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口技》入課本時都被改過,為何魯迅的錯字一字不改

認真研究歷年中、小學語文課本,就會發現一個頗為有趣的事:很多經典作品其實都是被改過的。

以初一下冊語文課本上的《口技》一文為例,這篇散文的作者是林嗣環,因為寫得惟妙惟肖,所以躺在語文課本中多年。但看完原作就會發現,文中其實是刪掉了“婦搖之不止,則二人語漸間雜,床又從中戛戛......”這部分內容的。這種刪減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這樣的內容確實不太適合孩子們讀。

《荷塘月色》《口技》入課本時都被改過,為何魯迅的錯字一字不改

不只是古人的作品會被刪改,現當代名家的作品也有這樣的情況,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幾十年前,這篇散文是被教育學家葉聖陶收錄進課本的,當時“又如剛出浴的美人”這類的文字是被刪除了的,原因也是覺得不適合孩子們讀。後來隨著社會接受能力的提高,如今這句才又被重新加回了課本。

除了以上兩篇經典做過修改,專家在選錄經典名篇時,還會修改很多原作中的錯別字,這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但眼尖的朋友會發現一個令人想不通的事:魯迅的多篇文章有錯別字,但入選課本時卻一字不改?筆者隨便給大家說幾個魯迅的錯別字:

《荷塘月色》《口技》入課本時都被改過,為何魯迅的錯字一字不改

1、“紀念”基本都被寫成“記念”,代表作:《記念劉和珍君》、《為了忘卻的記念》

這兩篇作品都是入選課本的,按現代語文的標準,這確實是錯別字。那為什麼魯迅當年會這樣寫?因為曾經這個寫法是對的。古代漢字不多,所以會出現一詞多義,翻看字典就能發現,“記念”確實有懷念、掛念的意思。這種用法在古詩詞作品中被用得很多,李商隱、羅貫中、關漢卿都曾這樣用過。魯迅小時候是在私塾學習的,他的古文功底是極強的,所以一直習慣用“記念”二字,這是能理解的。

《荷塘月色》《口技》入課本時都被改過,為何魯迅的錯字一字不改

2、“戴銀項圈”被寫成“帶銀項圈”,代表作:《閏土》

“戴”和“帶”的用法,也是小學語文就應該掌握的內容,大家都知道“帶銀項圈”的寫法是錯誤的。這篇文章寫於1921年,翻看當時的很多文章都會發現,當時“帶”的用法是極普遍的,很多同義字在當時都沒有規定清楚。

《荷塘月色》《口技》入課本時都被改過,為何魯迅的錯字一字不改

除了這類錯別字之外,魯迅的文章中還有不少語法有問題的地方。雖然每一處問題,都是情有可原的,甚至有的在當時就是對的,所以我們不能因此懷疑魯迅先生的文字功底。只是現在如果還這麼用肯定是要被當成錯別字,本著為學生負責的態度,這些內容按道理是應該改動一下的。

就這個問題,一位教育專家曾公開向媒體說了句實話,原來一字不改是有苦衷的。這位專家名叫莊文中,是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員,曾任人教編輯出版社主任,針對魯迅文章的錯別字,他曾無奈地表示:

他的作品要能改的話,一篇文章要改上百處,這不就改壞了嗎?所以,一字不改,就在文章下面做註釋。

《荷塘月色》《口技》入課本時都被改過,為何魯迅的錯字一字不改

看到這樣的解釋,原諒筆者不厚道地笑了。遇到魯迅先生這樣的文人,專家們也當真是沒辦法,這個原因用更直白的話說不就是“錯太多,沒法改”嗎?不過筆者倒是很贊同莊文中先生的看法:

一方面,如果要改就不只是改錯別字,還有語法問題,比如魯迅長期用錯“不但,而且”,“不僅,還”等句式。如果句式都變了,那全文的味道也就變了,這種情況下在文章下面加註釋確實是最佳的解決辦法。

《荷塘月色》《口技》入課本時都被改過,為何魯迅的錯字一字不改

另一方面,魯迅的文章有些內容,其實是不好判斷對錯的。比如散文《秋夜》一文中“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雖然文壇名家們都認為寫得極好,但就是有人認為寫得有問題,這篇文章現在也是不少省市的語文推薦讀物。那麼這種文章要是改了,經典是否就被毀了呢?這是一個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綜上,我們就能理解不改的選擇是明智的。但老師在教魯迅的文章時,還是要注意這些錯別字,以免誤導學生。對此事,大家怎麼看?歡迎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