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通脹了,我們拿什麼保衛財產?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的趨勢愈演愈烈。截至3月31日0時,全球累計確診病例超75萬例,美國已經超14萬例。


疫情引發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動盪,引發當前市場不少悲觀預期,新一輪經濟衰退的討論甚囂塵上,不少專家學者甚至認為此次疫情衝擊或許使世界經濟又一次遭遇2008年“次貸危機”。


受此影響,美國股市在三月中旬的十個交易內接連發生四次熔斷,主要股票指數年初以來跌幅達到約30%。與此同時,歐洲股市下跌了約35%,日、韓股市下跌約25%,印度、越南、巴西等新興市場國家股市下跌幅度也在30%左右;以石油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價格也出現了大幅下跌;全球3月PMI指數紛紛創出紀錄新低,國際時局變得複雜而脆弱。


如果通脹了,我們拿什麼保衛財產?


為什麼股市連續熔斷最終有可能會引起危機?因為美國的股市和經濟實體聯繫緊密,直接和間接渠道都會傳導到實體經濟。與此同時,股市下跌,影響市場對未來的預期,大家的投資意願下降,消費也會下降。這種“多米諾骨牌效應”導致金融部門可能產生連鎖反應,暴發類似2008年那樣的金融危機。美聯儲的無限量QE暫時穩住了美國股市,但並不可持續,待3月的經濟數據出臺,股市可能再次下跌。如果股市價格繼續下跌,危機不可避免。


為了挽救美國經濟免受新冠病毒衝擊,3月25日,美國白宮和國會參議院就2萬億美元經濟刺激計劃達成協議。高達2.2萬億美元資金注入市場,加上此前聯儲局釋放的預估在4萬億美元的流動性,美國疫情之下將釋放約6萬億美元的流動性。美國6萬億美元,摺合人民幣42萬億的放水,已經在路上了!


如果通脹了,我們拿什麼保衛財產?

這是繼3月16日美聯儲剛剛推出 “零利率+7000億美元QE”、18日美聯儲購買商票之後的政策升級,劑量頂格,覆蓋面更廣。

美聯儲正以史無前例的速度和劑量在放水,這一次的放水規模,要遠遠超過2008年。如果說,這次席捲全球的疫情此前無法預期的話,2020現在最為確定的是,一場史無前例的流動性海嘯即將席捲全球。


這個時候,如何保護你的資產,如何不讓你的財富縮水,如何抓住可能是史無前例的機會,就非常重要了。市場其實已經給出了答案!在面對經濟下行和通貨膨脹的時候最好的避險資產就是不動產!


國內多個城市樓市在3月開始就進入了小陽春,蘇州、深圳、北京出現開盤即售罄的火爆場面。而對比國內市場,我們不妨把眼光放的遠一些,比如鄰國日本。近期日本由於受奧運推遲舉辦影響被很多人唱衰,但是奧運會不是取消,而是推遲一年舉辦。從預計分析來看,

對日本經濟不但沒有影響,反而會有幫助。(奧運會史上首次延期!日本投資的機會來了?)


如果通脹了,我們拿什麼保衛財產?


首先全球開始執行嚴格隔離,會壓縮全球旅遊業與消費,一年後,旅遊與消費會集中在大事件上報復性反彈。2003年非典與2014年埃博拉病毒,事後的消費達正常水平的1.58倍。

因此,如果奧運推遲1年,可能會在開幕後將之前一年全球壓抑的消費需求(集中在旅遊與餐飲)得以集中釋放。


第二從表現看,日本2萬億貨幣投放,刺激規模較大,但是放在全球看日本在這一輪寬鬆政策中並沒有大水漫灌,相當於日本GDP的0.38%,反觀美國已佔5.6%,西班牙15.41%,而中國宣佈的25萬億“新基建”,相當於GDP的25%,所以日本資產的保值性仍然較好。


如果通脹了,我們拿什麼保衛財產?

數據來源:Wind、Trading Economics、公開信息整理


第三匯率:因為近期美元指數狂飈,上升到102,日元匯率出現貶值,但隨著美國無限QE政策,對美元的打壓隨之而來,未來如果美元指數出現下滑,日元升值,可能是一個必然結果。


第四,日本房價還沒有從90年代那場舉世矚目的金融危機中恢復,日本經濟在這20年的表現雖說不夠亮眼,但是在實體經濟和旅遊業的推動下,日本仍然是全球三大經濟體之一。因此疫情當前投資日本房產或許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