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湖北人是社會發展的道德基石

善待湖北人是社會發展的道德基石

湖北省委書記應勇呼籲善待湖北人

3月19日,600名荊州籍務工人員乘坐赴粵專列踏上了返崗之路,當天湖北省委書記應勇親赴車站,為外出務工的湖北農民工送行;同時,這位湖北“父母官”還向全社會發出呼籲:請求全國各地、全社會善待湖北人民,善待湖北農副產品。(見下面附圖)而3月20日《人民日報》也發表評論稱,應勇的這番呼籲,顯然有著明確的針對性,對於消除社會上一些人對湖北籍人員的歧視與偏見,保障湖北籍人員的平等權利,有著“撥亂反正”的意義。

當時剛剛看到這則新聞那會兒,筆者還頗有點不以為然,覺得有些小題大做了。但隨著時間推移,我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當時的不清醒,目前某些國人歧視同胞的惡行讓人感到憤怒,其低劣的品德與素質更讓人感到不恥!讓我們用放大鏡看一看這些惡劣行徑吧:高速服務區公廁專門設置“湖北籍廁位”,並在停車區域專門劃分“湖北籍停車區”;還有湖北籍務工人員到達務工地點時,遭到當地居民拒絕和驅趕,或者違反政策規定要求他們繼續隔離14天;更有甚者,個別地方、個別人則是彷彿嗅到了銅臭味和“發財機遇”,向湖北人收取高昂費用……

善待湖北人是社會發展的道德基石

武漢是一座英雄之城

​ 眾所周知,在今年這場艱苦卓絕的抗疫鬥爭中,湖北人民作出了巨大犧牲和貢獻,沒有湖北和武漢的勝利,哪會有全國的勝利?特別是武漢從1月23日開始“封城”,1000萬武漢人民響應國家號召居家隔離、至今已有兩個多月,有效阻止了病毒向外擴散,挽救了全國其他省市無數兄弟姐妹的生命。而你、我以及家人和親友,也許就是被挽救的生命之一,毫不誇張地說,這是一場“大功德”。現在國內疫情基本勝利了,但為抗疫作出了巨大犧牲的湖北人民反而處處遭受歧視,這些以怨報德的惡劣行徑,必須受到道德的譴責。

“湖北籍廁位”“湖北籍停車區”以及針對湖北人的不合理隔離、收費等等歧視行為,是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踐踏,也嚴重背離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古以來,我們的傳統文化就講究“與人為善”;新時代的核心價值觀一脈相承,也提出了“友善”這一最起碼的公民道德要求,是每一箇中國人都必須牢記並踐行的。如今面對新冠疫情這樣的大災難,全體中華兒女都應當萬眾一心地團結起來,而不應該相互猜忌、拆臺;所以對待走出家門、到全國各地幹事創業的湖北同胞,我們決不應該有半點歧視,反而應當處處尊重他們、處處理解他們、處處為他們提供便利。

善待湖北人是社會發展的道德基石

武漢將於4月8日解封

眼下,國內正處於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兩手硬”的關鍵時期,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加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是當前的發展大局和重中之重。據央視新聞報道,武漢也即將於4月8日解封,從那時起,武漢人也將奔赴全國各地,為國家建設繼續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而某些地方、某些人針對湖北人的歧視言行,是嚴重缺乏大局意識的表現,對於全面推進復工復產、恢復生產秩序是極為有害的,對於鞏固當前持續向好的疫情防控態勢、保持全國社會秩序和諧穩定,也是極為有害的。歸根結底,歧視湖北人,就是對團結抗疫大好書面的破壞,就是對全面復工復產發展大局的破壞。

所以,每一個講道德、有良知的國人,都應當旗幟鮮明地站出來,對那些歧視湖北同胞的行為說“不”,對那些破壞團結、破壞發展的行為說“不”。只有善待湖北人,才能體現中華民族的善良美德,才能以團結的力量戰勝疫情、建設國家。善待湖北人是社會發展的道德基石。值此全國人民齊心協國戰疫情、復經濟之際,我們應當對待湖北同胞懷有一顆善良之心,因為正如《人民日報》說的那樣:善待湖北人,就是善待我們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