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作文主题猜想:目标、变化

2020年高考作文押题素材

一、目标

没有目标,理想便没有方向。

目标宛如一颗启明星,璀璨晶莹,它让人暂时压抑放纵的欲望,成为一个兢兢业业的修行者,只为有朝一日踏上星空下的圣地。

有时候,它仿佛是那样可望而不可即,不像一面鲜红的旗帜,在跑道的终点迎风招展,向运动员赤裸裸地预告奖赏和勋章。但在那些默默奋斗的日子里,它却能为抑郁苦闷的你输送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希望。

不怕你有鸿鹄之志,只怕你的梦想轻似浮萍。

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曹植

【出处】语出曹植的诗作《鰕[xiā]䱇[shàn]篇》

【释义】燕雀在树枝柴篱间上下,又岂能识得鸿鹄的志向。

【素材运用】

何为小大之辩。小则数仞而下自诩飞之至也,大则翱翔蓬莱远观浩荡青冥。

……

遥想当年,陈涉在田垄上高呼:“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寥寥数字却好似身后有着千军万马。夫骥骜之气,鸿鹄之志,有谕乎人心者,诚也。若无此,何谈振臂一呼,何来秦王朝付之一炬。目光所至的田垄在陈涉眼中似乎是苍茫的碧海,他似乎望到了乘风踏浪的自己向彼岸进发。

……

虽然结局陈涉被车夫所杀,项羽自刎于乌江,止步于梦想一步之遥的地方。但陈涉和项羽的名字却镌刻在了华夏历史中,从未暗淡,从未泯灭。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虽不曾目睹当年的金戈铁马,仅仅史书中的字里行间也足以让燕雀后辈高山仰止。吾辈青年,当有少年心事当拿云之志,当怀且将新火试新茶之勇。若目光短浅,着眼困顿,无异于井底之蛙坐享一井之宽。固步自封者处于淡然以居心,却错过孑然灯火后的熊熊火焰。纵使一人,也要似有千军万马,不懂何为望而却步半途易辙,只道乘风破浪骐骥一跃。纵使山穷水复无路可走,自会许你柳暗花明又是一村。

(篇幅原因有删减)

▣点评

作者巧妙运用了《逍遥游》中的思想,列举陈涉、项羽的例子,引用或化用了诸多古诗词,语言优美,比喻贴切。不足之处在于,举例与立意不够匹配。文段立意应是“小不知大”,但在引入人物素材时却只是围绕“鸿鹄之志”展开论述,只有正例没有反例,难以凸显燕雀的视野之小。此外,部分语句虽然精练,但读来不够顺畅,可能会影响理解和阅读体验。

方向是比速度更重要的追求。——白岩松

【素材运用】

白岩松说:“方向是比速度更重要的追求。”诚然,在努力向前的过程中,若是我们连一开始的方向都未选对,又谈何实现理想,成就辉煌?在错误抉择时及时止损,或许是比奋力向前更明智的选择。所以我们看到班超投笔从戎,鲁迅弃医从文,孙中山由学习资本主义转向以俄为师。若是没有他们及时的转变,历史的长河之中又怎会留下他们的篇章。

▣点评

作者在充分理解素材的基础上,引用班超、鲁迅和孙中山的例子,论证“方向比速度更重要”。文段先设问自答,再以凝练的语言逐一铺列素材,最后以反问作结,一气呵成。不足之处在于语言略显浅白,建议适当运用一些更为精准的词汇,提升语言魅力。

有些鸟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的,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肖申克的救赎》

【素材运用】

有些溪是注定不会被顽石堵住去路,它们的每一次泠泠作响都闪耀着自由的粼粼波光。有些树是注定不会被峭壁阻碍生长,它们的每一个枝冠都闪耀着自由的无限风光。有些鸟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的,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璀璨光辉。

▣ 点评

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分别以溪、树为主语仿写素材,与素材构成一系列排比句,用词适当,语言流畅。不足之处在于仿写句只是单纯的结构仿写,在语意上比较重复,没有递进和提升的关系,导致文段在论述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大。

柯洁:最像棋士的棋士

柯洁荣誉满身,成为目前世界围棋第一人,但他的征程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荆棘困阻。柯洁所获得的荣誉的背后是数不尽的扶额沉思,是叹息、懊悔和落泪。

2015年,正处于急速成长阶段的柯洁,在西南王比赛中败于时越。前一日才击败中国围棋第一人古力的柯洁,本有望卫冕。由于在比赛中未能准确判读时越的招数,柯洁多处下风,备受钳制,使得“花式吊打”这一词语成为棋界媒体新宠。之后在LG杯半决赛时,柯洁因其浮躁轻敌而没能顾全棋面。过于冒失冲动,使得他在棋盘上追击过头,败于井山裕太。

人们常说胜败乃兵家常事,重要的是心态而不是结果。向来在微博上健谈的他沉默了,口无遮拦的次数也减少了,他把自己藏匿于整日的围棋练习之中。常言道:天道酬勤。在一个月后的理光杯决赛中,柯洁以一套极其复杂的组合拳击溃时越夺得冠军。(P.s.组合拳:常指为了达到一定目标,采取一连套的措施或实施一整套的步骤。)

夏伯渝:珠峰“斗士”

2018年5月14日10点40分,69岁的夏伯渝成了用义肢登上8844.43米珠穆朗玛峰顶的第一人。这个国家登山队运动员一生经历了无数超出了常人能想象的坎坷。

夏伯渝26岁时登珠峰失败,而且因腿部冻伤必须将双腿截肢,在病床上又得知父亲在自己登山期间已经去世,“一个国家队运动员,一夜之间变成一个残疾人,我怎么也接受不了。”夏伯渝说。在截肢的第三年,他逐渐振作,终于戴上假肢之后,夏伯渝立即进行了康复训练,一下子觉得“可以开始向我的梦想前进了”。

但1996年,47岁的他又被检查出淋巴癌中晚期,被迫接受手术和放疗。即便如此,夏伯渝也没有放弃登山梦想,他说:“人要快活地活着,就得有目标。我之所以失去双脚、双腿,又患上癌症,还能活到现在,就因为我有珠峰的梦想,要再登一次珠峰。要不然,我早垮了。”于是患病期间他也坚持锻炼身体。夏伯渝的妻子,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的马怡也激励他说:“你只要活一天,就要为你再登珠峰去拼一天,去斗一天。如果你消沉下去,不仅是对方赢了,而且说明你的梦想太不堪一击,它在嘲笑你。”

一直到成功登顶的这天,夏伯渝都坚持每天早上四点半开始进行一个半小时的身体力量训练:背上10公斤的沙袋练深蹲,150次一组,练10组;引体向上,10个一组,练10组;还有仰卧起坐、俯卧撑,全面身体训练和徒步爬山等项目。这样坚持到到2018年,身体状况良好的夏伯渝终于将自己43年的登珠峰梦想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二、变化

新事物与旧事物的交替,不是一次性的迅速切换,而是在后者的凋零中暗自生长,在后者的落幕中悄然准备。

每一种变化都有自身的发展历程,都不是平地起波澜,既与人心紧密联系,又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

急剧变化的社会,给人们带来了无数机遇,亦潜伏着风险与危机,如大海中不断翻涌的潮水,人行其上,需要足够的智慧和勇气乘风破浪,如此才能高歌猛进。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桓宽

【释义】聪明的人会根据时期的不同而改变(自己的策略和方法),有智慧的人会根据事情的具体情况(发展方向)而制定合适的策略。

【素材运用】

从古至今,世间万物的变化不曾停止过一刻,正如赫拉克利特所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而在科技迅速发展、互联网遍布全球的今天,各种变化更是一日千里。因此,“明者因时而变”已成为大众共识,但遗憾的是,“知者随事而制”却常常被人忽略。

“因时而变”体现了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在信息化的时代,传统行业唯有抓住时代潮流,积极推进“互联网+”,才能实现转型和突破。顺丰公司是其中的代表,它积极投入科技研发,进行智能路线规划,逐渐成为快递行业的巨头。但与此同时,“随事而制”或许更值得每一个人重视。“互联网+”虽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但它并不是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若是企业不考虑自身的具体情况,将新的营销策略强加在原有的业务上,就会像牛窝网一样,短短三个月就杳无声息。

若想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因时而变”和“随事而制”缺一不可。唯有认识时代、理解时代,不迷失在变化的潮流中,才能实现真正的创新与发展。

即使是想保持现存的事物,也必须生长,在生长中修剪,譬如,指甲。——冯唐

【出处】语出冯唐的长篇小说《欢喜》

【素材运用】

最怕自己一生默默无为,还夸自己平凡难能可贵。真的难能可贵吗,不过是失意下的心理安慰罢了。可在当今社会下,有些人在努力了一阵子后取得了一些成绩,便自满于现状,不思进取,陶醉于“我已经很好了,不需要那么努力了”的虚假心理暗示,抱残守缺,自欺欺人,把自己堕落到了尘埃里。这样的做法真的可取吗?

余窃以为不可取,冯唐有言:“即使是想保持现存的事物,也必须生长,在生长中修剪,譬如,指甲。”就算是指甲,在不经历定期修剪下,也不可能一直保持着美观,何况于人的境况呢?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世界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你停下了脚步,就只能被别人拉开距离;你甘守一隅,不向四周蔓延枝叶,不仅会局限住自己,还将眼睁睁地看着其他植物吞噬你残存的一亩三分地。

对于一个人来说,如若甘守一隅,就会在逆水行舟中不断被水流冲垮。而对于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如若甘守一隅,就会跌落神坛,在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下,被挤下世界强国之林,在其他国家的虎视眈眈下,在夹缝中艰难生存。天朝上国的“大清”就是例子,艰难的近代五十年就是教训,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才用生命捍卫回我泱泱大国。发展才是硬道理,故切不可固步自封,甘守一隅。

因此我辈青年自当不沾沾自喜于小小的成绩,勇往直前,继昔日仁人志士之不守自满之念,开今朝后生才俊之击楫中流之志。人生不可重来,不可虚度,不可自满,奋斗有何不可,努力有何不可,梦想有何不可?

▣ 点评

作者先以现象导入,通过描写社会上某些人“自满于现状”的现象,以反问的形式表达自己对于“不思进取”的批评。第二段,作者引用短句,由“指甲的修剪”映射到“人的成长”,阐释了“变化”的重要性。

在第三段中,作者由个人引申到社会和国家,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而紧接着的第四段中,作者又回归自身,表达自己“勇往直前,继往开来”的决心。

全文由现象到观点,由小我到大我,既分析原因,又提出解决方法和期望,结构清晰,逻辑严谨。

不足之处在于,文章开篇使用“最怕自己一生默默无为,还夸自己平凡难能可贵”这句话并不合适,“默默无为”和“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不思进取”并不是一个概念。

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周易·乾·文言》

【出处】语出西周姬昌撰写的《周易·乾·文言》

【释义】终日自强不息,抓住时机,顺应潮流,做出正确的选择。

【素材运用】

“终日乾乾,与时偕行。”诚如古人所言,只有不断地去努力,去探索,去创新,才能不被时代的潮流抛在后面。人类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经历了几千年,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经历了几百年,社会的变化越来越快,唯有坚持探索、不断创新,才能做时代的弄潮儿。

探索是要对事物保持充分的热情和好奇,是“更新”不畏艰难地前进。中国拳王邹市明在业余拳击赛中夺得两次奥运冠军后,出于对职业拳击的热爱,放弃了一切名利,来到了美国洛杉矶拜著名的职业教练罗奇为师。在训练过程中,年近三十的他果断抛弃了练习了二十多年的业余拳击打法,每天进行十几个小时的体能训练,不停地研究新的战术、练习新打法。正是这种对拳击的不懈探索,使他获得世界拳王金腰带,成为中国的第二位职业拳王。

创新是创造新的价值。“万变不离其宗”,可只有那一变,是最能产生价值的。共享单车取得成功时,一大批以共享经济为主题的项目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共享汽车、共享厨房、共享酒店,甚至还有令人啼笑皆非的共享男友,可是没有哪一变化能如共享单车般成功。因此,盲目跟风不是创新,追随潮流不是创新。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是结合公司产品定位并满足市场需求的商业模式,是对于传统文化的扬弃,是科技的进步。(创新虽是发展的动力,但唯有结合自身情况,实事求是地创新,才能取得成功。)

唯有融合探索与创新,才能真正与时俱进。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这头雄狮正在崛起(向高处奔跑),支付宝、共享单车、高铁、网购让世界刮目相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向未来前进,也是对过去升华。探出土,发新枝,做时代的先锋!倘若停滞不前,墨守成规,又如何能在当下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站住脚?

卢梭说:“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终日乾乾不应像无头苍蝇般乱转,而是带着思考去探索、去创造,方能跟上时代的列车。

(有删减)

▣点评

作者开篇即引用短句,简要梳理人类社会的演变,进行精彩的点题,总领全文:只有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紧跟潮流。

接着,作者分别围绕探索和创新进行论述。第二段中,作者以邹市明放弃业余拳击转向职业训练的例子,论证了探索的重要性;在第三段中,作者通过引用共享单车及各行业跟风开展“共享”服务的例子,探讨了创新的本质。

最后,作者指出:唯有融合探索与创新,才能真正与时俱进,并引用卢梭的名言收束全文,再次点题,首尾呼应。

全文正反例相结合,引经据典,论述有力。不足之处在于,部分词句的运用略显不当,相关建议见文中括号内容。

成都七中直播课:一块屏幕,一面镜子,让放牛班的春天来临

2002年,成都七中与一家民营教育企业合作成立了七中网校,采用以卫星网为主的教学传播模式,力图为西南地区的其它中学提供远程直播教学。冰点周刊在《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中称,成都七中远程直播教学模式就像往井下打了光,丢下绳子,井里的人看到了天空,才会拼命向上爬。这一形式通过技术手段打破时空的局限,使教育资源欠发达地区的学生也能享受到精品教育,缩小城乡教育水平和资源的鸿沟,其积极性远胜于争议性。

从宏观上看,由于地区差异和历史因素,中国的教育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若要追求教育公平,就必须将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社会可承受的程度三者结合起来,从小处撬起,即使当前只有部分学生受益,也是可喜的改变。

从微观上看,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引入,远端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素质有所提高,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有所改善。且由于彼此的差距在屏幕上真实地呈现出来,贫困地区的学生可以透过窗口,对照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同学为何不同命”的感慨既会成为一种巨大的心理压力,又会成为一种不竭的精神动力,让他们能清醒地意识到唯有牢牢抓住命运的绳索,不懈攀登,才能有所出路。

教育模式的探索创新,也不能因推广有难度、资本炒作有风险就因噎废食,更不能期望全国普及网络直播课就可以一劳永逸,它需要统筹谋划和不断完善,一块屏幕只能改变部分学生的命运,但一种模式却可改变未来发展的态势。

垃圾分类:侬是什么垃圾?

日前,根据《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要求,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规定,自2019年7月1日起,本市餐饮服务者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目录内的一次性餐具。

为响应政策,快餐店纷纷将一次性的吸管、刀叉“藏”起来,“饿了么”“美团外卖”等网络订餐平台也相继推出“推荐无需餐具”功能或将“餐具数量”设为提交订单前的必选项。

但也有专家认为,消费者长时间的“依赖”短期内难以改掉,虽然商户不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但如果消费者都主动索要,那便完全没有达到减量的效果。可毋庸置疑的是,随着“垃圾分类”成为城市生活的常态,环保意识也会逐渐深入人心,为了减少日常的“垃圾负担”,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主动选择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此外,随着《条例》正式实施日期的临近,“代收垃圾网约工”这个新职业也应运而生。客户线上进行预约,代收垃圾工上门将客户的垃圾按要求分类打包回收,只要勤快,月收入甚至可以达到一万元以上。

因此,“垃圾分类”并不是一件孤立的事,它的实施,不仅改变了人们处理垃圾的方式,在城市的清洁领域引发变革,也会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产生深远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