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正兒八經的“經”和“書”,相比之下《論語》只是“小人書”

古代正兒八經的“經”和“書”,相比之下《論語》只是“小人書”

現在一提到“經”,就給人一種莊重嚴肅的感覺,實際上,“經”字的本義是紡織上的一條條堅線,而橫線則叫“緯”,沒有有“經”,“緯”也就無所依託。因此,在漢代被命名為“經”的是朝廷最重視的文獻。

不過,清代今文經學派認為只有孔子親手所定之書才能稱作“經”,而古文經學派則認為《詩》《書》《禮》《樂》等都是周代官書,“官書用二尺四寸之簡書之”,所以稱作“經”。

古代正兒八經的“經”和“書”,相比之下《論語》只是“小人書”

漢代凡是重要的文獻、官書,大都用二尺四寸的竹簡書寫。《春秋》屬於“經”,簡長二尺四寸;《孝經》據說是漢人所著,低了一等,簡長短了一半;解經的文字,如《左傳》《公羊傳》《榖梁傳》則用六寸的簡來寫。

絹帛

古代正兒八經的“經”和“書”,相比之下《論語》只是“小人書”

即便是書寫在絹帛上,也分二尺四寸和一尺二寸兩種,用整幅或半幅的絹帛橫放直寫。可見,當時書籍雖非印刷出版,但其抄寫也必須遵從社會規定的格式。

論語

與社會流行的二尺四寸的大書比較起來,《論語》只是個“袖珍本”,才八寸,十足的“小人書”。

古代正兒八經的“經”和“書”,相比之下《論語》只是“小人書”

《論語》雖然記孔子的言行,但並非孔子所作。當初孔子弟子記錄孔子的言行,受教的時間長,要記的文宇多,採用八寸的竹簡,也是為了記錄簡捷,攜帶方便。

古代正兒八經的“經”和“書”,相比之下《論語》只是“小人書”

作為官方發表的文書和“經”,簡長二尺四寸,與現代人所用的書桌的寬度差不多了。南北朝以前沒有桌子,寬達二尺四寸的書只能放在案子上,需要把臀部放在小腿上,正襟危坐地看,很累。

而“袖珍本”則不同,拿在手中或坐或臥,甚至箕踞也可以看,雖然其莊重性大大降低了,但用現代的話說,也更“人性化”了,與讀者的距離更接近了,傳播性當然也大大提高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