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匠溝村抓好農業生產

鐵匠溝村抓好農業生產

div >

當前,正是春耕春播的大好時節,山陽縣小河口鎮鐵匠溝村的天麻種植基地一片忙碌景象,群眾正在移栽天麻菌種、菌柴,覆土掩埋。

鐵匠溝村地處秦嶺深處,境內耕地大多沿河分佈,土地資源貧乏。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鐵匠溝村依託當地資源,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天麻、香菇、豬苓、連翹等特色農業產業,已經初具規模。

“我們的天麻是仿野生品種,生長週期短、品質優,市場前景好,去年用了一年培育菌床,今年開始大面積移栽種植,計劃一週內完成基地20畝移栽任務,有了這20畝天麻,我們村今年收入肯定再上新臺階!”村委會副主任蔡正富一邊忙著覆土一邊介紹說。

在兩公里外的香菇種植基地大棚裡,村支書吳美秀正忙著帶領務工群眾給香菇菌棒澆水、採摘,正在棚內澆水的村民範厚寶說:“我們每天都有上十號人到村上香菇大棚務工,在家門前就能找到活幹,又能照顧孩子上學,一天能掙80元的收入補貼家用,挺滿足的。”

鐵匠溝村支書吳美秀說:“鐵匠溝村自然條件相對較差,地少人稀,是個深度貧困村,這兩年我們乘著脫貧攻堅春風,積極爭取財政扶貧資金項目,流轉閒置土地,先後建立起香菇、天麻、豬苓種植基地,村民把閒置的土地流轉出來有租金,周邊群眾可以就近在基地裡務工,實現土地租金、務工雙收入。全村已脫貧151戶569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78%,2019年底順利完成整村出列。”

截至目前,鐵匠溝村農業產業已初具規模,初步形成了20畝天麻種植基地、10萬袋香菇種植基地、10畝豬苓種植基地、300畝連翹野生家管種植基地為支柱特色產業,共覆蓋農戶306戶1032人,計劃今春科管連翹460畝、種植魔芋10畝、豬苓30畝,進一步拓寬當地群眾增收致富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