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路上不言悔 ——記廣西金秀三江鄉長樂村駐村第一書記彭文斌


扶貧路上不言悔 ——記廣西金秀三江鄉長樂村駐村第一書記彭文斌

駐村幹部

2020年1月19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2020年迎春文藝晚會上,小品《小村之歌》獲得與會領導和觀眾的一致好評,大家說:“這個彭書記不得了!”而小品中“彭書記”的原型就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輻射站黨支部(以下稱廣西輻射站)黨員幹部、金秀瑤族自治縣三江鄉長樂村駐村第一書記彭文斌。小品講述的就是他在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無怨無悔的初心堅守和扶貧幫困路上的點點滴滴。

做好開學前各項準備工作。健全完善校園防疫、物資儲備、復學復課、應急處置四個工作方案,備足防控物資,組織模擬演練,盯緊抓實學生、教職員工、校園、家庭四個關鍵環節,嚴格落實《春季開學疫情防控措施40條》,全力確保師生身體健康和校園平安穩定。

扶貧路上,不能有絲毫的模稜兩可

扶貧路上不言悔 ——記廣西金秀三江鄉長樂村駐村第一書記彭文斌

▲到村民家中慰問

2018年3月20日,經個人申請和組織決定,彭文斌同志被正式任命為金秀瑤族自治縣三江鄉長樂村駐村第一書記,常駐長樂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

作為駐村第一書記,直面基層群眾,直面每家貧困戶,第一要務是幫助貧困村實現脫貧、貧困戶實現致富。上任伊始,彭文斌深知脫貧攻堅的責任有多大、任務有多重,更懂得自己代表自治區生態環境廳承擔駐村扶貧任務。但作為一名基層環保人,一直以來從事輻射環境監測工作,對於扶貧領域幾乎是個門外漢,對如何做好農村工作必須從頭開始。

為此,彭文斌全面學習領會“精準”二字,進一步掌握“幫扶誰、誰幫扶、怎麼扶、扶得好”的要義。同時,認真學習理解自治區、市、縣關於精準扶貧工作的相關政策。自2018年擔任長樂村第一書記以來,彭文斌白天走村串戶、訪貧問苦,瞭解每家貧困戶的實際情況,因人施策、逐戶剖析。晚上,他把時間花在學習各級關於扶貧工作的政策制度規定上,他把關於扶貧工作的“六個精準”,解決好“四個問題”牢記心中。

彭文斌時常告誡自己,“只有消化了各項扶貧政策,才懂得怎麼因人施策,才能有的放矢。如果自己不懂、不明白就不能說,更不能亂說。把錯誤的政策宣傳給群眾,也會影響到政府的公信力”。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2018年9月11日,為了幫助解決長樂村趙秀娟不能辦理戶口的問題,彭文斌專程騎摩托車到幾十公里外的荔浦市茶城鄉派出所調查,卻因道路坑窪,在歸途中不幸摔倒,車倒在路中間,人昏迷在血泊中。在附近群眾的熱心幫助下,叫來救護車將彭文斌送到醫院,一出院他又馬上投入到脫貧攻堅工作中。

2019年8月26日,對長樂村貧困戶鄭忠亮來說,是一個值得慶賀的日子,女兒鄭劉倩被福建師範大學錄取。接到女兒的錄取通知書,鄭忠亮卻高興不起來,因為妻子劉鳳華患有尿毒症,每月透析費扣除報銷後自費3000多元,家庭條件非常困難,現在女兒上大學生活費、學雜費等從哪裡來?得知情況後,彭文斌及時將鄭劉倩的情況向廣西輻射站領導報告。在站領導的呼籲下,全站立即組織為鄭劉倩捐款助學的行動,短短一天時間,全站幹部職工為鄭劉倩捐贈助學款7225元。為了減輕鄭忠亮的家庭負擔,幫助鄭劉倩順利完成大學學業,彭文斌正在同福建師範大學聯繫,準備為其申請少數民族貧困學生助學補助。

扶貧路上,不能有過多的兒女情長

扶貧路上不言悔 ——記廣西金秀三江鄉長樂村駐村第一書記彭文斌

2019年1月31日,對於新娘向輝雲來說應該是一生中最幸福最特別的日子,今天他和新郎喜結連理。然而直到她穿著婚紗在親朋好友的簇擁下,走進婚慶禮堂見到新郎彭文斌,這時她懸著的心才終於放下。為了這個幸福時刻,他們等得太久太久。也許大家會問“為什麼啊?”,因為他們曾因為扶貧工作先後3次推遲婚期。

2019年6月至10月,愛人向輝雲因業務能力過硬,被選中參加第二屆全國生態環境監測技術大比武競賽,5個多月時間裡,二人很少見面,常常在夜深人靜時互發微信問候。中秋節那晚,在萬家團圓之夜,身在長樂村的彭文斌和正在防城港競賽集訓的愛人向輝雲,只能遙借明月寄相思、微信視頻訴衷腸!

聊起自己扶貧經歷和家庭生活,彭文斌的回答是:“作為駐村第一書記,我不能有過多的兒女情長!”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為了把扶貧工作做好,他把身患疾病的父母安頓在湖南老家調養,偶或利用閒暇時間通過網絡視頻給父母送去問候;為了把扶貧工作做好,他不得不三番五次地勸導妻子理解自己、支持村裡的工作;為了把扶貧工作做好,幫助一位農戶解決好戶口辦理問題,在騎車摔倒右大臂脫臼擦傷的情況下,也沒有告訴家裡任何一位親人。

自古忠孝難兩全。為了完成精準扶貧工作,為了讓更多的貧困戶早日脫貧致富,彭文斌把兒女情長深深埋在心底,他要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扶貧工作上去,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是他一名共產黨員應盡的義務和責任。

扶貧路上,不能有些許的畏首畏腳

扶貧路上不言悔 ——記廣西金秀三江鄉長樂村駐村第一書記彭文斌

作為駐村第一書記,在扶貧幫困路上,彭文斌感受最深、工作最難做的是:如何幫助村裡找準癥結把準脈,開對藥方拔窮根;如何激發貧困戶的內生動力,改變他們等、靠、要的思想陋習。如果工作中有些許的畏首畏腳,都將給精準扶貧工作帶來難以逾越的阻礙。

長樂村貧困戶黃某某可以說是出了名的“釘子戶”。他曾經為了套取國家扶貧產業補助,偽造過29畝砂糖橘種植合同;也曾為了得到更多的扶貧搬遷安置房面積,把過繼給大舅子家10年的小兒子要回來;又曾因其長期家暴導致妻子出走。為此,彭文斌多次找到黃某某,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做工作,但收效甚微。去年5月26日,黃某某又找到彭文斌,讓彭文斌再次出面要回他的小兒子。面對這樣的問題,彭文斌完全可以一推了之。但為了不讓一戶掉隊,彭文斌還是撥通了他小兒子的電話。可是孩子就是不願意跟黃進意生活。黃某某惱羞成怒,指著彭文斌的鼻子罵:“你是南寧來的書記,村裡的老大,這點屁事都搞不定,還當什麼書記?”他不僅摔壞了村幹部的手機,還拿刀威脅說:“如果村裡不能幫解決問題,我就把村公所的東西都砸爛。”面對這樣的威脅,彭文斌並沒有畏首畏腳,而是不計前嫌、迎難而上,按照國家政策幫助黃某某申請產業補助、幫助其搬遷安置。在十多次主動登門走訪後,黃某某終於被感化,主動發展生產並於2018年底順利實現脫貧。

在長樂村的扶貧實踐中,彭文斌努力踐行“六個精準”要求,不畏艱險、克難攻堅,用實際行動詮釋著精準扶貧的核心要義。長樂村是典型的山區貧困村,距離縣城80公里,距離鄉所在地20公里,全村共有322戶,總人口988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45戶524人,管轄11個自然屯,村屯分散,多在高山半腰,生存生產環境惡劣。2018年駐村以來,彭文斌走訪了長樂村的每個村屯、每家農戶、每塊土地、每片山林,精準瞭解貧困戶的家庭結構、文化層次、思想狀況;考察了每塊田地的土壤性質,研究適合種植什麼作物,適合發展何種產業?截至目前,在彭文斌同志的帶領下,長樂村除1人因無勞動能力尚未脫貧,其他144戶貧困戶(全村共322戶)已全部實現脫貧。

彭文斌說:“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年,也是最關鍵一年,儘管全村已基本實現脫貧,但既有產業能否持續向好發展,如何確保脫貧群眾不返貧,唯有叩問初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擔使命,2020年我已做好準備,扶貧路上不言悔、整理行囊再出發。”(通訊員 高德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