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和文天祥都是南宋状元丞相,什么原因导致他俩差别那么大?

沧州老夫子


一个遗臭万年,一个流芳千古两个人根本没法比,赵构要杀岳飞,秦桧是第一个帮凶,历来为尊者讳,岳武穆坟前应该再铸一个赵构,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付对联因为岳飞而流传千古,可见普天之下对民族英雄的崇敬,和对奸贼的痛恨,岳飞清正廉明,奋勇杀贼,从满江红这篇千古绝唱就可以看出他对国家无限忠诚,和对敌人的切齿痛恨,以天下为己任,秦桧实在罗织不出岳飞有什么罪过,以莫须有,将岳飞父子三人屈杀在风波亭,莫须有何以服人,真天下第一冤案也,秦桧将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文天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就是为了给天地间留一点正气,正如过零丁洋诗,正气歌所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侵略者知道,汉民族不可辱,砍头可以,决不投降,以死铭志,公道自在人心。凡是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贡献的人,人民是永远忘不了他们的。谢謝。


韩I949


虽然同样都是进士及第,秦桧的才能其实还是在文天祥之上。

既然都是进士及第,那是什么原因造成他俩的天壤之别呢?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秦桧是北宋时期及第的,而文天祥却是南宋时期及第的。

在北宋时期想中个科举其实是很难的,很多有学识的人都无法及第。正因为如此,张元和他的同学吴昊就离开了北宋,跑到西夏国去了。张元到了西夏之后就怂恿李元昊攻打宋朝。

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吧,北宋改革了当时的科举制度,对那些科举成绩不算太好的也授以了“进士出身”!

词学兼茂科就是后来增补的一个科,主要选拔学问渊博、能拟写朝廷日常文稿的人才。秦桧就是在政和五年及第的,就是这个词学兼茂科。

虽然张元在西夏坐到了相国的位置,但是北宋还是没有人认同张元的做法。很多人对于有点儿不满就往国外跑非常不认同,当时的秦桧也是如此!

南宋虽然偏安于南方,却把北宋的骨气继承了下来。

杨邦义也是在政和五年及第。杨邦义在抵御金兵失败后被俘,面对金国的诱惑却毅然选择了为国捐躯、从容就义,被完颜宗弼剖腹取心而死。从而展示出了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文天祥从小就在南宋受到了良好的爱国教育。文天祥的学宫里就供奉着杨邦义等人的画像。

文天祥每次见到他们的画像都是敬佩不已:“我要是不能成为他们那样的人,就不是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

正因为文天祥从小就受到了这样的教育,所以当南宋到了最紧急的关头,文天祥毅然拿出自己的全部家产去充作军资。从此投身于抗击蒙古大军之中,直到最后杀身成仁!

秦桧最初也不是那样,为什么后来就变了呢?原因就在于秦桧去了金国转了一圈,长了很多不同于南宋本土人士的“见识”。

秦桧被金太宗送给了弟弟挞懒,金将挞懒带兵进攻山阳的时候,就命秦桧同行。后来秦桧就领着他的老婆回到了南宋。

宰相范宗尹、同知枢密院李回原先就和秦桧非常不错,两人就竭力保荐秦桧。于是秦桧就受到了宋高宗的重用!

张元就是稍稍有点儿不满,就觉得国家亏待了他的人。跑到国外之后就拼命地报复自己的祖国。

秦桧就是在外国待过一段时间,回来之后看岳飞都觉得是个土老帽的人。总之秦桧从外面转了一圈回来,整个人都变了!

只有文天祥这种深受杨邦义等人感染的人,才能在最危急的关头挺身而出!



【我喜欢以连续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节点。】


寄暇学宫


秦桧和文天祥都是贵为丞相,一人之上,万人之下。区别在于面对死亡,一个卑颜奴骨,钻了狗洞。一个威武不屈,视死如归。

秦桧贪生怕死,处处秉承金国的旨意,是投降派的代表人物。怂恿宋徽宗杀了抗金名将岳飞。永远长跪在西子岳坟边,遗臭万年。

文天祥坚持抗金,面对高官厚禄(只要答应,就做金国之相),毫不动心。他正气凛然,慷慨激昂,国破山河在:只有杀头的丞相,没有投降的丞相。

他的绝命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以身殉国,永垂不朽!


夏雨风


自有史以来,那个国家都不缺为维护本民族利益而不惜牺牲自己行生命的民族英雄和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惜甘当敌人鹰犬的汉奸卖国贼,所以说南宋出现了两个较为著名的正能和负能量也属正常。



理星


秦桧不是状元!!!

送上一段文摘,

以正视听:

“按照正史《宋史》记载,秦桧进士及第,不是状元,和他同一届的何栗才是那一年的状元。

1. 《宋史·秦桧传》开篇就写到:”秦桧,字会之,江宁人。登政和五年第。”

2. 《宋史·何栗传》载:“何栗,字文镇,仙井人,政和五年进士第一”。这“进士第一”正是“状元”的意思。”


老丘山


我是亘古怀念说史,我来回答。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文天祥和秦桧虽然都是文采卓然的南宋宰相,但是他俩的所作所为却是两个极端,因此后世的人们对他们的评价也大相径庭。

文天祥就属于那种虽死犹生,重于泰山的人物。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不仅诗词作的好,让人更加佩服的是他也的确是这样做的。

在民族大义面前,文天祥不计个人生死,视荣华富贵如粪土,大义凛然的从容赴死。面对元世祖忽必烈许以高官厚禄的劝降,文天祥丝毫不为所动。文天祥这样的人物才是我们这个民族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源泉。



反观一代奸相秦桧却是另外一个极端。虽然他文采卓然,满腹经纶,但是他的才华却用在了祸国殃民,陷害忠良方面。

与文天祥以天下为己任不同,秦桧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利己主义者。在他的眼中根本没有天下安危和民族大义,有的只是苟且偷生,甘为马前卒的荣华富贵。

在宋高宗赵构阴谋指使下,秦桧以莫须有的罪行将精忠报国的岳飞冤杀于风波亭中,折断了汉族的民族脊梁。千百年来,秦桧被彻彻底底的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综上所述,一个人是否为世人的价值观所认同主要看他是否做了与人民有利的事情,而绝不以单纯的才华论高低。如果一个人极具才华却品行不端,那么还不如一个平庸的人呢。


亘古怀念说史


秦桧是怕死鬼,一副奴颜婢膝的可怜像,骨子里就没有为国为民勇敢献身的精神,他再有才华,也不能改变自己内心的软弱。他是那种见风使舵,随风倒的人。但是,陷害忠良,莫须有罪名强加给岳飞父子及其他人,做了亲者痛,仇者快的恶事,最终落了千载骂名。

文天祥则是一个忠贞之人,过零汀洋一首诗,最能反映他大义凛然、威武不屈、不做俘虏、以死报国的崇高民族气节。他在国家兴亡之际,主动招兵买马,组织队伍反抗侵略,到处抵抗外辱,忠心报国,虽然说是杯水车薪,亡羊补牢,他还是勇敢地去战斗了。以死报国,赢得了千载忠贞英名。这种无私奉献、忠贞不渝、死而无憾的爱国情怀,永远值得继承与发扬。


东方杰士


秦桧谋的是身前的名利,文天祥谋的是身后名!也与后代君主对于臣下道德榜样选择有关!


青青草叶子


我感觉,秦桧之所以留有千古骂名,就是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岳飞。试想一下,一个区区宰相,哪敢杀害抗金名将岳飞?他就是替皇帝顶缸而已。岳飞如果直捣黄龙,迎回徽钦二帝,赵构的皇帝梦就要破灭。秦桧深明圣意,所以才敢杀岳飞。文天祥身为大宋宰相,在国家危亡之际,挺身而出,力主抗元,屡败屡战,最终殉国。两个人的机遇不同 ,选择各异,结局迥然。



李想话人生


忠心爱国,秦为自己看眼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