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聯機器人最全檔案(國外篇)

出品 | 高工機器人

公眾號ID | gaogongrobot

作者 | 廖文清



對於每一家如履薄冰的機器人企業來說,2020年所要面臨的挑戰依舊巨大,但好在並聯機器人因為目前體量還很小,對大環境的依賴性也低,從這個角度來看,並聯機器人市場反而是最有可能帶來驚喜的領域。

GGII數據顯示,從市場競爭格局來看,由於在DELTA領域深入佈局的外資廠商較少,近年來國產廠商呈野蠻生長態勢,國產化率由2016年的45%提升到2018年的71%,可以說,國產廠商已逐步佔據一定的市場主動權。

2019年,國產廠商優勢進一步擴大,技術進步的同時,應用場景被進一步開發與滿足,即便是在整體經濟“遇冷”的情況下,DELTA市場依然獲得一定的增長。總體來看,目前市場格局尚未形成,下游行業滲透率偏低,在細分領域的應用需求待挖掘,從市場角度看,依然是藍海市場。那麼目前國外有哪些企業在爭奪這一市場?


ABB


ABB是較早購買Delta專利並實現產業化的企業之一。1999年,ABB購買了Delta機構並推出了名為IRB340的柔性拾揀機器人,目前已經發展到IRB360及衍生多種型號,工作範圍有800mm、1130mm和1600mm這3種,最高負載可達8kg。


並聯機器人最全檔案(國外篇)


ABB並聯機器人的結構參數也是目前市場上借鑑最多的一款參數,很多廠家的性能都是對標ABB的。ABB並聯機器人沒有配備視覺,市場上的應用大多是跟諸如美國康耐視這樣的視覺公司配套合作。

FANUC


2009,Delta專利解禁, FANUC就推了改進版Delta——拳頭機器人。FANUC的智能拳頭機器人採用的是緊湊的六軸結構,分為 M-1iA、M-2iA、M-3iA三個不同系列。

並聯機器人最全檔案(國外篇)

M-1iA負載最小,適用於小零件的整列和搬運,最大運動速度達到4000mm/s,運用於質量較大的鈑金件整列作業則輪到大一號的拳頭機器人M-2iA上場;M-2iA系列機器人負載3kg至6kg,最大運動速度可達10000mm/s,涵蓋有3軸、4軸及6軸等不同機型,配合FANUC iRVision視覺系統的Visual Tracking(視覺跟蹤技術),機器人可實現不間斷地高速整列作業;而M-3iA系列機器人其負載從6kg至12kg,最大運動速度可達10000mm/s,最大直徑1350mm,適用於產品裝箱、打磨等負載及動作範圍高的應用。

Adept


Adept是最早採用H4結構的設計並推出Delta機器人的企業,至今,Adept推出了Quattro s650H、Quattro s800H等型號的H4結構Delta機器人。


並聯機器人最全檔案(國外篇)


正是因為Quattro的獨特構型,使得它是DELTA的速度之星,每分鐘抓取次數達到200次左右,配合其獨家的傳送跟蹤技術,是把DELTA應用推向一個新高度的先驅之一。據悉,Adept是傳送帶跟蹤技術的鼻祖。

YASKAWA


安川的第一款並聯機器人是MOTOMAN-MPP3S,工作範圍直徑為800mm,負載能力為3KG,本體重量達到了95KG,比較笨重。相對來說,在國內市場上也比較少見相關應用。

並聯機器人最全檔案(國外篇)


2014年8月25日,安川推出了更方便使用、更衛生的新款並聯機器人“MOTOMAN-MPP3H”,新款機器人的機身內部採用中空設計,形成了老款機器人沒有的佈線空間,而且還使球接頭部分無需潤滑油。

KAWASAKI


川崎重工的揀貨機器人picKstar家族目前只有YF03N和YS02N兩個成員。 YF03N於2011年8月推出,自重145kg,重複定位精度0.1mm,最大負載3kg,滿載時每分鐘能夠完成130個標準動作(25/305/25mm),只負載1kg時每分鐘能完成220次標準動作。YS02N於2012年底推出,最大負載2kg,滿載時每分鐘能完成160個標準動作,不僅將重複定位精度提升為0.04mm,並且將自身重量減輕到了60kg。


並聯機器人最全檔案(國外篇)


在設計上,picKstar不僅能夠使用一般酸鹼溶劑沖洗,而且所採用的潤滑油也達到食品級要求,因此非常適合用於食品、藥品的生產,當然在電器、電子、食品、化妝品等生產線上也有應用。

Demaurex


據悉,Demaurex是最早購買Delta機構專利的企業,並以其為執行本體先後研製出了Pack-Placer、Line-Placer、Top-placer 和 Presto 等產品,在巧克力、香腸、方便麵等多條食品生產線上獲得應用。


並聯機器人最全檔案(國外篇)


1999年,在ABB 推出Delta機器人的同時,Demaurex與瑞士SIG公司合作並開發了C23、C33和CE33三種系列Delta機械手,其中 C33 採用直線副驅動取代轉動副驅動,有效地解決了重力平衡問題,後續又推出了 SIG XR33 和 SIG XR22 系列機械手,加速度可達 12G。

CODIAN(高聯機器人)


CODIAN(高聯機器人)是一家專注於做Delta本體並提供OEM服務的企業。2009年高聯的第一臺機器人進入中國市場,並於2014年5月正式在中國成立分公司。其並聯機器人主要分為二軸、四軸和五軸三個系列,其中,二軸並聯機器人主要用於大型碼垛;四軸並聯機器人主要用於食品、飲料、日化等行業;而五軸並聯機器人主要針對3C行業以及工位比較複雜的行業開發。

並聯機器人最全檔案(國外篇)

CODIAN與德國倍福有著緊密的合作的,比較典型的案子有新華醫療和大眾汽車的合作項目,這也是高聯的示範項目。

BLIZX(博力實)


德國BLIZX專注於並聯機器人領域25年。其產品包括兩軸並聯機器人、三軸並聯機器人、四軸並聯機器人、五軸並聯機器人等,工作範圍涵蓋了500mm—2000mm,負載範圍為3KG—100KG,標準測試下,博力實某些型號可以達到每分鐘400次。


並聯機器人最全檔案(國外篇)


2017年,博力實並聯機器人進入中國市場,在進入中國市場之前,德國博力實(BLIZX)機器人已經在歐美市場應用,不乏有雀巢、歐萊雅、達能等國際高端知名客戶。

Autonox24


Autonox24是德國一家針對跨平臺Delta和DuoPod機器人的運動系統製造商MAJAtronic 的機器人品牌。


並聯機器人最全檔案(國外篇)

MAJAtronic是德國食品工業機械製造商MAJA的子公司,自2010年進入市場以來,已經開發出了約150種不同的Delta和DuoPod系統,其Delta機器人工作範圍為20mm-200mm,可以處理的額定有效載荷為0.5kg-350kg。

ABI


ABI是一家荷蘭的公司,成立於1922年,許多的知名企業都是ABI的合作伙伴,如施耐德電氣、KEBA、LTI Motion等。ABI Delta 最大的特點是採用T型結構,這樣的構型在生產線中如果是一排Delta平行排列的話,可以節省空間,而且ABI可以把兩個T型的Delta背靠背放在一起。

Asyril


Asyril是一家專門研發小型Delta的企業,其 DELTA的重複定位精度非常高, Asyril推出的Pocket Delta100機器人體積只有153mmX153mmX221mm,工作空間為100mmX30mm的圓柱,其精度卻達到正負2.5μm,典型負載為20g,在小型緊密裝配等領域內具有很大的應用潛力。


並聯機器人最全檔案(國外篇)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