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延期30天:家長這樣做,助力孩子正確應對大考壓力


2020高考延期30天:家長這樣做,助力孩子正確應對大考壓力

2020年3月的最後一天,教育部發布消息:今年高考時間推遲一個月,將在7月7日、8日進行。對於1000多萬高三學子來說,距離高考時間延長30天,加在一起共97天。

這是17年以來,國家首次調整高考時間。也是恢復高考之後,時間首次推遲一個月。對於高三學子這無疑是個好消息,但是也有一些不同的聲音。

支持和反對意見並存

之前就聽到很多高三學生家長和老師呼籲推遲高考時間。理由是:

1、疫情影響,複習時間縮短。因為疫情原因,高三開學時間一推再推,近期才陸續開學,比往年晚了兩個多月,孩子在校複習時間減少。

2、網課學習效果缺乏公平性。因為家庭環境不統一,網課條件有差別,每位學生的網課效果不一樣。

之前看新聞經常看到偏遠地區的孩子,由於基站信號覆蓋不到,上個網課費盡周折,或者是家裡手機少,孩子多,設備不夠用,影響孩子上網課。

還有一部分孩子自覺性比較差,網課必須家長看著才能完成,家長上班後,無人監督,容易被電視、手機轉移注意力。

2020高考延期30天:家長這樣做,助力孩子正確應對大考壓力

但是,高考延期的信息發佈後,也有部分家長持反對意見。他們覺得:

1、孩子的學習時間是一致的。雖然有疫情影響,但是時間是公平的,學習好的在哪都學得好,學不好的在學校也學不好。延期的效果只是:“大家都考得更好和都考得更不好”的區別。

2、“又要再煎熬一個月”。學生面對高考本來心理壓力就大,現在一延期,又要再堅持一個月,孩子和家長內心都煎熬。

做好這兩點,勝過盲目複習

前兩天姑姑給我打電話問:“你說高考有沒有延期的可能,這都多少年了,高考時間都是雷打不動。看著孩子每天起早貪黑趕時間複習,心理壓力比學業壓力還大,心疼的不行。”

表妹今年高考,已經在家上了兩個多月的網課,由於不知道其他同學的學習情況,雖然平時成績還不錯,但是沒有模擬考成績做對比,心裡特別沒底。

每天覆習到很晚困得眼皮打架都不睡覺,一方面是因為有部分知識點沒有完全掌握,另一方面是擔心自己睡了同學還在努力排名被擠下來。

看到高考推遲的消息,相信能暫時緩解像表妹這樣的高三學生的心理壓力,有了更多的複習時間,後續回學校也能多點時間和同學一起學習。

2020高考延期30天:家長這樣做,助力孩子正確應對大考壓力

但是無論高考時間有無變化,同學們都需按照自己節奏進行知識複習,不能因為時間緊就繃得緊,時間多了就徹底放鬆。

1、心態比盲目學習更重要。高考對大部分學生來說是關係到未來的事情,讀書十幾載,成敗就在那兩天。由於這場考試非常重要,所以學生和家長都是高度緊張的狀態,生怕發揮失常。

高考雖然考的是知識,但是考生的心態同樣重要。每年高考,都有一部分平時成績好的學生因為發揮失常沒考出好成績,也有一部分平時成績一般的學生,超長髮揮考上重點大學。差別就在於心態。

讓學生不緊張可能性很小,而且合適的緊張情緒也能讓孩子發揮更好。家長要做的是,幫助孩子放平心態,不要過度焦慮。

2、按計劃複習,循序漸進不急躁。每個學生的底子不同,有學霸肯定也有學渣,更多的學生是處於中間階段的,不是特別優秀,但是也不差。

最後三個多月時間對這部分孩子很重要,切忌不能著急或者和學霸們攀比成績,這樣只會讓心裡更慌。

最有效的辦法是根據自己個人情況制定複習計劃,把自己作為對手,循序漸進提升成績。

2020高考延期30天:家長這樣做,助力孩子正確應對大考壓力

關鍵時刻,家長要做孩子的“好幫手”

前段時間熱映的電視劇《小歡喜》裡陶紅飾演的英子媽媽在孩子高三這一年,可謂是使盡渾身解數給孩子各種食補,時時刻刻監督孩子學習。最後不僅沒幫到孩子,而且破壞了母女感情,無形中給孩子造成了很多額外的壓力。

高考不僅是對孩子,對一個家庭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家長要協助孩子做好複習、備考的事情。

1、避免過度關注。面對人生大考,孩子的重視程度不比家長低。而且高三的孩子已經成年,獨立性、自律性已經不需要家長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強調監督。

這時父母的過度關注反而會給孩子增加額外的壓力,擾亂孩子的思路。要麼產生逆反心理,故意和父母對著幹;要麼把壓力積壓在心裡,默默承受。這和父母的期望肯定是背道而馳的。

家長是清楚自己的定位,是幫手不是獨裁者。只需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給予支持和鼓勵,其他一切以孩子需要為準。

2020高考延期30天:家長這樣做,助力孩子正確應對大考壓力

2、緩解孩子壓力,不要用錯方法。有一類父母覺得孩子壓力太大了,就故意跟孩子說:“考不好也沒事,我們可以再復讀一年。”或者是:“考上好大學也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能力比學歷重要。”

雖然這些寬慰的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孩子壓力,但是卻容易對孩子造成誤導,讓孩子覺得自己的努力沒啥用,反正考不好也不要緊。

而且外界不斷地“消極暗示”(考不好)會影響孩子的情緒,讓他覺得自己能力不行,進而影響自信心。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對孩子進行“積極暗示”。比如說:“平時成績都不錯,高考試題和平時難度差不多,肯定沒問題的。”、“堅持努力三個月,完事帶你去心儀的大學踩點。”……

3、家長要控制好情緒。平時經常看到有一些家長,孩子要考試,他們比孩子還緊張,每天都要念叨好幾遍。最後搞得本來不怎麼緊張的孩子特別焦慮。

曾經見過一些參加高考的孩子,在考試前一天由於過分緊張,出現呼吸不暢、身體無力、心跳加速的狀況,這些都是對未知的過分恐懼導致的。

面對孩子高考,家長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家長積極樂觀,孩子受其影響,也能心情放鬆。相反的,家長緊張焦慮,只會讓孩子神經更緊繃。

高考是孩子的人生大事,也是一個家庭的重要事件之一。每臨大事,須有靜氣。希望莘莘學子們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績。

end

作者簡介:lemon青檸檬,喜歡讀書,樂於分享婚姻育兒、情感心理相關內容。人生目標是每一個今天都比昨天優秀一點點。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