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交通工具”——火箭(四)

在前面幾期的航天知識科普中,長征一號、二號、三號、四號運載火箭都已經陸續登場,它們各自擔負著自己的職責,有的甚至已經完成使命“光榮退休”。

神奇的“交通工具”——火箭(四)

https://www.toutiao.com/i6808797099962925580/

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聊聊長征家族的“小明星”——長征五號運載火箭。作為2019年的“小紅人”,長征五號的知識點多到一期內容都講不完,所以我們將分兩期,來給大家夥兒好好說說這個大火箭!

如果,你想為孩子的未來鋪一條航天路

那麼當你的孩子想要了解月亮、星星、飛船時

請一定要認真回答他們

因為,這正是你為他們種下航天夢的好時機

阿爾法蛋 ● 中華航天博物館聯合帶來系列航天科普小知識!

第四期 給爸爸媽媽和孩子們講一講讓人類從地球到太空的交通工具:

火箭之長征五號運載火箭(上)

神奇的“交通工具”——火箭(四)

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小檔案

長征五號系列運載火箭,又稱“大火箭”、“胖五”,它可是咱們國家最高、體積最大、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

長五火箭總長約57米,足足有20層樓那麼高,它的芯級直徑達5米,並捆綁有4個直徑3.35米的助推器,難怪大家都叫它“胖五”。體格大,空間就大,這不僅使長征五號能容納更多的推進劑,產生更大的推力,還可以減少火箭的分離次數,大大提高火箭的可靠性和控制能力。

神奇的“交通工具”——火箭(四)

據說,長征五號低軌道運載能力可以達到25噸級,相當於一次性將16輛小汽車送到太空去呢~所以說,“胖五”是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它讓我國現役火箭的運載能力提升了2.5倍!

神奇的“交通工具”——火箭(四)

“胖五”到底有多厲害?用運載火箭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龍樂豪的話來說,它可是實現了咱們國家運載火箭的全面升級換代——“如果說長二火箭是我國現役火箭‘老祖宗’,那麼,長五火箭將是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老祖宗’。”畢竟它要擔負起的,是探月工程三期、載人空間站建設、火星探測等等這樣的重大任務噠。

那麼,可愛的“胖五”,究竟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呢?

強大又環保的“心臟”

不同於其他火箭兄弟們,“胖五”所搭載的是全新研製的大推力氫氧發動機和液氧煤油發動機。如果把發動機比作“胖五”的“心臟”,那麼這顆心臟裡面流淌的“血液”,就是無毒無汙染的液氫、液氧和煤油。

神奇的“交通工具”——火箭(四)

液氧和煤油都是環保燃料,能夠重複使用,不僅如此,它們比常規推進劑便宜60%,在運載能力上,還能達到原來的三倍左右,這可是目前中國火箭發動機裡推力最大的喔!

神奇的“交通工具”——火箭(四)

長征五號火箭

靈活的“胖子”

“胖五”的身體可以由三個模塊組合而成:2.25米助推器模塊、3.35米助推器模塊以及5米芯級模塊,不同的模塊個性化組合就能組成不同構型,滿足不同的發射需求。這就叫做“組合化”、“模塊化”,火箭專家們都誇它質量高、效率高、效益高呢!

神奇的“交通工具”——火箭(四)

遠大的“志向”

作為我國現在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胖五”身上可是寄託了幾代航天人的夢想。目前,它已經接到了不少重量級任務,包括探月工程三期、載人航天、火星探測等等,都等著它來提供有力保障呢!今年夏天,它就要帶著火星探測器奔向火星啦!請記住,它的目標是星辰大海~

補充

探月工程

中國探月工程,又被稱為“嫦娥工程”,分為三大階段:“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目前我們還處於“無人月球探測”階段,這一階段又分為“繞”、“落”、“回”三期。

神奇的“交通工具”——火箭(四)

探月工程三期

目前,嫦娥四號探測器已經實現了月球軟著陸和自動巡視機器人勘測,抵達了我們從未踏足過的月球背面。

中國空間站

中國空間站又稱天宮空間站,目前正在建造中,有望在2024年成為唯一在軌運行的空間站。我們所熟悉的“神州”系列載人飛船、“天宮”系列空間實驗室都是中國空間站建造的核心環節。後期,大型空間站的艙室將由我們的“胖五”承擔發射任務。

神奇的“交通工具”——火箭(四)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

中國火星探測計劃

火星是中國深空探測的第二顆星球,火星探測任務於2016年首次批覆,並於2019年10月,首次公開中國火星探測器“火星一號”,計劃將於2020年,也就是今年的夏天,乘坐長征五號出發前往火星,完成“繞”、“著”、“巡”的三項任務。

神奇的“交通工具”——火箭(四)

火星一號探測器

這一期內容,我們瞭解到了“胖五”的魅力和遠大志向。介紹了這麼多,只是我們“胖五”的冰山一角,其實,在“胖五”成功的背後,有著十年磨一“箭”的不易。下一期,我們繼續聊聊“胖五”的30年成長路以及他的三次飛行。


本期內容先到這裡,我們下期再見~

*部分圖片來源中國航天報、中國載人航天網、央視新聞*資料參考中華航天博物館、中國航天報、央視新聞、科普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