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武漢醫生:雷火疾馳瘟癀散,江城處處又飛花

“歸期已至。抗疫大考的卷子終於完成了,駐地酒店的窗外也已經漸漸能聽到喧鬧,聊天的、打球的、唱歌的,這兩天還時而有竹笛聲。這段日子的經歷之充實,與平時我在診室裡心平氣和坐診看病的工作生活相比,每天都濃縮了平日好多天的量。”

支援武汉医生:雷火疾驰瘟癀散,江城处处又飞花

記得初至武漢時,遍地白雪,整座城市安靜清冷,但一旦踏入雷神山醫院的範圍,看到的則是整個“山區”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當時由於大雪突如其來,許多建築工人在修繕房頂,更多的在做病房交付前的檢查維修。正好趁這短暫的空檔,我們也有條不紊地抓緊時間做上陣前的準備工作。一切都需要儘快地熟悉起來,陌生的醫院地形、陌生的醫護工作站、陌生的院感防護制度,以及即將到來的罹患陌生疾病的患者。 交付到我們手上的是僅僅做完硬裝修的“新房”,雷神山的建設和運維任務很重,特殊時期並沒有足夠的後勤人員,開張之前只能靠自己再做一次“軟裝”。幸好在隊裡大多是年富力強的姑娘和小夥,大家手提肩扛、盤點整理了整整兩天,大到衣櫃、藥架、呼吸機,小到拖鞋、臉盆、手術衣,足足幾十噸的物資,終於把“家徒四壁”的毛坯房變成能收治病人的病房。經此一役,隊員們相互不知不覺多了幾分袍澤間的親近感,而病區也忽然真正有了戰地醫院的感覺。 收治第一批患者的那天,僅從下午到傍晚,陸陸續續來了三四波患者,總共三十多個。有早期發病剛開始發熱咳嗽的,也有起病數旬而遷延不愈的,病情輕重不一,最嚴重的幾個吸氧狀態下的氧飽和度都很難維持正常。 為了迎接這批患者,隊裡的醫護幾乎全員出動,在艙裡的分配床位、登記信息、引導病人、詢問病史、發放藥品、開展治療,在艙外辦公室的書寫病歷、開具醫囑、準備藥物、統籌安排等。子夜0點,摘下戴了近10個小時的口罩和防護鏡,看著臉上的壓痕時忽然真實地意識到,屬於我們的戰鬥真的打響了。 身處戰地,一直被家人和朋友們遠程呵護著,被關心最多的除了吃住行外,剛開始那會兒還經常會被問到有沒有害怕。說句真心話,實在是從開始就沒怕過。病毒雖然是新來的,大家都跟它不熟,但就中醫來說,卻早就與瘟疫對抗了千年。醫聖張仲景就是因為家鄉大疫,發奮研究醫學,立志做個能解脫人民疾苦的醫生,提出“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者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採眾方”,寫下了中醫經典著作《傷寒雜病論》。往後的世世代代,但凡有大疫橫行,總會有蒼生大醫帶領徒子徒孫們濟世救人。

支援武汉医生:雷火疾驰瘟癀散,江城处处又飞花

身為男子漢,亦是中醫藥傳承的接班人,對抗瘟疫,乃職責所繫。治療開展之後,患者的那些症狀,發熱、咳喘、口苦咽乾、納差、眩暈……都與歷代大家寫的書上幾乎分毫不差,就連病情變化的規律都有不少相似之處。再細體會幾位院士專家所作治療指南,也是理法合度、方藥精準,我內心的最後幾分不安也隨之消散。

支援武汉医生:雷火疾驰瘟癀散,江城处处又飞花

診療工作一天天按部就班地開展,每人每天兩頓湯藥是必備,根據體質不同、證型變化,隨時都可以調整。雷神山的中藥庫非常齊全,無論是常用不常用的,平價還是名貴的中草藥,都能開具,就像上了戰場後發現平日裡用順手的武器都能隨時隨地供給,讓我們這些醫生可以有的放矢。除了拿手的湯藥之外,平時攢的一些壓箱底招數,但凡對治療有用的,都傾盡全部給病人用。咳嗽厲害的,針刺半小時緩解;陽虛畏寒的,做艾灸、做敷貼都能好很多;還有不少病人隔離病房住太久,焦慮、緊張、心悸心慌得厲害。恰巧,去年新研究了寧心帖,臨出發前我特地往行李箱裡塞了一大盒,給患者一用也是療效明顯。

支援武汉医生:雷火疾驰瘟癀散,江城处处又飞花

眼看病人們一天比一天好,CT片子上肺裡的陰影也一次比一次少,隔離艙裡的氣氛日漸輕鬆起來。每次進去查房,與患者們講完病情後,都喜歡家長裡短的再聊上一陣,醫患關係非常融洽。這些天來,不僅認識了新冠肺炎這個病,也窺見了瘟疫肆虐下武漢百姓生活的點點滴滴。

支援武汉医生:雷火疾驰瘟癀散,江城处处又飞花
支援武汉医生:雷火疾驰瘟癀散,江城处处又飞花

一位阿姨,她的先生在她入院前的三天剛剛因為疫情去世,而其女兒依然奮鬥在武漢一家三甲定點醫院的第一線治病救人,每次遇到都很體貼的為我們考慮很多。一對母子,母親在上海工作的單位恰巧在我們龍華醫院對面,母子倆同時入住我們病區相鄰房間,又與在方艙醫院的父親同時出院,在隔離點團聚。另一位大姐,一直在給武漢的一線定點醫院做廣告牌和裝修,每次除了不停地謝謝還總會叨叨著哪邊醫院還有好多事情要做。每天查房都能聽聞很多小事,在每天的雞毛蒜皮裡,看到了武漢人的堅強、剛毅、執著、樂觀、熱情,還有彼此之間可能終身無法切斷的緣分。

支援武汉医生:雷火疾驰瘟癀散,江城处处又飞花

來到武漢,被很多人稱了一聲英雄,最起初胸中一腔熱血挾著些少年心性,我覺得只是做了該做的事,全然不以為意。待久了覺得武漢的百姓,那些在這裡做著日常普普通通工作的班車司機、執勤民警、志願者保潔小哥、維修師傅、送飯大叔等,他們也都是英雄。臨走之際,舉目望去,心中卻有另一番感悟。沒有誰是英雄,大家都只是普通人,只不過祖先在我們的血脈裡留下了一些文化特質,讓我們能在大難之時,克服恐懼和慌亂去共同面對和拼搏。 作者:上海國家中醫醫療隊隊員、龍華醫院心病科馬子霖主治醫師 編輯:山巍 責任編輯:金曉英

支援武汉医生:雷火疾驰瘟癀散,江城处处又飞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