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力即緊、遇力即轉、遇力即鬆,兼談站樁如何避免頭重腳輕之病

因為我們練的是近似於直立的平步渾元樁,因此不管是緊、轉、松,都要極其注意下肢的參與用力,否則容易練成頭重腳輕。

(一)

意想小臂受力接點,敵力長我也長,敵松我松;但不要只想是軀幹、上肢的行為,兩腿的同步緊、松很重要。

要想讓腿的力參與進來,從頭到腳的上下爭力很重要,上下爭上勁,腿勁就參與進來了。

後面的遇力而轉、松,也是如此,上下爭力以求腿部參與。

要靜心體會小臂受力,腿是不是有勁兒,腿的勁兒應該最大,其次是軀幹、上肢。

點上一緊,腳底跟著使勁就對了。

(二)

再說遇力即轉。

意想小臂接點,首先想的是正面來的勁兒,小臂接住勁不能努勁硬頂,要轉,沒有形,要看出外形,說明勁兒已經轉完了,弱了。

小臂接觸點的轉勁,講究一個全身力的共振,

點上微微一轉,同時胳膊、肩胯、尾椎、下肢各處都轉,不分先後,分先後就不是共振了。

這個力的共振最難,站樁需要很長時間體驗它,也許一輩子都體驗不到,這需要松靜,松靜中肌肉、筋腱微微的牽動,骨架子不動。

有人說,力從腳底下轉,要那樣瞬間發力時間上就不夠了,必須是本能的小臂接點一有受力感覺,要求上下共振,特別是下肢,瞬間發出肌肉旋轉抖顫的勁兒,點上不受一點力。

會緊、轉不算本事,讓對方步步落空摸不著勁才算,當然這是我一家之言。

(三)

拳術的追求,其有趣就在於遇力即轉不是最高功夫,跟對方形成發力用勁的頻率差才是。

站樁不能把自己的雙腿站成硬木槓子,要能夠隨著意想小臂接受外力,敵力長,我力減,敵力弱,我力漸增,把兩腿練的上下有彈性。

但兩腿並沒有外人能看出的彈性幅度,只有自己知道。

腳底板也要有接觸地面的彈性,小臂接點力強而腳底板松,小臂受力漸退則腳底板變緊,跟外力總是反的。

總之,要多注意腿部,因為你是接近於直立,很容易練成頭重腳輕,這個是站樁的通病,需要特別注意和避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