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的真正英雄是谁?司马三父子算得上吗?

在水懿方


个人认为司马三父子不算英雄,除非我们只以成败论英雄。司马家确实是三国最后的获胜者,但他们依靠的是善于隐忍和阴谋诡计,行事手段不得人心。就像刘邦和项羽,谁更像英雄,我觉得是项羽,虽然他最后失败了,但即使如此西楚霸王的风采依然留在人的脑海里,连司马迁都十分欣赏他,把他放在本纪里。

我觉得三国时期能够真正算英雄的只有曹操、刘备、孙坚。这些人才算是英雄人物。曹操一致被认为是枭雄代表,但能写出《短歌行》等名篇,又能征服乌丸等异族之人怎么样也可以当得上一声英雄;刘备百折不饶的勇气、屡败屡战的志气当然可算英雄;孙坚在诸多诸侯畏惧董卓,不敢西征之时,敢于迎难而上,可算英雄。


烽火野史


他们算是三国乱世之后的幸运儿,严格说来算不得英雄。因为后世有很多人评价司马氏得国不正,江山社稷是欺凌孤儿寡妇得来的。所以,三国时期真正的英雄算不得他们。

笔者认为,回到问题的原点看来,三国时期的真正英雄还是魏蜀吴的建立者。曹操父子,刘备,孙权父兄都是战火风云之中的英雄人物。诚如诸葛亮《出师表》中所述,“苟全性命于乱世”。普通人在乱世之中保全自己的性命尚且不容易,更何况是为天下无数的家庭支撑起可以遮风挡雨的国家,这样的经历应该是算得上英雄二字。实施上,国家在进入三国鼎立之后,各方的百姓就已经进入了相对安宁的生活之中,发生战争的地域往往就局限在前线阵地和政权的核心区。

金庸先生所说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成吉思汗在临死时喃喃自语着“英雄”二字。真正的英雄不在于个人有多少能力,不在于其建立的功业和版图。而在于他能够为天下苍生带来些什么。东汉末年的混乱严格说来自董卓入京开始,至三国鼎立已经有三十余年。这阶段黎民百姓流离失所,死于战火者不计其数。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绝非虚言。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带给百姓安宁的生活,他就算是英雄。曹操灭袁术,败袁绍扫平北方,刘备取荆州,夺汉中,稳定川蜀。孙权稳守祖业,平复蛮夷,安定江东。这些人都可以视为英雄。


经典守望者


三国中的英雄不知凡几,而小四今天要说的,是你不曾深入了解,却也是响当当的英雄人物!

细数三国中的英雄人物

三国乱世,群雄逐鹿,汉衰祚薄,天下纷争,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不仅仅有我们汉族人参与其中,还有很多的少数民族在这里扮演着重要角色。北方,边关重镇,长城之外,是闻风丧胆的胡人,匈奴,鲜卑,乌桓乃至高句丽,这些胡人,在汉朝安稳的时候,尚且难以应付,为何在三国乱世中,他们仍未打入中原呢?这就是因为接下来我要说的几位人物!


第一位当属白马将军公孙伯圭,“义从所至,生死相随,苍天为证,白马为誓”,公孙瓒所率领的白马义从,是北方胡人的噩梦,公孙瓒嫉胡如仇,所遇胡人必是赶尽杀绝,杀的草原赤地千里,胡人望风而逃,在公孙瓒死后数年,依旧畏惧公孙瓒的威名不敢南下,公孙瓒与袁绍交战之际,宁死也不调派戍边将士来支援,御外敌于国门之外,可谓英雄!


小四要说的第二位人物,便是公孙瓒的死对头幽州牧刘虞,与公孙瓒对待胡人的赶尽杀绝不同,刘虞对待胡人以招抚归化为主,在公孙瓒杀得胡人四散而逃之时,收拢心向汉室的胡人,并派人教化他们,与公孙瓒两相结合下,北方胡人逃的逃,归化的归化,一时难以为祸中原!


第三位小四要说的是北伐乌桓的曹操,曹操大家都不陌生,在他平定幽州之后,随即就要面对来自北方的威胁,曹操想要一劳永逸的解决北方问题,于是尽起大军北伐乌桓,在大军前进不利的情况下,毅然决然的采纳田畴的计策,走上了数十年无人走过的出塞之路,有退路吗?没有,这是一段五百里,没有退路的生死之路。历经数日的艰难行军,曹操带领的军队到达乌桓王庭白狼山附近,犹如神兵天降,大破乌桓王踏顿,一举平定了北方草原!

勿论其他,他们在守国戍疆上,足以道一句英雄了得,诸如此类的西凉董卓、马孟起,东吴陆逊、贺齐,蜀汉的李恢,曹魏的田豫、秦朗等等,太多太多,我们在这难以一一举例,他们为了保证国家的完整,在边陲重地挥洒热血,他们以及戍边将士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本文仅为小四个人观点,不喜勿喷,各位看官有何想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小四带您看趣事


什么样的人算是英雄呢?在百度上搜索的话他会给出来三条解释

分别是1.才能勇武过人的人

2.拥有英勇品质得人

3.无私忘我,不辞艰辛,为人民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的人

当然在每一个人的心目中对于英雄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对于那些热爱自己的家庭的人来说:贾诩绝对是一个难得一见的英雄,先后投靠李傕郭汜,张绣,曹操等,在各个英雄人物的手下都能够混的如鱼得水,甚至帮助与曹操有杀子之仇的张绣投靠曹操,自己还落得一个功劳。

在他各处奔走的的同时,他的家人确并没有因为战乱而受到一点的伤害,反而在这硝烟弥漫的乱世当中过得十分的体面,这样的人算不算英雄呢?我认为当然是可以算的,毕竟自己尽到了责任。再看看曹操,儿子死的死,残的残,最后还是两个儿子相互争斗,煮豆燃豆萁。

说到了曹操,曹操就不算是一个英雄吗?

在古代的时候曹超自然不能够算是一个英雄,因为古代的读书人受到传统的儒家忠君思想的影响,但是如今呢?

曹超当年凭借只身一人,独自进入董卓的寝殿行刺。单是这样的气魄历史上又有那个帝王能偶与他相比?刘邦被一个鸿门宴就吓得屁滚尿流,项羽居功自傲,哪有一人能够如曹超这般怀着匹夫一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的气概去行刺天下的罪人?又有谁在帝位唾手可得的情况下硬是不称帝。

毛主席曾经说过,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殊不知他遗忘了一个谋略胜过唐宗宋祖,文才甚至超过建安七子的准帝王。这样的曹操,虽然没有要死要活的舍生取义,也没有什么为自己辩白的话语,这样的人,在思想解放的今天,难道不算是英雄吗?

三国时期的英雄实在是太多了,同时他们也代表了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处世态度,我们不应该像古人那样设置一个理想的人格,而要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他们的追求,他们选择的人生。


王建国HIST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三国里英雄人物很多,演义中有一段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虽然曹操看不上群雄,但实际上能在汉末混出点名堂的都有几把刷子。袁氏兄弟,刘表,孙坚父子,马腾父子,曹操,刘备,士燮,辽东公孙氏,汉中张鲁,但绝大多数人只是保境安民为主,缺乏统一天下之心,曹操和刘备算两个心怀天下的人。

第二个问题,司马氏肯定算英雄,无论西晋有多么不堪,司马懿父子三人能开创一个朝代决定不容易,尤其是三国混战,他们却捡了便宜,关于司马氏怎么夺取政权的就不细说了。

总之,三国时代确实是人物辈出的年代!


风雅商颂


你好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个人喜欢三国里的曹操。我认为他可以算是一个英雄。

很多人对曹操的感觉就是一个奸雄,奸诈狡猾。也有很多人喜欢曹操觉得他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乱世英雄,更是这里面最真的人!其实正是这样的人格吸引了别人,让许多的小伙伴都推翻了那个不是黑就是白的观点。当我们看惯了坏的无法直视的坏人和好的不像活在天底下的好人以后,曹操的出现给人带来更多的惊喜,让人觉得他还是挺可爱的!

曹操其实是一个官二代,出生就带这点微弱的光环。他的老爸曹嵩,是被之前的太监领袖曹腾收来孩子,曹操也跟着沾了光。曹操家里送钱的家风还是一绝的,19岁就当上了当时帝都的分区一把手,好不风光。

那个时候的曹操真是胆子大的不行,直接就敢拿宦官领袖的家人找事。宦官当权的时候怎么能让曹操这么跳呢,于是罚他去河南基层苦干!后来原来的宦官被清洗又换了一批新的,曹操就被叫回去当了一个仪郎。曹操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这一次一定要大展拳脚,时不时的就向上提交计策建议。谁知道,那些有用的实际问题一个都没搭理,反倒是那些一点都不重要的建议都被上面给采纳了。后来曹操觉得从政没有什么希望,他的老爹就想办法让他从军了!

我再来说说司马家族。我个人认为司马家族不应该算三国。因为三国志里就没有写司马家族。

司马家的育儿经真的很牛掰,佩服司马懿生了两个好儿子的同时,还要佩服司马懿他爹给他生了好兄弟。

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育有八子,史称“司马八达”,司马懿为次子。影视剧里经常出现的有三个,就是司马防的三个大儿子司马朗、司马懿、司马孚。司马朗于《军师联盟》中已病故。《呼啸龙吟》中常伴司马懿左右的也只有三弟司马孚。

总之,司马家族不是三国里的英雄。


晨曦影视剪辑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您作为五年级的学生,能喜欢历史是很值得开心的,但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今天我就给您说一下曹操这是怎样的一个人,个人认为曹操也是三国真英雄之一

反观三国中的各个人物,都是英雄豪杰,武将文将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各自的缺陷,这就需要仔细斟酌了,我就来说一下作为曹魏的曹操,他在我的眼中是个怎样的英雄

维护汉室的忠心,最终忠心被磨灭

从校林八都尉公正执法,黄巾起义领兵平反,行刺董卓,到陈留起兵,曹操一直做着维护汉室的事情

黄巾起义的时候,曹操卖力的讨伐黄巾,用尽了全身心,只是为了维护汉室,讨伐董卓的时候,曹操拟诏讨伐,这个时候的曹操还一直忠心于汉室

群雄割据的时候,曹操此时在不断地讨伐战争,后来发展与袁绍抗衡,野心终于开始膨胀,官渡之战。(曹操在这个战役中击败袁绍,北方统一,开始有了称王的想法。)

赤壁之战的时候,曹操现在最大的敌人是刘备和孙权。刘备实力弱,但是孙权和刘备形成孙刘联军,以3万人之势抵抗曹操二十万大军,此时他的忠心此时已经在数百场战争中烟消云散

攻取汉中之时,曹操赤壁之战失败,不得以退守北方,此时孙权和刘备正在发展势力,已经取得蜀川。刘备孙权争夺荆州攻占张鲁地区的时候,曹操没有听从刘晔的意见,放弃了消灭刘备的最好时机,而他此时已经没有对皇上而且对良心的忠心了

曹操的一生从忠臣到了奸雄的,是因为讨伐战争的频繁,让他认识到自己不能继续做一个忠臣,于是慢慢成为一代奸雄

所以曹操对汉室的忠心还是不可否定的,他的不忠心也是被大势所逼,最开始的时候,曹操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可惜,曹操的失去忠心,也是无奈,对于曹操的忠心,我还是非常肯定他的!

曹操胸襟宽广

后期的曹操对汉帝刘协不尊重,也是有原因的,其一,曹操对汉室还是有良心的,一直对汉室留有忠心,但是刘协不信任曹操,当然曹操也有野心,刘协一直想借外力除掉曹操,这个时候的曹操肯定没有必要再去尊重他

其二,董承,马腾,刘备等人在密旨授意,欲图反抗曹操,推翻曹操的势力,但是曹操还是没有因此废掉汉献帝,被人合伙欺负,不但没发脾气,这种胸襟之大,天下实在是少有

曹操对人对事很用心

曹操对待敌人投降曹操都是有待俘虏,从不虐爱,而且曹操多是接纳的,对于人才贤士,曹操是用心去感化重用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曹操对于百姓很用心,行屯田,推九品中正制,重贤臣,远小人,这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明君也不曾做到的,很多君王都是只顾自己,能真正用心对待国家之事的明君,少之又少

虽然也有滥杀无辜之嫌,但如杨修这类自作聪明,目中无人的狂徒,在任何君王旁边都逃不了一死的,这种奸臣不杀留着等杀自己吗?

三国中的英雄人物有很多很多,只不过还需要看每个人看待每一个人的角度

而对于司马三父子,在我看来,只有司马懿有勇有谋,虽然和诸葛亮斗智斗勇,但是两个人都心里明白谁都离不开谁,司马懿的野心是很大的,带兵打仗,智慧谋略都是无法比拟的,所以司马懿也可以称的上英雄!

所以,只要您认为他好,就是他好,您认为是英雄,就是英雄,英雄是一种信仰,不要被别人的言语迷惑

祝您学习顺利,生活愉快!感谢您的阅读,我是清鹤唱史!


清鹤唱史


首先,什么是英雄?英雄指的是具有英勇品质的人、才能勇武过人的人,“英”为才智,“雄”为胆识。且这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三国演义》中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

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

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

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

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

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

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玄德曰:“舍此之外,备实不知。”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可见三国中,能符合英雄标准的也只有曹操和刘备,所以三国中真正的英雄只有曹操和刘备!

司马三父子:司马懿、司马昭、司马师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称不上英雄的。

曹操死后,曹丕建立魏国,司马三父子见曹丕有勇有谋,朝廷战场,运用人才都深谙其道,运筹帷幄,司马三父子不感轻举妄动,老实的为朝廷效力。

曹丕死后,曹叡登基,司马三父子一看曹叡有曹操当年的风采,年轻的天子让司马三父子感动压力,一动也不敢动。

十三年后,曹叡也挂了。年仅8岁的曹芳登基,在四大辅政大臣,愚笨的曹爽在权力方面仍能压过司马三父子,如果不是曹爽骄横跋扈,一顿骚操作,将朝中站在曹氏这边的重臣都推向了司马懿那边,司马三父子估计是不敢发动政变的。

废曹芳,立曹髦为帝后,司马昭见曹髦的智慧胆识都非比寻常,怕时间长了会形成气候,迫不及待的杀了他,相比于曹操对汉献帝,实在是差的很远啊!

假设当年曹叡死后,将帝位传给曹髦,估计司马三父子会老老实实的过完一生,所以司马三父子不可称为英雄!


明月西西


百科是这样解释的英雄,释义:
1、指才能勇武过人的人。
2、指具有英雄品质的人。
3、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令人敬佩的人。

如果按这个划分分别有
1 勇敢并且武力过人的太多了。。。
曹操曹彰,夏侯惇夏侯渊,典韦许褚等
2 具体英雄品质,品质指人的素质和物品的质量,人的素质指人的健康、智商、情商、逆商等状况和知识、文化、道德素养,物品的质量指物品满足用户需要的标准。
这个品质的东西就见仁见智了。。。
3 为理想而奋斗比较明显的有:孔明的鞠躬尽瘁匡扶汉室,
刘备的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荀彧的秉忠贞之志等

如果从大局国家和人民的角度比较突出的就是老三国封面出现的这几个人,改变了历史进程和影响深远。曹操刘备孙权孔明都是实际的执政者,外加关羽。原则上关羽我觉得还不算,但民间对武圣关公的崇拜太深了,以至于跟文圣人孔子齐名,但凡涉及忠义或做大事的时候,都需要拜拜。。。


父母年代记忆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给出的是古人最精辟的论断。

罗贯中借曹操之口说得好:“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用现代人的标准来衡量,“英雄是一种高贵的气质高尚的品格,只有不怕艰险,英勇过人,值得敬佩,令人仰慕的人,才能配得上英雄这个称号。”

这种气质,司马家一族肯定是没有的,有的只是老奸巨猾,善于弄权,是活到三国最后把自己藏得很深,保护得很好的一脉北地豪强而已。

看看他们办的那些事,八王之乱,何不食肉糜?放纵五胡乱华。在朝则门阀攀比,在野则阮籍放浪形骸,司马所创立的晋,也着实算不上是个英雄的朝代。

答自刘羽舟和萧铭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