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問題為什麼會導致心慌、胸悶、煩躁、失眠?其實根源在肝

情緒問題為什麼會導致心慌、胸悶、煩躁、失眠?其實根源在肝

最近,各單位都陸續全面復工了,魚尾君也逐步恢復了正常上班。

就在復工第一天一大早,一位阿姨就急匆匆地進來。

“大夫,我最近心慌、胸悶、肚子脹、沒食慾,一點小事就煩躁,晚上只要有一丁點聲音就睡不著,你說我這咋辦啊?”

“阿姨,您彆著急,慢慢說。”

後來魚尾君才搞清楚,阿姨50多歲,因為疫情已經在家閉關一個多月了,生活節奏全被打亂,本來的日常遛彎和廣場舞也被迫暫停。

結果現在疫情全面好轉,阿姨的情緒卻全面“崩塌”,沾火就著,身體也出現各種不適。

情緒問題為什麼會導致心慌、胸悶、煩躁、失眠?其實根源在肝


1


這些年,生活改善有目共睹,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很多朋友都有體會,樓房裡的鄰里關係淡漠,樓上樓下“老死不相往來”。

但是,有一樣東西卻能“打破”鄰里間的隔閡。

那就是噪聲,特別是隔音不好的樓房,被迫“偷聽”鄰居的高聲談笑都是基本操作。

可惡的是,有的鄰居還是“週末裝修”愛好者,遇到了,就自認倒黴吧~

情緒問題為什麼會導致心慌、胸悶、煩躁、失眠?其實根源在肝

當然,最不幸的就是碰到熊孩子,不用多,一個就夠了,不分場合、不分地點、不分時間全天候製造噪音,防不勝防。

特別是碰到熊孩子們上體育網課……

情緒問題為什麼會導致心慌、胸悶、煩躁、失眠?其實根源在肝

好了,回到阿姨的問題。

乍一看,症狀好像很多,但是不論胸悶、氣短還是腹脹,核心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煩躁的情緒。

因為疫情導致的一個多月居家隔離,加上鋪天蓋地的疫情報道,營造出了一個壓抑緊張的氛圍。

在這種氛圍中,人的情緒難免會跟著緊張焦慮,進而變得敏感。

就如同這位阿姨,如果在平時,鄰居的一點響動可能也不會造成什麼嚴重影響。

但是現在情況不同了,樓上的小朋友略蹦躂兩下,都可能導致阿姨心跳加速,煩躁不安。


2


中醫認為,肝(中醫的“肝”和西醫解剖學的“肝臟”器官是有區別的,這個我們以後再說)和情緒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可以說

情緒是否暢達和肝的狀態息息相關。

這裡要明確一點,情緒暢達不是一味的開心,如果一個人一天到晚都在傻樂,那他八成有問題。

情緒問題為什麼會導致心慌、胸悶、煩躁、失眠?其實根源在肝

生氣、憤怒、悲傷、喜悅等等都是我們常見的情緒,只要在適度的範圍內都屬於正常,也不會對身體造成嚴重的問題。

但是凡事就怕過度,一旦情緒滯澀,好比一個人整月都在悲傷,總是會生氣,那就會影響人的健康狀態。

此外,遇見讓你不舒服的事情,適度的表達溝通也很必要,讓情緒像流水一樣自如起落。

如果一味忍讓、迴避問題,情緒就可能“滯留”,帶來各種問題。

情緒一旦出現問題,就會影響肝的功能。

情緒問題為什麼會導致心慌、胸悶、煩躁、失眠?其實根源在肝

中醫認為,肝可以參與管理身體的很多部門,幫助身體各部門有序工作。

《內經》有云“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相當於皇帝身邊重要的將軍,為領導出謀劃策,調兵遣將。

情緒影響肝時,身體各部門就可能出現各種問題,有人表現為腹瀉,有人表現為咳嗽,有人表現為失眠,就如同上文的阿姨一樣。


3


那麼,怎樣才能時刻了解自己的情緒變化,並適當調節呢?

這裡為大家分享一個小練習(來自《溝通的藝術》),記錄你的情緒的變化。

首先列一個表格,內容如下:

1.日期;

2.場景(時間/地點):

3.情緒(單一情緒/複合情緒,溫和的/強烈的,身體的感覺,想法,行為);

4.牽涉的人;

5.表現和表達出來的感覺(為什麼/為什麼沒有);

6.對話主題。

每天晚上都花一些時間,回憶自己一天的情緒感受、牽涉的其他人,以及情緒發生時的具體情境等,填入這個表格。

如果發現自己的情緒有大的起伏波動,那就要及時調整,深呼吸、聽音樂或者做運動,等等。

身體就一個,照顧好她/他!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覺得有幫助,歡迎點個在看,分享給需要的朋友!


擴展閱讀:

《溝通的藝術》馬歇爾·盧森堡

《社會心理學》第八版.戴維·邁爾斯

《心理學與生活》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

《認知心理學》John.B.Best

《不抱怨的世界》威爾·鮑溫著,陳敬旻譯

《人際關係心理學》是本哲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