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档风波不断,疫情过后的电影投资行业能回复往常吗?

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与观影习惯的养成,看电影已逐渐成为春节期间老少皆宜必不可少的休闲娱乐活动。那么,顺理成章春节档也就成了所有电影档期中竞争最激烈的档期。

撤档风波不断,疫情过后的电影投资行业能回复往常吗?

院线电影在拍摄前都是经过国家广电局备案的,电影定档的时间只是一个预期的时间。毕竟在上映的过程中为了避开国外大片或者同类型电影,上映的时间提前、延期上映、撤档都是常有的事。

然而本是万众期待、好片云集的2020年春节档,在电影《唐人街探案3》宣布撤档没多久,春节档上映的其它《紧急救援》《姜子牙》《熊出没》《囧妈》《夺冠》《急先锋》,至此,春节档电影全部撤档。随之电影宣传信息也逐渐减少,与之同时,似乎已经没有人再关注春节档影片了。其实2020年贺岁大片集体撤档并不意外,毕竟电影也是商业项目,也是为了利益而存在。

撤档风波不断,疫情过后的电影投资行业能回复往常吗?

继贺岁档影片集体撤档后,这场“撤档风”又吹到了元宵节档以及情人节档,因为疫情影响,影片撤档不可避免。避档延期上映是一种选择,不过一部影片如果档期拖延也会造成影视公司和投资方资金无法回笼的问题,双重压力之下可见今年影视行业的紧张形势,最终会有怎样趋势,目前还不可预期,但想必又会是一场腥风血雨的激烈厮杀了。

很多参与过的影投人都知道,按照国内票房分账的原则来计算,电影回本需要成本三倍的票房数据,比如8E成本则需要24E 票房 方可回本。而较高票房的风险是很大的,一年下来,国内上映几百部电影,票房能达到10个亿以上的屈指可数,这种风险可能很多普通投资人都不会注意到。何况今年春节因为疫情的影响,贺岁片撤档后,再去更换其他档期,有没有春节档这么大体量容纳这么多大片暂且不说,但从时间上就增加了你投资的成本。

撤档风波不断,疫情过后的电影投资行业能回复往常吗?


在目之所及的影院都是人头攒动的,倘若碰上个节假日,更是人声鼎沸。可以说看电影已经成为城市居民日常休闲娱乐。在广大影迷朋友看不到的另一个天空,却是影视从业者的踌躇与迷茫。在2019年常常总是听到“影视寒冬”。

撤档风波不断,疫情过后的电影投资行业能回复往常吗?


截止2019年底,影视剧开机率同比下降了四成。全年共有超过3000家影视公司注销或吊销。一线流量明星赋闲在家,二三线明星压根无戏可拍!电影行业的高速发展,给普通大众也带来了更多参与投资电影的机会,高额回报同时也伴随着高风险,一旦票房扑街,投资者的资金也将打水漂了。

细细打量,都是资产的泡沫。影迷“人傻”,投资人“钱多”,碰上这“人傻钱多”的超级羊毛本毛,岂有不薅的道理?在过去流量横行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电影”是不被当做一种艺术形式而看待的,电影是生意,并且很好赚。而这本生意经,消费的是民众刚被启蒙的文化心智,和巨大的人口衍生消费红利。

撤档风波不断,疫情过后的电影投资行业能回复往常吗?


然而,经过多年的观影训练,观众的鉴赏水平日益提升,并选择用票房做最公允的判断。一切影视投机主义,都将为自己的得意忘形埋单。

新手的话,不建议你考虑成本过高的电影项目,因为并不是成本高的大制作电影就很适合你投资。而且你是第一次参与,更多的是追求稳健。

站在投资角度,投资电影首先就要选择好正规的影视平台,说白了也就是电影的第一出品方。因为只有第一出品方才是电影收益版权的拥有方。与其合作无论是资金还是后期的收益都是具有保障的!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无论宣发人讲得再好,到分账的时候,只有合同上的白纸黑字才是最有效!在投资的时候,注意下述几点,可以避免掉很多的投资陷阱。

撤档风波不断,疫情过后的电影投资行业能回复往常吗?


●并不是所有的电影出品方都有版权份额;

●并不是阵容强大的电影都会好票房;

●并不是成本高的大制作电影就很适合你投资;

●并不是周期短的电影风险就小;

●并不是通过App认购就安全无忧。

谢谢阅读观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