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教師資格證考試知識點:教學設計中教學過程撰寫總結

在教資筆試中,教學設計是為數不多的大題之一,也是最令人頭疼的題目,而在教學設計中,教學過程是核心,是一名教師執教能力的體現,也是考查一個教師教師綜合能力的重要環節。下面給大家總結了教學設計中教學過程的撰寫角度和思路,希望能夠給各位考生一些啟示。

(1)導入環節(新課導入)

1.切入點+導入方法+語言組織(導入的具體語言)

2.注意:相關性、簡潔性、過渡性、抓住新舊聯繫、製造懸念、創造情景、提出任務(閱讀和問題)

3.常用方法:

1)多媒體方式(音頻和視頻)

2)複習導入(生字詞、作者、詩歌)

3)情景模擬導入(狼)

4)談話導入(名人名言—主題相掛鉤)

5)遊戲(蝙蝠與雷達)、故事(魚游到紙上)、謎語(落花生、新型玻璃)

6)生活實例(自己的花而是讓別人看的)

7)課題導入(忘卻的紀念)

4.參考示例:

1)通過課題導入的方式進行導入。

(板書書寫標題)同學們看到這個標題想到了什麼?(同學們自主發言舉手回答)今天,讓我們去看看古代人是怎麼過春節的。

2)通過複習導入。

通過回憶之前學過的帶春的詩句引入本課。(詩句1、2就可以)

(2)整體感知(選擇兩個即可)

1.生字詞(必有得,讀寫兩個過程)

2.讀文章(文章順序、故事情節概括)

3.基調(散文和詩歌的語言、情感)

4.文學常識知識

(3)深入研讀:貫穿中心主旨,問題設置尤為關鍵(一定是抓住一條線索,為要這個線索進行提問,提問的問題具有層次性)

1.於教學展開,思維拓展,加深理解。

2.尋找角度(一個線索),設置主問題,建構思維框架(問題的層次性)。

3.從內容、目的、思路、手法、語言、效果等方面設計。

4.適用於文學性較強的文章。

5.從文學審美的角度和情感體驗的角度設計問題。

6.注意事項:問題的有效性;問題不在多;具有啟發性

7.深入研讀的基本模式

師:教師的任務佈置+拋出一個問題或多個問題(不超過兩個)

生:學生學習的方式或者是回答問題+老師明確的答案

8.深入研讀模式的基本參考

同學們什麼任務,回答什麼問題?(學生怎麼學,或者教師巡視)

明確:什麼答案。(點名回答、討論、自主發言)

9.深入研讀的問題模式:一般是四到五個(只抓一條線)

1)圈點勾畫出(注重分析的人、事、景)的句子,然後同學分享

2)刻畫人物的手法、景分析如何寫景色(明確一到兩個句子)

3)可以重複上面的第二點(手法等方面)

4)概括人物的品質、景色就多次讀

5)文章的中心思想感情

(4)拓展延伸

1.學科間相互交流(多學科綜合運用)

2.學科內部知識運用(聽說讀寫、背景、作者、相關本文知識)

3.實踐開展類(活動遊戲)

4.情感(不建議)

1)在拓展延伸環節或結尾部分呈現

2)由課文理解向課題研究延伸,把所學知識技能遷移到現實生活中。

(5)小結作業

1.小結方式

1)系統歸納

2)懸念起下

3)情感昇華

4)遷移拓展(狼和小羊)

5)前後呼應(荔枝蜜)

2.小結技巧

1)師生—回顧問題、評價

2)老師—回顧、點撥

3)學生—提問、評價

4)活動—回顧、組織、參與、評價

3.詩歌抄寫多次朗讀後背誦(用誦讀)、儘量少寫、多看讀、蒐集

5.作業方式:

1)習題作業

2)作文作業

3)實驗作業

4)手工作業

5)蒐集作業

6)口頭作業

以上總結了教資教學設計中教學過程的撰寫方法,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