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母親河湘江干流39個斷面全部達到Ⅱ類水質

紅網時刻4月1日訊(記者 李璐 通訊員 葛倩)湘江保護和治理作為省“一號重點工程”,2019年起,已啟動第三個“三年行動計劃”。3月31日,民進湖南省委主委、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潘碧靈在省生態環境廳2020年首場例行新聞發佈會上介紹,目前,湘江流域水環境質量已得到明顯改善。監測顯示,2019年,湘江流域水質總體為優,幹、支流157個考核斷面中,水質優良的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達98.7%,較2012年提高10.6個百分點,其中幹流39個斷面全部達到Ⅱ類水質。

圍繞“鞏固提升”的目標,2019年以來,沿江8市對幹流所有入河排汙口進行全面排查,對流域88家省級及以上工業園區進行集中整治;累計完成132處黑臭水體整治任務;累計建成97個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水處理總能力達到708萬噸/日;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率達到83.3%;完成494處千噸萬人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完成120座尾礦庫安全隱患治理與閉庫,關閉非煤礦山124家;持續加強生態保護修復,完成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573.3公頃修復任務。

五大重點區域的汙染治理持續推進。株洲清水塘地區全力做好搬遷改造“後半篇文章”,啟動5個重金屬汙染治理修復重點項目;湘潭完成了竹埠港地區的風險管控調查評估,啟動有關風險管控措施;岳陽完成第一批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的8個突出環境問題整改;衡陽對水口山曾家溪、康家溪14.7萬方含重金屬底泥進行安全填埋,對沿線38萬噸含砷廢渣進行安全處置;婁底錫礦山累計綜合治理歷史遺留廢渣5200餘萬噸。

推動流域生態優先、綠色發展。2019年湘江流域退出“散亂汙”企業95家,加快發展新能源裝備、空氣治理技術及應用等20個工業新興產業鏈,流域內高新技術企業達到5200餘家,產業轉型升級成效明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