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40只債券違約 信用債發行規模同比增30%

外匯天眼APP訊 : 今年已有18家企業的40只債券違約,涉及金額386.47億元,3月新增5家違約主體和15只違約債券。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實體經濟遭遇倒春寒,債券市場也接二連三出現違約。

一季度40只债券违约 信用债发行规模同比增30%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根據統計,一季度以來,已有18家企業的40只債券違約,涉及金額386.47億元 ;3月新增違約債券15只,新增5家違約主體。

一位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雖然國內疫情控制得較好,但隨著海外疫情進一步擴散,後續信用風險會否進一步放大備受各方關注。

疫情之下違約或增加

上清所3月30日公告稱:“2020年3月30日是安徽省外經建設(集團)有限公司2018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據 (代碼:101800319,簡稱:18皖經建MTN002)的付息日。截至今日日終,我公司仍未收到安徽省外經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支付的付息資金,無法代理發行人進行本期債券的付息工作。”

該債券總額為5億元,票面利率7.5%,本次涉及利息3800萬元。

“今年疫情讓實體經濟雪上加霜,原本想著國內的疫情控制住了,情況會有所好轉,沒想到海外出現擴散,又讓市場變得不可捉摸。現在債券到期心裡都七上八下,就怕突然被告知不能還本付息。去年不少機構踩雷,後續的處理過程既複雜又漫長,有些踩雷的管理人不得不離職。”一家險企的債券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根據統計,今年已有18家企業的40只債券違約,涉及金額386.47億元,3月新增5家違約主體和15只違約債券。

平安證券分析師張君瑞在研報表示:疫情衝擊下復工復產緩慢,全年經濟增長任務較重,2月以來非標和非常規兌付顯著增多,再加上債市風險偏好仍然較低,因此評級下沉性價比不高。隨著復工復產的進程加快,穩增長政策發力,長端面臨的風險也更大。疫情傳導下,低等級企業和民企經營壓力加大,違約風險可能會有所增加;疫情背景下信用卡逾期可能增多,相關ABS產品會受到一定衝擊。

除了實質違約之外,有超過1000只債券的主體評級或主體評級展望被下調。3月30日,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將6家銀行評級展望從穩定調整為負面,分別為南京銀行、寧波銀行、 蘇州銀行、深圳農商行、廣州農商行和富邦華一銀行。除富邦華一銀行外,其餘5家為區域性銀行。

不過,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認為不用過於擔心,評級展望主要是反映中期評級對象信用等級可能發展的變化,並不表示信用等級一定會發生變化。受到疫情的衝擊,實體經濟的不確定性增強,一些中小銀行可能受到一定影響。不過如果未來中國出臺相關刺激政策,中小銀行的業績或許會好轉,評級展望對銀行的影響不大。

信用債發行規模同比增三成?

一方面是違約率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則是債券發行量不斷創新高。

據東方財富Choice統計,今年一季度的債券發行市場,信用債合計發行8.5萬億,其中同業存單4.2萬億,剔除同業存單之後的信用債在一季度發行額達到4.3萬億,其中金融債發行8405億、企業債發行850億、公司債發行8292億、短期融資券發行1.39萬億。相比去年同期,今年一季度減去同業存單後的信用債發行量同比增加了30%。

諾安基金郭曉暉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海外疫情仍在擴散,美聯儲重啟資產購買計劃,境外市場流動性邊際緩解,國內疫情對實體經濟衝擊較大,1-2月工業企業利潤和財政收入下滑明顯,疊加海外疫情尚未出現拐點,外需衝擊或延緩國內經濟恢復速度。預計財政政策或成為發力點,貨幣政策靈活適度,繼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相比境外央行,仍具有一定的政策空間。

流動性不斷寬鬆的背景下,信用債收益率持續下行,從上週情況來看, AAA級企業債和城投債收益率平均下行約8BP,AA+級和AA級平均下行4BP左右。

興業銀行廣州分行投資銀行部總經理林琳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以來,債券市場發行規模同比呈增長趨勢,這是由市場供需決定的,並不是為了追求較低票面而發行。疫情以來,整個市場總體呈現流動性充裕態勢,包括央行逆回購、降準、美聯儲降息等一系列貨幣政策,都給予了債券市場資金面支持,所以會出現債券發行“火爆”的場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