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道德经》这几章,即可把握老子核心思想


掌握《道德经》这几章,即可把握老子核心思想

《老子》这本书一共只有几千个汉字,没想到却有上百个不同的版本,那么到底选哪个版本读,这是个问题。就拿我们常见的流行了上千年的王弼本来说,许多章节之间明显逻辑不通,让人莫名其妙,但我们习惯了"断章取义",抛开全篇,单个解释每一章的意思,这样难免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其实《老子》九九八十一章节内容原本逻辑严密,内容完整,只可惜古人在传抄过程中打乱了章节次序,所以只有大体上找到每个拼图的位置,才能看清道德经的全貌。但接下来又出现问题了。由于不同的人对《老子》有不同的理解,如果大家都想给老子章节排序,那又不知道要出现多少个《老子》版本,你说你排的好,我说我排的好,口水仗不知道要打多少。劈柴要找纹理找到纹理才不费力气。读文章要找关键,找到关键才容易理解。

《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老子》是因其人而命名,《道德经》是因其内容而命名。作者老子的身世一直是个扑朔迷离的奇案,我们这里就不讲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找资料研究。《道德经》全篇九九八十一章节内容,共分上下两篇,上篇言道,下篇言德,所以叫《道德经》,这个说法是通俗的说法,深究的话我们可以看到老子并没有划分的这么清楚。这里我们要注意《老子》中的"道德"是两个概念,一个是道,一个是德。道是什么我们暂且不说。德呢也不同于现代意义的德。简单地说老子所讲的德就是遵道而行谓之德。好了,我们先看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所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一章虽然字数很少,但这一章是《老子》全篇的提纲挈领,可以说后面八十章几乎都是这一章的注解。我们弄懂这一章,也就懂了老子的一半思想。

先看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

什么是道?这个问题太大了,可以说中国古代很多经学家一辈子皓首穷经都在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找到还是没有找到,只能说喝过可乐的人,只有自己才知道什么味。而我们今天要讲的也只是名相之学的道,什么叫名相之学的道,就是粗略地阐释道的文字概念和文字逻辑,这离真正的道还很遥远。古人打了个比方说,就像乌龟用尾巴扫灰尘,灰尘扫掉了,又留下尾巴的打扫的痕迹,讲《道德经》,不落言筌是很困难的。如果真要在言语上纠缠,就好比一个刷墙的人,费劲力气把墙刷白了,却担心别人在墙上涂鸦,于是大笔一挥写道:"不准在墙上写字",后来的人看到这句话,便毫不客气地跟上帖子"不准写,你怎么写?",再后来的人写道:"你们都写了,还说不准写!",如此下去,无休无止,一堵白白的墙就被画得乱七八糟了。

好了,我们看看老子是怎样解释道的?老子在二十五章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这段话第一句翻译成白话就是说,有个东西混然而成混沌混沌而成,它比天地产生的还早。接着老子又说那个时候,这个个先天地而生的东西它好寂寞啊,无聊啊,孤单啊,因为那时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混沌的它,你说它寂寞不寂寞,那么到底是不是这个意思呢,当然不是啦,老子在这里是说道当时的状态寂静而寥廓,一种很超然的状态,它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道",孑孑独立而运行不息,循环往返而不停止,这个东西就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母体。老子不知道它的名字,就给它起名叫"道"。在第二十一章中老子又解释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这段话就是说"道"这个东西,没有清楚的固定实体。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形象。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实物。你们说道这个东西奇怪不奇怪,老子说的玄之又玄,我讲的莫名其妙,大家听的糊里糊涂,那么到底什么是"道"呢?纵观《老子》全篇,"道"基本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概念是指产生天地万物的本体,这个本体就是"道",正如第四十二章所说的"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对于本体这个概念我们后面还会详细讲解;道的第二个概念是指住在万事万物运行的一种规律,比如说老子多次提到的天道、人道、政道等等。当然有人说道在《道德经》里不是还有道路的意思吗,比如《老子》在第五十三章则说"大道甚夷,而民好径。"其实道路是道的本义,而老子恰恰是由道的本义来比喻那个能产生天地万物并能主宰万物运行的东西。讲到这里也许有人还会问,老子说"大道甚夷,而民好径",这个径也是路的意思,甚至还有其他的字也有路的意思,问什么偏偏要用"道"比喻而不用径或者其他呢?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训诂学去解释。

"道"在《说文解字》里有两层意思,一,道是很宽阔的路。径却很狭窄,《说文》里说:"径为步道,人及牛马可步行,而不容车也",而道的本义则是马车可以行走的大路。二,道在古代指通达无歧的路为道,就是说你从甲地到乙地只有一条大路,而且途中没有分岔,这样你走这条路就不会迷路。李白有首诗里写道: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很痛苦,很无奈的样子就是,就是说出现在他面前有分岔的路很多,自己没有找到真正的人生大道。

当年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做了两件重大的国防工程,一件就是修筑长城,这个大家都知道;另外一件就是修建了被誉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条高速公路"的直道。{资料:《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除直道,道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抵云阳(今陕西淳化北甘泉宫),堑山堙谷,直通之。"}秦直道路面平均宽度约30米,最宽处约80米,30多万大军利用两年半时间修建而成,修直道就是直接从甲地到乙地不绕弯路,所以要开山填沟、直穿黄河,这在两千多年前可谓浩大工程。直道修好后,如果边境有事,将士们就可以一路快马加鞭,能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前线。由此可见老子为什么要用"道"比喻那个所谓的"道"了。

好了,我们再回到前面讲,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本体这个概念。什么叫本体?打个比方说本体就是诞生宇宙和生命的母亲。这个母亲到底是谁?古今中外的人都在探索,西方基督教《圣经》里认为是上帝创造了世间万物,那么上帝是怎么来的,《圣经》没有说。古希腊的人认为有个叫"以太"的东西是产生世界的本源,现在的科学家认为宇宙产生于一个奇点,也叫奇异点,这个奇点很小很小,小到你肉眼看不到,在它发生大爆炸后宇宙诞生了,而老子把产生天地的本体称作"道"。老子又把它比喻为谷神、玄牝、一、朴等。那么这个"道"是不是一个实在的物体呢?有人说是,有人说不是,这就是道的唯物唯心之争。

什么叫名呢?从名字的造字手法来看属于会意字,太阳落山为"夕",(有的说夕为半个月亮刚出来。)夕下有口,就是太阳落山到了晚上人们相互看不见,所以各道己名让对方知道自己是谁。名,是用来区别万事万物的的语言符号。在《老子》第二十三章有这样一段:"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意思就是说治理天下就要任命各级官长办事,任命官长必须确定各种名分,任名以号物才能办事,也就是孔子说的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行。("始制,谓朴散始为官长之时也。始制官长,不可不立名分以定尊卑,故始制有名也,过此以往将争锥刀之末,故曰,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也,遂任名以号物,则失治之母,故知止所以不殆也。"《老子注》)名分既然有了,就要有所制约,适可而止,知道制约、适可而止,就没有什么危险了。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老子在第四十章中告诉我们"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无,是什么东西呢,有人说无就是什么都没有,比如这个虚空,但虚空也是有,它的表现形态就是这个什么都看不到的东西,试想,如果没有这个虚空,这个世界会是个什么样子,汽车没有座位的虚空,你怎么坐进去,房子没有虚空你如何居住。所以不能说无就是虚空,不过,老子在后面一些章节讲到的"无"的概念恰恰有虚空的意思,它和我们能看到的实有物体相生相克,这和本章的"无""有"是不同的。为什么说有生于无呢?这是因为"无"就是天地万物未诞生前"道"的表现状态。而这个表现为"无"的"道"怎么就能产生天地宇宙呢?这是个问题很大,老子也没有说。老子在三十二章中说"道常无名",在四十一章中又说"道隐无名",因为道是没有形态,不可触摸道的,无形无常,所以不可名,以无名为常。故曰道常无名。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时,則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为其母也。言道以无形无名始成万物。

天地刚刚诞生的时候,是不分你、我、他等等名相观念的,那时候正如庄子所说的天地一指,万物一马。但后来事物都有了分别之心,尤其人类给各类事物安立名称,这样,你我他就从这个混沌的整体分开了,于是有了山的名称,水的名称,风的名称,火的名称等等名称,名称多了,事物也就多了。这个理论在庄子的对手惠施那里有精辟的论述,惠子说,狗和羊都是人起的名字,假若开始人称羊为狗,称狗为羊,那么我们现在就把羊叫做狗,狗叫做羊。马是胎生的,不生蛋,鸟生蛋,但蛋和胎也是人为地分别,若从大道看去,蛋和胎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以说马生蛋。同样,白和黑都是人起的颜色名称,如果当初称白为黑,称黑为白,那白狗就是黑狗了,所以说白狗黑。我们嘲笑过惠子的马生蛋,白狗黑的辩论,但细心思考,惠子说的是有道理的,只是在生活中这种理论就行不通,因为这些理论建立在万事万物最初发展的状态。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所徼。"

所以说,常从无的方面观察道的奥妙,从有的方面观察道的边际。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告诉我们无和有其实是一体的,只是名相不一样而已。打个比方说,无呢就像是面粉,而万事万物的有就像馒头、花卷、面条等等,虽然看似不同,但它们都是面粉,这就叫同出而异名。

什么是"玄"呢?《说文》里解释,"玄,幽远也,黑而有赤色者为玄,象幽而入覆之也。"玄是个会意字,玄的小篆字,下端是个幺字,幺呢本指孩子刚出生的样子,表示非常小的意思,也有人说玄的下端幺指丝的一半,上端是丝绞上的系带,表示作染丝用的丝结,也是细小幽微的东西。所以说玄的幽远之意是引申过来的。后来用玄表示黑中有赤的颜色,也是表现一种幽微隐秘的状态。"玄"在先秦代表了神秘色,就想我们现代人说紫色很神秘一样。史记上记载商的祖先殷契就是他妈妈简狄吞食了一只玄鸟下的蛋而出生的。老子用"玄"大概也是体现"道"的幽微隐秘吧,所以老子把道比喻为雌性生殖器的"牝"时,也要在前面加个"玄"子,称为"玄牝"。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经》第一章最难讲,也最难懂,也最让人头痛。到了第二章,《道德经》的精彩的内容就出来了。先看第一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这就有恶了;天下的人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就不善了。苏格拉底认为任何事物都因它的对立面而存在,这和老子的观点很相近。我们说一个人很美,天下的人那么多,为什么说这个人或者这一类人就美呢?那当然是和其他人比较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如果天下没有丑人呢?都和所谓的美人长得一个样,或者差不多,如果这样,怎么还会有美人和丑人呢?反过来说每个人都和非洲猩猩一个样,也不会觉得某个猩猩会有多丑,因为没有美丑的对立嘛。美丑本是一家,有美就有丑,有丑就有美,无美则无丑,无丑则无美,美丑就是一对相生相克的孪生姐妹。

同样善恶也是这个道理,因为有善,我们才知道与善截然相反,不善的叫恶;因为有恶,我们才找到一种与之对立的善。所以古人总结就说:美丑同根,善恶同门,圣盗同源,仙凡同境,雅俗一体。古往今来的人一直在追求美的东西,善的东西,这就说明丑恶一直不曾消弭,如果没有丑恶,何来美善呢?

老子在第十八章不由地发出感喟:"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我们看看中国历史,东周末年,天下大乱,孔子提倡仁义;南宋懦弱,屡遭侵略,那是忠臣最多的时代。历史上这种实例举不胜举。同样对一个家庭来说,遭遇危难的家庭,最是紧紧抱在一起,父子相依,母女同心,共渡难关。有鉴于此庄子感慨地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圣经》在创世纪篇中讲道,上帝造了人类始祖亚当与夏娃后,把他们安置在伊甸园里,这个园子花果飘香,四季如春,里面能吃的果实太多了,可上帝对他们下了一条死规定,就是唯独不能吃智慧树上的善恶果。不料,有一天夏娃在蛇的教唆下,引诱亚当一块偷吃了善恶果。吃完果子,他们有了羞恶之心,发现自己一丝不挂,便用树叶遮羞,结果被上帝发现并把他们赶出了伊甸园,从此人类失去了本有的乐园。

这个故事与其说是宗教神话不如说是一个大的寓言。

上帝代表了世界的本源,万物的生发者;伊甸园代表了人类最初纯净不染的心灵世界,如同老子说的赤子之心,在这种心灵状态下,人虽然不知道善恶美丑,却过的自然而然无忧无虑,非常快乐。所以大人总是羡慕小孩子,尤其两三岁的孩子,虽然不懂什么美丑善恶,却是天真无邪。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通过辩证法对美丑善恶言简意赅的解释后,推而广之,又说了六种相对的事物,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它们同样都是相生相克的关系,两者彼此相互成为对方存在的根本,无此无彼,无彼亦无此。

先来看有无相生,也就是有和无的关系。这里再次强调一点这里的"无"是和"有"对立的一种现象,不同于老子所说的本体"无"。

老子在第十一章

这样解释有无相生: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这一章的白话意思是:三十根辐条插进车毂中的空眼里形成一个车轱辘,正因为这个车毂的眼是空的,没有用,对车来说才是有用,要不然辐条没地方插,怎么做成车轱辘,没有车轱辘,就没法做成车子,可见这个没用的"无"有大用处。埏埴以为器,指糅合泥土做成陶器,这个陶器正因为中间是空的,这个陶器才有用处。我们看到乞丐的碗总是空的,如果里面塞满了钱币,怕是没人施舍了,这就是乞丐的当其无,有器之用。我们看盖房子用了那么多水泥,钢筋建材,盖好了卖得那么贵,我们花了半辈子经历赚钱买来,用得恰恰是里面空空荡荡的地方,就是那个空间才是房子的作用。所以说有是便利,无是作用,有无相生相克。

老子在这里举得例子说的是器物,也就是现在人说的物质层面的东西,如果往大的说,一个国家它的民族文化,一个社会团体,它的宗旨,一个人,他的思想,精神,这都是看不见,所谓的"无",但却是最有用的。

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也是这个道理,这个就不再多讲。在这里,我们要特意说说老子所说的一对对矛盾,不仅是可以转化的,而且转化是需要条件的。哲学界有位大家说老子是狭义的相对论,只看到矛盾的可以转化,没有看到矛盾转化需要条件,对此末学不敢苟同。比如我们可以看看他对难易,高下,远近的阐述。

老子在第六十三章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老子说做一件困难的事情先从简单的事情开始,一件大事情要从小事情做起;做大事的人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最终成功了。这番道理看起来非常简单,却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通常我们说一个人眼高手低,就是说这个人好高骛远,志向很大,但就是不愿意从小事做起。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告诉我们,一个事物只有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的飞跃,如果没有一点一滴的积累,就像做成大事好比不用一砖一瓦建造空中楼阁。故此,老子在第六十四章中又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最后,我们看看老子提出了的方法论: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全篇有两章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一个是我们已经提到的第一章,另外一个就是这一章。前面我说过弄懂老子第一章就算懂了老子一半思想,那么弄懂这一章就算懂了老子的另一半了。

第一章讲宇宙观,世界观;而这一章讲的就是老子的方法论。第一章为体,这一章为用。反之,弱之、逆之是体之用,是处理事务的方法,具体如何反之,逆之,如下: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什么是处其厚,就是用上德的方法,什么是上德的方法,就是遵道而行。如何遵道,老子给了这样一个方法: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的道就是顺其自然。既然有天地之道在运行,我们何必还要在白天点蜡烛呢?

所以老子在第十九章提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无为治世方法。这种方法自始至终贯穿老子的思想,那就是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这段话的核心内容就是两个字"无为"。无为就是无所作为的意思,但老子并不是让人无所作为,他说"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就说明人还是要做事情的,只是做的是无为之事,还是要像孔子一样诲人不倦的,但用的是以身作则,无言的教诲。无为就是无所作为,怎么还说要做事呢?这就是老子在第四十八章中提出的|

"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无不为"是个双重否定句,就是"有为"的意思,换句话无为而无不为也可以解释为无为而有为,所以后人这样解释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即以无为的心,做有为的事。说白了是后人把道家和儒家融在一块,把出世和入世打成一片的主张。但在老子本意里大概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处事方式,就像大自然的运行一样,天地也并没有做什么,一切就那样井然有序,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有所作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