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一场伟大的改革

两宋:一场伟大的改革

两宋时期,中国古代文化达到了巅峰期,深刻地影响了后世。开国皇帝赵匡胤虽是武将出身,却奇迹般地建立了一个重视文治的帝国,并且文治传统一直延续到王朝覆灭。

宋为什么如此重视文治?宋鉴于五代十国藩镇割据的弊端,采取尽收藩镇的兵权财权,这一措施彻底消灭了藩镇动乱的隐患,维护了社会内部的统一和安定,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如冗兵、冗费等,造成了国库空虚、军事疲惫,最终南宋也葬送在蒙古铁骑之下。

文强武弱成就了大宋王朝,特别是北宋时期,中国经济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试验,如神宗时王安石变法,后世称之为一场社会改革运动,这次变法虽然失败了,但是却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的启示。王安石几乎是用现代金融管理机制来改革当时社会弊病,改革理念之先进,即使放在21世纪的今天,也不过时。

变法先进在何处?先进在富国之法,如青苗法,政府向农民发放贷款,每半年收取20%左右利息,在今天来看,贷款利率很高,但在当时社会,20%贷款利息是可以接受的,能够限制高利贷对农民的盘剥。推行募役法,将原来按户轮流服差役,改为由官府雇人承担,不愿服差役的民户则按贫富等级交纳一定数量的钱,这比强制性服差役多了一个选择。实施市易法,政府出钱购买滞销货物,当市场出现短缺时再卖出,此举可以平稳市场物价,限制不法商人在市场上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行为,同时也可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变法失败在何处?变法失败在客观环境的巨大限制,虽然当时北宋经济发展水平很高,也出现了一定的市场经济,但是与市场交易相关的服务性机构尚未成型。即使是在现代社会,很多国家在进行市场经济改革时,同样也面对着这些问题,任何服务性机构从成立、成长到发挥有效作用,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而留给王安石的时间却不多,或许可以说这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改革。

岁月流逝,改革者的“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以及先进的改革理念,仍然值得我们学习、研究和借鉴。有人说,人读书越多,越会喜欢两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