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燕:醫患成為最親密的“戰友”

記者 陳思

“懸壺入荊楚,白衣做戰袍。”投身戰“疫”一線的市中醫醫院副主任護師張海燕在武漢度過了一段難忘的歲月。

初到武漢時,整座城市很冷清,病區裡是被病痛折磨的患者,整整53天,張海燕與患者肩並肩,心連心,齊心協力,共同戰“疫 ”。臨別時,武漢當地群眾依依不捨、淚眼相送……電話那頭,張海燕几度哽咽。令張海燕感觸最深得是,特殊時期醫患之間成了最親密的“戰友”。

在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發熱19病區工作期間,張海燕所在病區的重症、危重症患者居多,疫情嚴重時,每個班(次)要管理42位患者。護理新冠肺炎患者,除了尋常照料外,還需要掌握相關護理儀器的操作方法,“監護儀、呼吸機、高流量氧療機、輸液泵、注射泵、除顫儀、負壓吸引器等都要熟練使用才行。”張海燕說,護理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要對各學科的重症疾病有著紮實的護理經驗,在面對不同患者時需快速制定不同的護理方案和措施。所有工作細節完善下來,一個班上完,整個人累得渾身乏力。可是隻要一進入病區,張海燕就會瞬間“滿血復活”,她坦言,給她無窮力量的正是她所照顧的患者。

張海燕記得病情高發的那幾天,一位70歲的患者對她說:“你快去照顧其他患者,我都這麼大年紀了,就別浪費國家資源了。”還有重症轉輕的患者在病區向醫護人員用手比心,寫下一封又一封的感謝信。

“最開心的還是患者出院的時候,患者恢復健康,我們很有成就感!”張海燕說,經過疫情歷練,醫護人員開始習慣每天“戰鬥”的節奏;與患者相處,讓醫患之間像親人也像戰友。“疫情過後,也許他們沒辦法記住我的樣子。但我相信,他們一定會在某個時刻,想起我這身防護服。畢竟,我們共同經歷、感受過特殊的日子,也一起努力抗擊病魔,並取得了勝利。”

去武漢支援這段時間,張海燕的單位領導、同事經常發微信鼓勵她,張海燕支援抗疫一線的勇氣讓一起工作過的男同事們都敬佩不已。不久之後,張海燕將回到家鄉的工作崗位,但她與武漢也結下不解之緣:“我對這座城市有著不一樣的感情,因為我和我的‘戰友 ’們曾在這裡拼過命。沒有被疫情打垮的城市和人民都是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