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爱江山,更爱举重

秦武王:爱江山,更爱举重

商鞅变法,秦国在秦孝公的带领下强势崛起。六国还没反应过来,曾经的病猫已迅速涅槃变成猛虎,睥睨诸侯。

秦国左手钱袋子,右手枪杆子,秦国兼并六国的野心呼之欲出。东出,秦人立志要走出函谷关,蚕食诸侯,进而一统天下。

秦孝公即位前,秦国积贫积弱,随时都有被六国吞灭的危险。六国卑秦,六国几乎从不带秦国一块玩。

秦孝公身后天下却是秦国一家独大的局面。诸侯合纵抗秦,结成统一战线。秦惠文王泰然处之,以连横破之。秦惠文王兼并巴蜀之地,秦国从此更是独步天下,成为妥妥的钻石王老五。

秦惠文王薨,秦武王嬴荡即位。

秦武王:爱江山,更爱举重

▲秦惠文王 【剧照】

.秦武王(公元前329年-公元前307年),嬴姓,赵氏,名荡,亦称秦武烈王(《世本》)、秦悼武王(《秦记》),秦惠文王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10年-公元前307年在位。

秦武王逐张仪、魏章,以甘茂为左丞相,嬴疾为右丞相。

寡人欲容车通三川,以窥周室,而寡人死不朽矣。

武王踌躇满志,他立下宏愿,此生一定要去周王室看看。

武王醉翁之意不在酒,武王对奄奄一息的周王室嗤之以鼻,武王只是想让秦国像当年的周王室一样,成为天下的主宰。

孝公和惠文王两代先君呕心沥血,如今武王亦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武王将目光瞄向了宜阳。

宜阳是秦国通往洛阳的唯一之路,两边层峦叠嶂。而现实却是,宜阳是韩国的土地。

宜阳虽然是一个县级行政单位,但实际上却相当于一个郡的实力。

上党、南阳积之久矣

武王派出左丞相甘茂出使魏国,约定一起攻打韩国。

魏国早已是秦国的小弟,满口答应。甘茂却让副使向寿稍话给武王,宜阳一定不能打。武王满脸疑惑。

甘茂默默地给武王讲了三个故事。

秦武王:爱江山,更爱举重

▲甘茂 【剧照】

甘茂(生卒年不详),姬姓,甘氏,名茂,下蔡(今安徽颍上甘罗乡 )人,战国中期秦国名将。秦国左丞相。曾就学于史举,学百家之说,经张仪、樗里疾引荐于秦惠文王。周赧王三年(前312年),助左庶长魏章略定汉中地。后遭向寿、公孙奭谗毁,在攻魏国蒲阪时投向齐国,在齐国任上卿。周赧王十年(前305年),为齐国出使楚国。秦王想让楚国送还甘茂,为楚所拒。后卒于魏国。

曾参居于费,有个人和曾参同名同姓。那个和曾参同名的人杀了人,有人却第一时间将消息告诉了曾参的母亲,你儿子杀人了。曾参母亲该干嘛干嘛,她相信自己的儿子。过了一会,又有一人给她带来了同样的消息,曾母依然淡定地织布。当第三个人话刚说完,曾母撂下手里的活翻墙而逃。

张仪西并巴蜀之地,北开西河之外,南取上庸,但天下人都把这看成了先王的功劳而毫不提张仪。

乐羊三年打下了中山国,本以为魏文侯会重赏他,而魏文侯给他的却只是一筐竹简。每一片竹简,都是诋毁乐羊的言语。乐羊大汗淋漓,自己在外征战,是国君默默地替他消化掉了漫天的流言。拿下中山国,国君首当其功。

甘茂的意思很明显,我没有曾参、张仪、乐羊那样的名头,而事实是攻打宜阳却要奔袭千里,想象不来的艰难险阻。如果武王经受不住朝中对他的攻击,那么他一定会功亏一篑。

武王毫不犹豫,与甘茂立誓。

甘茂带着秦国大军浩浩荡荡,目标宜阳。

五个月过去了,宜阳插的还是韩国的大旗,而秦国朝堂却已经炸开了锅。说了不让打,结果怎样?

嬴疾、公孙奭落井下石,矛头一致对向甘茂。

秦武王:爱江山,更爱举重

▲嬴疾 【剧照】

武王的耳朵终是架不住众人的嘴巴,武王下令,撤军。

甘茂提醒武王,还记得咱两的盟约吗?

武王醒悟,武王向前线不断增兵。

甘茂最终拿下宜阳,斩首六万。

通往洛阳的道路从此一马平川,武王使嬴疾以一百两战车载着战利品向周天子示威。意思很简单,嬴疾在前,秦王在后,请周天子做好准备。

武王虽然给秦国铺好了通往洛阳的路,但他的生命也于此时划上了句号。

《史记.秦本纪》载:“王与孟说举鼎,绝膑。”

秦武王天生神力,对举重更是相当痴迷。因为太过自信,被鼎活活压死。

上帝需要一个大力士,上帝带走了秦武王。

秦武王:爱江山,更爱举重

▲秦武王 【剧照】

秦武王的最大功绩是为秦国打下了宜阳,为秦国东出铺好了路。秦武王在位期间还派遣甘茂平定了蜀乱。秦武王首次在秦国设置了丞相之职。

秦武王的一生虽然很短暂,但他却为秦国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派兵灭掉西周。

公元前249年,秦庄襄王元年,秦又派兵灭了东周。

周王室,终是被秦人给灭了。

看完记得点个赞,喜欢的可以可以转发评论,给个关注,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