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用的谋略在《三国演义》里什么水准?

富元制作


吴用,绰号智多星,梁山第三把交椅,上应天机星。

古龙有句话“只有叫错的名字,没有起错的外号。”到了他这正好相反,他是真的吴用。用郭德纲调侃的话,也可以叫他倒霉一辈子。

我个人对他的评价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自作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把他放到《三国演义》里什么水平?就是一个蒋干,而他的心思之恶毒就是一个司马懿。

1,所谓的智取生辰纲

生辰纲这一役,就把吴用到底什么水平彻底暴露了。在晁盖之前,有人也截取了生辰纲,但不论是江湖还是朝廷都没有发现是谁敢的。但是到了晁盖这,两天半就被人破案了,吴用谋略水平一览无余。他这次能够成功,也只是碰到了一个二杆子杨志。杨志这家伙一直都郁郁不得志,所以急于立功表现,反而把任务搞的鸡毛鸭血。假如杨志不是急于表现,他选择正大光明的押送,沿途让各地官府协助押送,就晁盖那几个人打死都不敢去劫。结果叫吴用瞎猫碰到死耗子了。最可笑的还是吴用,劫完生辰纲了,竟然不知道杀人灭口,不论是杨志一伙,还是白胜那个嘴不严的家伙,一个都没杀,把证据全留给官府了。《水浒》原著中,吴用每次用谋略,保证是一地鸡毛,屁用没有。

2,吴用最擅长的是挑破离间,阴谋害人

吴用唯一能比蒋干强的就是,他阴谋害人的时候,是一害一个准。初上梁山就挑拨林冲那个窝囊废杀王伦。王伦这人是有点小心眼,嫉贤妒能,可梁山是他的,他收留晁盖是情义,不收留是本分。王伦和晁盖这伙人又没什么交情,干嘛要和他们讲义气?能收留他们住几天不错了。人家好吃好喝的招待了这群人几天,不感激就算了,反而各种挑破离间。也就林冲那个欺软怕硬的家伙能上当,不过话说,王伦如果是高衙内那种身份,估计林冲早把晁盖吴用他们杀了。后来骗李应上山,用毒计逼朱仝上山,害卢俊义家破人亡……心思之恶毒堪比司马懿。

小结

吴用这辈子就作对了一件聪明事,就是紧跟宋江的屁股。宋江一上山,吴用马上改换门庭,抱住了宋江的大腿。他和宋江两个人狼狈为奸,开始坑害江湖上的好汉,坑害自己的兄弟。不然就吴用那个谋略水平能当梁山军师?神机军师朱武比他强百倍。

吴用这人谋略如蒋干,心性如司马懿。放到《三国演义》里,估计都活不过三集,就得被人砍了。这么一个人,就算是袁绍、袁术这兄弟俩,看着都觉得恶心。


老黑杂谈


《水浒传》是一部描述江湖好汉起义的故事的小说,塑造了一大批经典的人物形象,但是在我们熟知的梁山一百零八将当中有一个相对特殊的人物,就是智多星吴用,纵观梁山好汉人员组成,我们可以发现大多将领都是身怀武艺,如林冲、武松、鲁智深等等,或者在江湖有一定影响力,如宋江、柴进、卢俊义等等,吴用既不会武功也只是一个学究,能够坐稳梁山第三的交椅,是靠的他的智谋。

而另外一部名著《三国演义》是以战争为主线,谋士在三国中也是大放异彩,那么如果吴用在三国时代,他的谋略应该是怎样的水平呢?我个人认为,吴用虽有智谋但是堪当大才,在《三国演义》中只能算是一个三四流的谋士。

吴用的智谋偏向于算计

我们可以从《水浒传》中的几个故事当中去分析吴用的智谋的特点。

  1. 吴用最开始崭露头角肯定是在“智取生辰纲”的故事中,“智取生辰纲”是由晁盖组织,阮氏兄弟以及刘唐协助执行,吴用谋划的,其实整个劫取生辰纲的过程虽然很精彩,但是仔细看来江湖把戏气味浓重,主要就是提前了解路线,放松对方警惕,然后蒙汗药致晕,最后抢走财宝。


  2. 第二次展示智谋,是在晁盖等人投奔王伦以后,看出林冲对王伦极力不满,于是智激林冲,借刀杀人,让林冲火并了王伦,整个过程都是扮演了一个暗中怂恿的角色。

  3. 六十一回“吴用智赚玉麒麟”,是吴用通过扮演算命先生为卢俊义算命说卢俊义百日之内有血光之灾,并作了反诗假说是解决方法,使得卢俊义最后被陷害入狱,被迫上了梁山。

从以上几个例子可以看出,吴用与其说是有谋略,不如说工于心计,虽然受环境的影响,但是也能看出吴用的谋略都是偏向于算计,充当了一个暗中的始作俑者,这样的谋略在江湖好汉当中或许适用,但是在三国那样风云际会的时代是只可以用来针对性的使用,但难以成为一等一的谋士。

吴用智谋的格局太小

任何谋略都是要适用于现实的,否则也只是夸夸其谈,吴用由于处于落草为寇的环境,周围也都是被逼上梁山的江湖好汉,因此他的谋略肯定是以梁山利益为重,因此如果单独拿出他的谋略来看待的话,就显得格局很小了。

《三国演义》讲述的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的时代,在那样群雄并起诸侯纷争的时代,谋士的主要任务是两个,一是像诸葛亮荀彧这种,为领导人提出总体规划,分析战略布局;二是像郭嘉周瑜这样,善于奇谋知晓兵法,通过谋略让自己的集团取得战争的胜利。只有这样的谋士在三国的舞台上才能发挥出作用。

而吴用的谋略缺乏战略眼光,也没有很强的军事天赋,格局太小,因此与《三国演义》中出名的谋士相比,还是逊色不少。


综上所述,吴用无疑在《水浒传》中是一位出色的智囊,但是他不具备大的战略眼光,且受环境影响他的谋略也偏向于算计,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荀彧、郭嘉、司马懿,庞统等一流谋士相比相距甚远,与田丰沮授等二流谋士相比也是逊色不少,因此我觉得吴用的智谋只适合在《水浒传》那样一个江湖之地使用,很难在三国这样大的历史舞台上有所发挥。

识海泛舟


我们读《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发现两者有相同的地方——枭雄身边不但有武将,也有文臣和谋士,只有文武俱备才能成其大事。

就拿《水浒传》一书来说,吴用号称“智多星”,像极了《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

原因有三条:

一是吴用善用计策

在《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吴用组织了八个人的作案“团伙”,有的扮作卖酒人,有的扮作枣贩子,演了一出好戏,引诱杨志等十五人喝了蒙汗药酒,智取了十一担生辰纲,做下惊天大案。杨志被逼得差点自杀,最后走投无路落草为寇。晁盖极为佩服吴用的计策,称他“果然赛过诸葛亮”。后文中,吴用用计篇幅很多,类似《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

二是吴用能看清大势

吴用善于谋划,能够看清大势、指明方向。案发后,何观察带兵追击,晁盖不知该往何处落脚,吴用安排众人先去石碣村,然后就近投奔梁山,为好汉们找到了落脚地。这不就像诸葛亮为刘备谋划先取荆州吗?

三是吴用有时很“坏”

例如,他们初上梁山为王伦所不容,吴用就用话刺激林冲,把林冲的怒火“杠”了起来,一刀杀了“腐儒”王伦。此时,晁盖、吴用、公孙胜、阮氏兄弟都在,吴用在血泊中拖过一把椅子,假意请林冲坐“头把交椅”,这叫“欲擒故纵”,其实他是为晁盖抢椅子。林冲可不傻,若真的坐了“头把交椅”,估计很快就会死在吴用等人手里,所以林冲很识相地奉晁盖为王。在《三国演义》中的“三气周瑜”,就显得诸葛亮很坏、很小气、很奸诈。吴用、孔明两人何其相似!

不过,吴用和诸葛亮有差距。他的舞台不过就是一座小小的梁山嘛,哪能和诸葛丞相的大舞台相比?还有,《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会“呼风唤雨”“装神弄鬼”,类似于妖道,这一本领吴用没有,而公孙胜倒是有。

若说“吴用+公孙胜≈诸葛亮”,倒也蛮有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