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吟系列·丹菊


云中吟系列·丹菊

菊。清/石涛画作。


“春日才看杨柳绿,

秋风又见菊花黄。

荣华总是三更梦,

富贵还同九月霜。”


菊乃花中四君子之一,亦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产量居首。因菊之清寒傲雪、经历风霜、高风亮节之品行,素有“花中隐士”之号。古人多以菊为诗,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淡泊,有郑所南“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之气节,亦有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之情谊。

据经籍载,中国栽培菊花历史已有3000多年。《礼记·月令篇》:“季秋之月,鞠有黄华”。《尔雅》云:“菊,治蔷也。”周处《风土记》曰:“日精,治蔷,皆菊之花茎别名也。生依水边,其华煌煌;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九月律中无射,俗尚九日而用候时之草也。”《离骚》有“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名句。

菊有多名,一名治蔷,一名日精,一名节华,一名传公,一名周盈,一名延年,一名更生,一名阴成,一名朱嬴,一名帝女花。目前国内主要分布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及西南各地。国外则广布印度、日本、朝鲜、前苏联等地。其中诸地丹菊中,山野之地,菊花多者,在辽东,丹心黄蕊,久服可令人长生,平肝明目,疏风消热,轻身延年。其品节凌寒不凋、淡泊自处、与世无争。


云中吟系列·丹菊

服菊花,升云天。


辽中亦有上天下净禅师者,偏爱禅那,恬虚静泊,丹青护法,五载于曹溪祖庭,绝世离俗,孤守青灯,绘《六祖生平图》;与世不群,凝心胜境,画《绢本六祖说法图》。其画作浑厚博大、匠心巧思、别有天趣。师淡漠名利,唯道为珍,凡俗禅侣,莫不推服。

师字印通,辽宁新民人氏,幼受庭训,性喜丹青,及长,受其舅父之教,常入佛寺彩绘壁画,约己守节。后至辽宁丹永福寺、鞍山千山寺、沈阳长安诸寺,绘制壁画,进德自度。越数载,过山海关,行脚赵州,侍柏林禅寺净慧长老坐下,七载守心,丹青习禅,得画坛耆老黄懋忱先生点评指导,画作多被法国、澳大利亚等域外寺院供奉。期间完成《观音菩萨三十二应身图》、《佛祖源流图》恢宏巨制,而后应南华寺请,师南下参礼曹溪,栖心胜壤,绘《禅门祖师公案》、《六祖生平图》、《六祖说法图》(高4米,长24米),历时五载,未有间断。及巨制成,师乃栖遁终南,绘画《西方净土变相图》。辛卯年,因缘时节,师在终南山净业寺发心出家。乙未,在广东云门山文偃祖庭受具足大戒。戊戌年,师入陕西南宫山弘一寺,绘制大型经变巨制《观无量寿经》。时年冬,师躬移寺外,志存大乘,幽遁于辽中新民,孤行林泉,绝迹俗务,丹心自守。

师之行迹东起辽东,南礼曹溪,西参终南,北敬燕赵,多为禅院壁画,叹为稀有。为求圣境,师两次杖策行脚印度,礼佛于佛诞生之地蓝毗尼园 ,拜佛于佛成道之地菩提道场、行礼于佛初转法轮之地鹿野苑,合十于佛涅之地拘尸那迦。精诚之至。师自修道,节操惟严,誓求大乘,日诵《法华》逾七载,后日持楞严神咒七遍,至今未尝一日废忘,精进如斯。感佩无量。

子曰:“君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然世人鲜能知味也。余心向往之!心向往之!故曰:当世之“四君子”者,师居其一。有古德之风。当礼敬。是为记。

《山海经》曰:女几之山,其草多菊。

《埤雅》:菊本作鞠,以鞠躬也,花事至此而穷尽也。

《抱朴子》曰:日精、更生、周盈,皆一菊也。而根茎花实异名者或无效者,故由不得真菊。

《唐书李适传》曰:凡天子飨会游豫,惟宰相及学士得从,秋登慈恩寺浮图,献菊花酒称寿。

《神仙传》曰:康风子服甘菊花、桐实后得仙。

《本草经》曰:菊有筋菊,有白菊、黄菊。菊花一名节花,一名传公,一名延年,一名白花,一名日精,一名更生。又云:阴威一名朱嬴,一名女花。其菊有两种者:一种紫茎,气香而味甘美,叶可作羹,为真菊;一种青茎而大,作蒿艾气,味苦不堪食,名薏,非真菊也。


云中吟系列·丹菊

禀气灵和。


《拾遗记》曰:背明国有紫菊,谓之曰精,一茎一蔓,延及数亩。味甘,食者至老不饥渴。

《名山记》曰:朱孺子吴末入玉笥山,服菊花,乘云升天。

《荆州记》曰:南阳有菊水,其源旁悉芳菊,水极甘馨。

嵇含《菊花铭》曰:煌煌丹菊,暮秋弥荣;旋蕤圆秀,翠叶紫茎。诜诜仙徒,食其落英。

左九嫔《菊花颂》曰:英英丽质,禀气灵和;春茂翠叶,秋耀金华。

宋鲍昭《答休上人菊诗》曰:酒出野田稻,菊生高冈草;味貌复何奇,能令君倾倒。玉碗徒自羞,为君愧此秋;金盖覆牙柈,何解心独愁。

宋苏轼《赠刘景文》曰: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陆游《晚菊》曰:蒲柳如懦夫,望秋已凋黄;菊花如志士,过时有余香。眷言东篱下,数柣弄秋光。粲粲滋夕露,英英傲晨霜。高人寄幽情,采以泛酒觞。投分真耐久,岁晚归枕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