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專家一月之間白了頭,他到底經歷了什麼?他的故事讓人動容

昨天有一張照片在網上流傳,看過這張照片的人無不淚目。

照片中的這個人在一個月之間白了頭,他是誰?他有什麼故事?這段時間他到底經歷了什麼?

抗疫專家一月之間白了頭,他到底經歷了什麼?他的故事讓人動容

這個人名叫邱海波,他是中央赴湖北指導專家組和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他也是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的副院長,同時他還是我國第一位重症醫學博士,他有著30多年重症臨床經驗,他在對抗SARS以及甲型H1N1流感的戰役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抗擊新冠病毒的戰鬥中他同樣功不可沒。

1

1月底的一天,邱海波接到一個電話,對方告訴他武漢出事了,有很多病人出現了不明原因的肺炎,對方要求他馬上趕到武漢參與救治。

邱海波馬不停蹄地趕到武漢,他放下行李就進入紅區病房,當時的場景讓他觸目驚心,ICU裡住滿了重症病人,他們的情況相當嚴重,這讓邱海波意識到又一場硬仗來了。

床位短缺、設備不足、專業醫務人員人手不夠是專家組面臨的三大難題,疫情發生之初,專家組的主要工作就是解決這三個問題。

抗疫專家一月之間白了頭,他到底經歷了什麼?他的故事讓人動容

為了擴充床位,邱海波提出增設重症醫院的想法,專門用來收治重症病人,武漢肺科醫院、武漢金銀潭醫院以及中南醫院迅速被指定為重症醫院。但是這些醫院很快就不夠用了,隨後重症醫院又擴充到9家,後來隨著病人的增多,雷神山和火神山也被建造起來。這一措施的實施無疑是非常正確的,這為集中診斷、集中隔離、集中治療節省了寶貴的時間。

1月底,來自於全國各地的醫療隊陸續趕到武漢,他們不僅帶來醫療設備,更帶來了很多技術型專業人才。

據統計先後有4.26萬醫護人員參與馳援湖北,重症專業醫務人員達到1.9萬人,這個數字接近我國重症醫務人員總數的10%。醫療隊的到來解決了設備不足和人手不夠的問題,這為武漢的抗疫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持。

2

當時救治重症病人並沒有很好的方法,也沒有特效藥,邱海波帶領其他醫生嘗試各種辦法對重症病人和危重症患者進行對症治療,這個過程相當煎熬。

有些方案行不通,他們不得不推翻了重來,有些方案副作用太大,他們也要及時調整,在此過程中,他們必須認真觀察病人的每一次呼吸,掌握病人生命體徵的細微變化,這個辦法雖然費時費力,卻也是儘快找到治療方案的唯一途徑。

抗疫專家一月之間白了頭,他到底經歷了什麼?他的故事讓人動容

邱海波深知他們團隊肩上的擔子重於泰山,那段時間他們沒日沒夜的工作,絲毫不敢懈怠,連睡覺都成了一種奢侈。

談起那段最困難的那段時間,他這樣說:“那時我太累了,躺下來就趕緊睡。ICU裡都是命懸一線的病人,他們的病情都相當嚴重,一天當中,上午、下午甚至晚上,我隨時都要準備進紅區去處理病人的急救,有時連合眼的時間都沒有。”

3

邱海波不僅要救治病人,他還要為其他醫護人員減輕心理負擔,排解他們的壓力,同時他還要詢問病人的病情,與病人進行面對面的溝通交流,他的工作量可想而知。

很多重症病人躺在床上無法動彈,他們身上插著各種管子,對他們進行治療和護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大部分護士都是年輕的小姑娘,她們從來沒有經歷過這樣的場面,更沒有遇到過如此可怕的病毒,雖然大家都穿著厚厚的防護服,但是她們內心仍然對病毒有很大的恐懼感。

為了減輕醫護人員的心理負擔,邱海波帶頭幫病人翻身,為病人做各種護理,同時給護士們進行示範,向她們講解護理時需要注意的事項以及要採取的必要安全措施,在他的帶領和引導下,護士們很快就克服了心理障礙,適應了危險的工作環境。

抗疫專家一月之間白了頭,他到底經歷了什麼?他的故事讓人動容

病人是最大的傳染源,同時他們又是最需要幫助的群體,他們的身體被病毒折磨,心理上充滿了焦慮和恐懼。憑藉著豐富的重症治療經驗,邱海波明白要救治病人一定不能讓他們有被歧視的感覺,否則就有可能錯過讓病人康復的機會。

因而他在詢問病人病情時,從來都是面對面交流,他儘量保持心態平和,讓病人感受到關愛,感受到安心和放心。

4

經過了一個多月的努力,2月下旬武漢的疫情進入平穩期,這時治療方案基本確定,床位、設備和醫護人員已經完全能夠滿足需要,並且重症患者、危重症病人的比例持續下降,大部分病人都被成功救治,邱海波身上的壓力減輕了一些,但是他仍然很忙碌。

通過參與這次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他積累了大量臨床數據和臨床經驗,他和其他專家組成員共同編制了第七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這個方案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推廣,同時也被不少國家和地區借鑑。

現在武漢的疫情已經進入收尾階段,治癒出院的人數在持續增加,方艙醫院全部撤除,各地支援武漢的醫療隊陸續返回,“零新增”的時間也在不斷拉長,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要迎來這場抗疫阻擊戰的最終勝利,但是邱海波的戰鬥並沒有結束。

抗疫專家一月之間白了頭,他到底經歷了什麼?他的故事讓人動容

他依然堅守在救治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前線,他與病毒的戰鬥仍然在繼續,截至目前還有數百名患者在搶救當中,他要站好最後一班崗,為那些病人保駕護航,讓他們早日康復出院。

5

邱海波1月20日來到武漢,他已經在武漢持續奮戰了72天,面對這樣一個突如其來又如此兇險的疾病,他表現出了一個抗疫專家應有的素養和本色,他為這次疫情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在那段最艱難的日子裡,絕大多數人都待在家裡看電視、刷手機,日子過得相當無聊,可是邱海波和他們的戰友們卻在直面病毒,他們與時間賽跑,與病魔作鬥爭,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了治療的最佳方案,他們是打贏這場戰役大功臣。

記者對邱海波進行過多次採訪,記者發現他日漸消瘦,整個人看上去蒼老了很多,一個月之間他的頭髮白了大半,這樣一個為國操勞,為百姓謀福祉的人怎能不讓人心疼?

我們要向邱海波致敬,同時向每一位為我們拼過命的白衣戰士致敬,他們是時代的楷模,是人民的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