;倘若失败,晁盖是首犯,吴用只是从犯,天塌下来有晁盖顶着。

晁盖

上了梁山之后,晁盖对吴用还是像小时候一样,但凡有事还是先找吴用商量问计。说是商量问计,实际上全都是由吴用拿了主意。比如林冲火并了王伦之后,和众人一起推举晁盖做了梁山之主。几个月后济州府官军来攻打梁山,晁盖大惊,赶紧问计吴用,官军将至,如何迎敌?然后全是吴用调度,没晁盖什么事儿了,晁盖就是个“名誉梁山之主”,真正作主的,反倒是吴用。这样的晁盖,吴用能尊他为主?只能是除了利用,还是利用。

宋江

其二,从客观形势来说,晁盖在梁山上被宋江取而代之,是梁山形势发展的选择,吴用只不过是顺应了这种形势而已,所以,也谈不上背叛之说。

宋江还没上梁山时,表面上是晁盖做了梁山之主,实际上,梁山上的大事都是吴用说了算。且看宋江在江州遭到黄文炳的陷害,连同戴宗一起被打入了死囚牢,性命只在旦夕之间。梁山晁盖听闻讯息,赶紧问计吴用,怎生去救,有何良策?由此看来晁盖率领梁山上的头领十六人,外带一百余喽啰,千里奔赴江州劫法场救下宋江,完全是吴用的主意了。晁盖实在就是个傀儡而已。宋江得救之后,主张借此机会杀了黄文炳以消了自己心头之恨,晁盖反对无效,乖乖听了宋江号令,和众人一起杀了黄文炳,才回了梁山。

林冲

宋江上了梁山之后,每每遇到大事,要么晁盖还没开口说话,先就被宋江抢过话头,早早定下了调子,此事该如何如何办理,众人异口同声说“哥哥说得是”,接下来就是分派众人工作任务,谁干这个,谁干那个,众人领了任务下山,就没晁盖什么事儿了。即便是晁盖恼怒之下,终于抢先夺得了话语权,结果还是被宋江带头给全盘否定,宋江认为该干吗就干吗,晁盖说了也等于没说。纵观晁盖如此表现,宋江没来时,吴用说了算;宋江来了后,宋江说了算。这样的晁盖,假如不会早晚被宋江取而代之,才叫咄咄怪事了!这怎么能说吴用背叛晁盖呢?

杨雄

其三,吴用和晁盖算不上“共患难”的战友,在上梁山前,吴用完全是利用了晁盖,谈不上“共患难”;上梁山后,吴用屡屡力挺宋江而打压晁盖,这就更谈不上“共患难”了。

至于说吴用和晁盖“共患难”,则更是没有的事情了。在上梁山之前,吴用对晁盖完全只是利用而已。晁盖是郓城县东溪村的保正,祖上是本县本乡富户,可谓家资丰厚,又兼勇武过人,江湖好汉送他一个“托塔天王”的名号,可见晁盖明明就是个雄霸一方的土财主,小日子过得十分滋润。晁盖其实是最没有必要劫生辰纲的人,但吴用十分了解晁盖,也太会算计。先勾起晁盖对生辰纲的贪念,再不断用高帽子吹捧晁盖,晁盖本就缺乏主见,结果,他就成了劫生辰纲的头头。吴用这样利用晁盖,他们俩能谈得上“共患难”吗?

石秀

晁盖吴用上梁山后,尤其是宋江上了梁山之后,吴用就几乎都是力挺宋江而打压晁盖了。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对杨雄、石秀投奔梁山问题的处理上。晁盖认为以往梁山上的兄弟们个个都有豪杰的光彩,岂能容忍杨雄、石秀、时迁等人冒着梁山的名义,干出偷鸡摸狗的事情来?便威风十足呼喝着要斩了杨雄、石秀二人。可见晁盖处事既不精细,又很颟顸。宋江当场驳回,不但要救出时迁,还要趁机攻打祝家庄。吴用一言挑破,公明哥哥之言最好,岂可山寨自斩手足之人?这句话毒辣,一下子让众人觉得晁盖又狠又没头脑,更会激起杨雄、石秀内心对晁盖的怨恨。吴用如此对待晁盖,这就更谈不上和晁盖“共患难”了!


嘟嘟小滑头


大家好,非常荣幸可以有这个机会解答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吧。

  吴用是个小知识分子。吴用和阮氏的最大区别在于知识分子和鲁莽武夫.的区别

  众所周知,晁盖不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但事实上他是一个固执的丈夫,一个只会讲课的真正的男人。事实上,晁盖甚至没有资格成为强盗。

  晁盖第一次在梁山掌权,他的兄弟们四处抢劫。晁盖甚至下令不要伤害人民的生命。对于一个强盗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令人费解的命令。

  鲁莽武夫强调的只是一句正义的话,知识分子会从中渔利。岳飞说,公务员不爱钱,他们的五官不怕死。吴用自然会寻求自己的利益。

  宋江,·晁盖和宋江肯定比晁盖,好,而宋江更符合吴用's的胃口。宋江上山后,吴用不遗余力地支持宋江.从祝家庄,吴用等一系列扩张中,甚至亲自派兵援助,这一点可以明显看出。

  晁盖的一群人喝得烂醉,整天做梦。当他们清醒过来时,他们发现宋江已经制定了一条规则,只有取得了成就,他们才能有好的地位。所以晁盖很焦虑。当吴用已经改变的时候,兄弟俩的座位被绑在了晁盖,晁盖甚至说,“亲爱的兄弟,我没有从你那里得到荣誉。”所以晁盖甚至在这次入侵中使用了白胜,而吴用则像空气一样消失了。找到你已经成了一条规则,张良·陈平.当出了事,一定有恶魔。晁盖显然觉得自己的立场不坚定,就像林冲's上山王伦.的心态一样。从晁盖和阮氏,的话语中不难看出晁盖's当时的心理矛盾。

以上这些就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一些个人看法和见解,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开开心心的做头条,头条作品能更进一步,最后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回答,谢谢大家,祝大家每天工作开开心心,生活快快乐乐,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民间灵异事件录


因为吴用知道宋江最得人心 他也会在梁山中发挥他的本能就是算计设局嫁祸于人


用户6921311315366


水许

吳用叛变了晁盖,投靠了宋江,吴用是没有节操的变节分子。同時害苦了卢员外的一家,害了雷横,无路可走逼上梁山。

。你即使要卢俊义上山需要,也该改改办法,用此毒计可恶之极。


老龚166916589


因为人生理想不一样了,宋江更和对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