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传话筒”样式的领导,如何?

在我们每个人职场工作中,不知道你是否遇到过这种类型的领导:自己从他上一级领导那里领取到任务,然后回头就把领到的任务分配给下属,之后自己就是一种监管的状态,不再俯身参与执行具体的事务。这种领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传话筒"式的领导,其角色更像是一个"包工头儿"。或许,此刻我们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领导,或许,我们自己就是这种角色的领导。那么做一个这种类型的领导好吗?不妨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看。

一、从企业老板的角度来看经理人:

公司无论大小,老板都是那个领头羊,在激烈的竞争中,要活下去就要不断的往前冲。现在社会的经济发展速度于科技发展速度之快,让每个老板都有强烈的危机感,要想活下去就要不断拼搏,寻找机会点,然后把自己的想法来实现来盈利。在实现过程中,就需要聚合起来一堆儿人共同干事业。因为老板精力有限不可能所有的事务都面面俱到,这就需要有职业经理人的角色来参与管理。这种角色存在的意义是,参与管理,对老板的目标结果负责。这个岗位的要求就有了,要深刻领会老板的意思,能够很好的去落地这些想法,过程中需要团结大家,积极调动大家积极性,共同完成任务。如果仅仅是监控大家,而不能俯下身子痛兄弟们共同入场工作,那再老板心中会怎样想?我找了个大爷吗?我想这种状态肯定不是老板期望看到的。这种状态持续下去也一定会被干掉,因为这种经理人身上看不到责任心。

做一个“传话筒”样式的领导,如何?

老板需要的是工作中能够创造idea的人,而不是仅仅能完成老板idea的人


二、从一般员工的角度怎么来看经理人:

普通员工作为具体事务的执行人,所收到的信息均来自经理人,而非老板直接授意。普通员工会怎么看待这类经理人?我想如果有过此种经历的人都有深刻的感受。普通员工除了上班拿一份薪水,普通员工也会关注自身在这家企业发展,而不是一直就拿分薪水。普通员工也需要进步和学会,知识的获取与经验的传递。而不仅仅是做一个执行性的机器。如果经理人用工作填满了普通员工的工作与学习思考时间。仅仅就把普通员工当作一块砖,当作自己晋升拿奖金的一块砖,忽略了员工的发展计划,我想这样的经理,员工也不会认可,会觉得你有何德,何才,何能来领导我们?论想法没想法,论具体干活还没我们卖力,凭什么领导我们?


做一个“传话筒”样式的领导,如何?

我不想仅仅做搬运功,我也需要思考时间

三、从个人发展来看:

经理人这个角色,每个人理解都不一样,有人理解是桥梁,有人理解是小脑。这个角色需要能够清晰的知道自己的定位,要理解自己上级boss每一项工作意图与落地的打法,还要能够把这种打法在落地中很好的执行下去,需要去协调上级资源,同级资源,下级资源,共同完成工作的目标与任务。如果做了开篇描述的"二传手"样式的经理人,无法完全深入业务。这种状态即便老板能忍,下属能忍,看似过的很爽,平时自我感觉也很良好,那也是自掘坟墓。一旦有一天离开了这家单位,会发现社会需要的更多的是能干活的人,而不是能做领导的人。还有一点,在安逸的环境中待太久了,就丧失了战斗力。同时也浪费了太多的时间,整个社会都在披荆斩棘的前进,而这类型却舒服了太久。奋斗总是一身泥巴,怎么会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呢?

做一个“传话筒”样式的领导,如何?

奋斗者都是用身躯做梯子


一般来说,这类经理人大多不是外聘的,因为外聘的经理人通过竞争面试,深知这类岗位获得的不易,就会更加珍惜,所以到了这类岗位上就会特别努力。反倒是一些企业内部的老员工,因为做的时间相对长一点,赶上企业发展用人之际,被火线提拔,但并未经过完整系统性的培训。加上自己在这里工作有一段时间,心理产生了职业倦怠期,觉得自己是老员工有资格了,就放松了对自我的要求。但是别忘了,做普通员工与经理,老板期待是不一样的,水涨船高。那天老板忍不了就要考虑自己的下家了。然后出去面试的时候,发现外界这个要求更加高,自身能力也没提升,干具体事务又深入不进去,造成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了。所以,人在职场,心存敬畏,敬畏这个时代的变化,千万别做一个“传话筒”、"包工头"样式的领导。

做一个“传话筒”样式的领导,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